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旁腺识别策略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于冬曾玲杨辉温莉...
    3736-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终末期肾脏病行透析治疗患者的数据模型,评价甲状旁腺超声识别策略的诊断效能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的慢性肾脏病受试者43例,从中识别出疑似甲状旁腺共112枚.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洗脱液Tg+iPTH为诊断金标准,判断"甲状旁腺识别策略"的诊断效能.根据是否使用甲状旁腺识别策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判断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结果 试验组iPTH 水平(2148.744±796.178)pg/mL,对照组 iPTH 水平(23.676±13.133)pg/ml,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54,P<0.01).甲状旁腺识别策略法判断甲状旁腺的诊断准确率为92.857%,敏感度为93.421%,特异度为91.667%,曲线下面积0.925,阳性预测值为95.946%,阴性预测值为86.842%.试验组5名医生甲状旁腺识别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14,对照组5名医生甲状旁腺识别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568.结论 基于本模型,甲状旁腺超声识别策略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该方法可使不同超声医师得出准确且一致的识别结果.

    甲状旁腺慢性肾脏病甲状旁腺识别策略超声洗脱液iPTH检测

    基于循证医学的多维度协同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袁媛陈庆丽甘爱萍赵睿哲...
    3741-3744,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循证医学的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多维度协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尿失禁护理),每组40例.记录2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国际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 form,ICI-Q-SF)评分,观察 2 组排尿情况,统计 2 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I-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IPSS、ICI-Q-SF评分较干预前减轻,且观察组数据更低(P<0.05);在各项排尿情况方面,观察组排尿量、日漏尿次数、日排尿次数更少,恢复控尿时间更快(P<0.05);干预后2组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2组社交活动限制、行为限制、心理影响评分较干预前增加,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占比较高(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多维度协同护理能有效改善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症状、尿失禁程度及排尿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切除术尿失禁基于循证医学的多维度协同护理

    基于ORTCC模型联合抗阻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肌少症患者握力、依从性和步速的影响

    李梅莹张斯萍
    3745-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目标-规则-训练-考核-文化(ORTCC)模型的专科护理联合抗阻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肌少症患者握力、依从性和步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的100例MHD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抗阻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ORTCC模型的专科护理,观察2组患者经干预前后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ASM)、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全身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躯体功能[简易机体功能评估表(SPPB)、步速、握力]、生存质量[肌肉衰退症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arQoL)]的变化及干预期间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经干预后相较干预前在ASM、SMI、ASMI、SPPB评分、步速、握力水平、SarQoL量表7个维度评分上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相较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对照组患者在干预期间用药规范、合理饮食、运动训练、定期复诊上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将基于ORTCC模型的专科护理联合抗阻训练应用于MHD肌少症患者可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骨骼肌质量,增加患者的握力和步速,有助于躯体功能及生存质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RTCC模型专科护理抗阻训练维持性血液透析肌少症依从性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

    常国花陈海云张峰赵连连...
    3750-3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9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和观察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治疗),每组47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IVST、cTnI及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O水平较对照组高,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可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疗效、心脏舒张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老年心力衰竭心脏舒张功能

    右美托咪定干扰七氟烷致老年糖尿病大鼠海马损伤的作用研究

    于冠楠马伟白净郝旭丽...
    3754-3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致内毒素血症老年糖尿病大鼠海马损伤的可能机制,以及右美咪托啶对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20周龄的SPF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对照组(M组)、七氟烷组(S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组(S+D组).M、S、M+S组制备老年糖尿病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S组实行七氟烷吸入麻醉,M+S组经右美咪托啶预处理后再实行七氟烷麻醉.模型制备成功后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学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七氟烷麻醉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热敏感性、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探究行为都有所抑制,而右美咪托啶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行为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七氟烷麻醉后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casepase-12增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增加,同时ATF6、CHOP蛋白表达升高;右美咪托啶预处理组大鼠相关蛋白表达均较单纯麻醉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导致内毒素血症老年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组织病理损伤,而右美咪托啶可缓解七氟烷所致的认知障碍和海马损伤,并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ATF6-CHOP-凋亡通路发挥作用.

    右美咪托啶七氟烷麻醉认知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

    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张艳李春江安娜张志燕...
    3758-3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救治的114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救治应用的时间节点,将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采用常规院前急救配合绿色通道技术进行救治的55例骨盆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采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结合外固定架技术救治的59例骨盆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模式,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救治-急诊室救治-收入科室救治,待病情平稳后,向手术室提出申请后再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结合外固定架技术在急诊手术室早期急诊给予骨盆固定,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即通过"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紫云急诊室)"与院内骨盆救治小组联系,实现上车即入院,院前与院内救治一体化.结果 共纳入114例骨盆骨折患者,对照组55例,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40.96±13.47)岁.观察组59例,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40.85±12.24)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受伤机制及在救治前RT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更高,休克指数、血小板、红细胞压积与乳酸值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叫至转运至急诊时间,急诊至放射科出片时间,急诊至入科时间及入院至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救治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5.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升高(P<0.05).救治后2组RTS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数占比优于对照组(P<0.05).Matta标准评价2组骨折复位效果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的这一新型救治模式救治急症骨盆骨折,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减少失血、有效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抢救成功率

    乳腺癌手术中使用改良L型肢体支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评价

    祁珊珊戴荣兄
    3763-3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L型肢体支架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舒适度及预防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以手术室接受传统术式下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90例患者以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望月式体位管理及手术室干预,试验组应用改良L型支架实施体位管理,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手术期间患者安全性、舒适度、PI发生率的影响差异.结果 试验组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体位摆置时间更短,术中体位调整频次相比对照组均更低(P<0.05);试验组乳腺癌患者的术中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更低(P<0.05);试验组乳腺癌患者上肢麻木与疼痛评分、手指与上肢活动度下降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试验组乳腺癌手术主刀医生与麻醉师对体位摆置的满意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增高(P<0.05).结论 改良L型肢体支架联合"望月式"体位的安全性良好,可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手术及体位摆置时间,降低体位调整次数,且患者舒适度更高,医生满意度更高.

    乳腺癌根治术"望月式"体位改良L型支架安全性舒适度压力性损伤手术室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夏德亚·热夏提李丽
    3767-3769,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为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快速康复组,每组49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应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术前2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术后快速康复组NE、Cor、ACTH低于常规组(P<0.05).快速康复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轻于常规组(P<0.05).结论 骨科手术室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轻其术后生理应激反应,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

    骨科手术室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历海清唐郡段晓伟高倩...
    3770-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用内镜下传统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且2组出院后均随访1年.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平均息肉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临床指标(息肉完整切除率、单个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回收率)、疼痛情况[血清前列腺素E2、神经生长因子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随访1年期间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平均息肉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息肉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个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血清测前列腺素E2、神经生长因子、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即刻出血、迟发性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组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可提升结肠息肉患者的完整切除效果,且操作简单,切除息肉时间更短,同时术后疼痛不明显,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肠息肉内镜冷圈套器切除术临床指标并发症

    基于目标开展优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影响

    王成铭李娟周正朱晓玲...
    3774-3776,3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目标开展优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就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遵常规营养支持法施护,试验组基于目标开展优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肠内营养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3 d热量达标率、7 d热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病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向严重创伤患者基于目标开展优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利于其肠内营养的早期启动、快速推进、安全实施,可改善患者病情严重度、提升病情好转率.

    目标护理优质护理早期肠内营养严重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