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宋振芳彭先美欧平雪刘建鹏...
    372-375,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35 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情况,分析影响撤机失败的因素.结果 与撤机成功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比较,撤机失败患者ICU住院、带管、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所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与性别、入住ICU时间、BMI、平均动脉压无关(P>0.05);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多器官衰竭、血清白蛋白、CK-MB、cTnI、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ETCO2 有关,≥65 岁、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多器官衰竭者、血清白蛋白<210×109/L、CK-MB≥6 U/L、cTnI≥120 μg/L、机械通气时间≥10 d、APACHEⅡ评分≥20 分、SOFA评分≥5 分、PETCO2≥40 mm Hg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发生率较高(P<0.05).以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情况为因变量(成功=0,失败=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05 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多器官衰竭、血清白蛋白、CK-MB、cTnI、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ETCO2 为影响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年龄、合并基础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多器官衰竭、血清白蛋白、CK-MB、cTnI、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ETCO2 均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后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严重呼吸衰竭早期肺康复撤机失败影响因素

    胸部定量CT对COPD患者治疗反应预测因素分析

    刘佳萍张卫国
    376-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部定量CT扫描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 8 月至 2021 年 2 月接受治疗COPD患者 120 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随访 1 年,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有治疗反应组[n=24,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0.225 L]和非无治疗反应组(n=96,FEV1 增加<0.225 L).对 2 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治疗反应组和无治疗反应组在EI、ATI、Pi10、WA%、T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2 组间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GOLD分期、入院肺功能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10 为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因素(OR=2.321,P<0.05).ROC曲线显示,Pi10 在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ROC曲线显示,Pi10 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曲线下面积为 0.701,95%CI为 0.610~0.781,约登指数为 0.354,最佳截断值为 4.65 mm,灵敏度为 85.40%,特异度为 50.00%.结论 胸部定量CT扫描参数Pi10 能够帮助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定量CT治疗反应预测因素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联合骨折联络服务对髋关节骨折患者预后效果分析

    李通宪高峰武飞杨建波...
    380-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联合骨折联络服务(FLS)对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预后及骨质疏松改善效果分析.方法 以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诊断为骨质疏松且未实施FLS的髋关节骨折患者 50 例为对照组,以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诊断为骨质疏松且实施了FLS干预的髋关节骨折患者 50 例为试验组.随访 2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质疏松的评估结果、患者骨质疏松的自我管理、是否发生二次骨折以及医务人员的宣教率;比较 2 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6 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 2 组患者入院与出院 1 年血清 25(OH)D3 水平差异.结果 FLS实施后,护士骨质疏松宣教执行率、有效随访率较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骨质疏松较前改善,BMD值提高,二次骨折发生率降低,术后 6 个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 1 年试验组血清 25(OH)D3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联合FLS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宣教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依从率,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并有益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骨质疏松的预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骨质疏松骨折联络服务骨密度髋关节骨折并发症

    急性脑梗死部位、体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梁菲菲孙子慧包曼
    384-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年龄 60~70 岁)急性岛叶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梗死体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2~12 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及全科医学科收治的 100 例老年急性岛叶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的脑梗死部位均运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resonance imaging,MRI) 筛查并明确,按Pullicino 公式计算其脑梗死体积.根据脑梗死体积大小分组,脑梗死体积<3 cm3 组(A 组)61 例,脑梗死体积≥3 cm3 组(B 组)39 例,利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assessment,MoCA)、脑卒中改良Rankin 量表(modifed rankin scale,mR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scale,ADL)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别评估所有受试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用秩和检验、Spearman 等级相关性检验NIHSS、MoCA、mRS、ADL、MMSE 评分与梗死部位、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组内比较,A、B 组入院时NIHSS、mRS 评分依次高于出院时,出院后3、6 个月时,MoCA、ADL、MMSE 评分及TST 剩余值依次低于出院时(P<0. 05).组间比较,A 组入院时、出院期(出院时,出院后3、6 个月) NIHSS、mRS 评分显著低于B 组,MoCA、ADL、MMSE 评分及TST 剩余值显著高于B 组(P<0. 05).A 组梗死部位(基底核、皮质、脑干、小脑、丘脑、混合病变)的TST 剩余值均高于B 组(P<0. 05).急性岛叶梗死患者的TST 剩余值、NIHSS 评分、mRA 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 rs = -0. 358、-0. 425、-5. 06,P =0. 003、0. 06、0. 09),MoCA、ADL、MMSE 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s = 0. 547、0. 614、0. 548,P 均<0. 001).结论 老年急性岛叶梗死患者的脑梗死部位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功能恢复呈负相关,与认知、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其中脑梗死体积与肢体运动功能呈负相关.

    老年急性岛叶梗死梗死部位临床预后梗死体积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

    王利波邵鸿飞董云杨勇...
    388-39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联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最优治疗疗效.方法 以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12 月就诊的 168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ESW组(n=58)、电针治疗组(n=50)、ESW联合电针治疗的ESW+电针组(n=60).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1 周、3 周、5 周的HSS评分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量表和膝关节活动度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明确KL分级、治疗方法和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治疗前KL分级与VAS平方差呈正相关(P<0.05),与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治疗方法与VAS评分差、Lequesne指数差呈负相关(P<0.05),与关节活动度水平差呈正相关(P<0.05).其中电针治疗患者VAS评分改变、关节活动度水平差与KL分级呈负相关(P<0.05),ESW+电针治疗患者关节活动度水平差与KL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ESW+电针联合治疗对KL分级Ⅰ~Ⅲ级KOA患者整体疗效较单一的ESW或电针治疗更优,KL分级为Ⅰ级的KOA患者适合选择电针治疗.

    膝骨关节炎体外冲击波电针KeIIgren-Lawrence分级

    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张继萍申晓晓李霞黄秀香...
    392-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辅助治疗 2 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2DMT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77 例T2DMTB患者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19 例)、微生态制剂组(B组,19 例)、肠内营养组(C组,19 例)和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组(D组,20 例),4 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及降糖治疗.比较 4 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 1 个月后痰涂片转阴情况、免疫指标及离子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4 组患者结核痰涂片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9.204,P=0.0038),其中A组转阴率为 52.63%,B组转阴率为 36.84%,C组转阴率为 57.89%,D组转阴率为95%;治疗前后4 组患者免疫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Na+、Pi水平升高,B组Na+、Pi、Mg2+离子水平升高,C组Na+、Pi、Mg2+、Fe2+水平升高,D组P、Fe2+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有助于提高痰涂片转阴率,显著改善 2 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细菌转阴

    眼球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王璐马京华郑美洁陈金金...
    39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球运动训练对 2 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 年8 月至2022 年6 月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62 例2 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 8 周眼球运动训练.比较干预前后 2 组Berg平衡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评分以及连线测试-B用时、错误次数.结果 组间比较,经过 8 周眼球运动训练试验组认知功能、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连线测试-B用时少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经过 8 周眼球运动训练试验组认知功能、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连线测试-B用时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 眼球运动训练有助于延缓 2 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提高患者平衡能力.

    眼动训练认知功能平衡能力2型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评分对附件扭转患者卵巢活性的预测价值

    田彩杜洁贤赵聪颖温树彬...
    400-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卵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评分预测附件扭转患者卵巢活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证实的 32 例附件扭转患者,根据卵巢血流信号进行评分,将其与术中卵巢活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卵巢CDFI评分推测卵巢存活的灵敏度为 90%,特异度为 81.82%,阳性预测值为 69.23%,阴性预测值为 94.74%,卵巢CDFI血流存在与手术中卵巢存活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 0.664.结论 CDFI能够对附件扭转者卵巢活性进行预估,卵巢血流评分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附件扭转卵巢肿瘤

    个性化干预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景阅雯钱昭君顾平
    404-40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干预模式对患者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60 例,依随机数表法均分 2 组,每组 30 例.分别对 2 组进行常规性护理和个性化干预,比较 2 组患者血气指标、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气促[(0.91±0.24)d]、发绀[(1.20±0.13)d]、肺部啰音[(4.31±1.02)d]等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X线胸片恢复正常[(5.37±2.44)d]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aO2[(93.56±4.32)mm Hg]、SaO2[(94.12±3.32)mm Hg]水平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 组干预后PE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个性化干预COPD合并呼吸衰竭生存质量血气指标呼吸功能

    浅表大血管复温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干预效果

    王丽吴建明路强胡秀玲...
    407-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浅表大血管复温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2023 年4 月阜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 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全身保温毯身下保温,试验组采用浅表大血管复温.记录2 组患者术中各时段核心体温及血乳酸值,并比较2 组术中失血量、低体温、寒战发生率.结果 术中 30 min、术中 1h、手术结束时,试验组核心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 1h、手术结束时,试验组乳酸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其余时段核心体温、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浅表大血管复温可有效维持下肢骨折患者核心体温的稳定,降低低体温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术中保温措施.

    保温下肢骨折保温毯浅表大血管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