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

李立

月刊

1002-2619

hbzyzz@126.com

0311-8598962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中医/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结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冯建杰吕威郑明明孟欢欢...
    1506-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结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2 组均予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40 例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组40 例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中医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HPA轴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羟色胺(5-HT)、5-羟吲哚醋酸(5-HIAA)]变化;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心动周期差值均方平方根(RMSSD)、窦性RR间期平均值(NNMean)]变化;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非快速动眼睡眠相3 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3%)、非快速动眼睡眠相2 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2%)、非快速动眼睡眠相1 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1%)]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8/40),治疗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失眠多梦、胸闷胁痛、心烦易怒、口干舌燥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血清 CORT、ACTH、5-HT、5-HIA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SDNN、RMSSD、NNMean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REM%、S3%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S2%、S1%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 REM%、S3%均高于对照组(P<0.05),S2%、S1%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PSQI评分、HAMD-17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能改善失眠患者临床症状和睡眠结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这可能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HPA轴活性有关.

    入睡和睡眠障碍针灸疗法

    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张盼张晓红杜双霞韩陨...
    1512-1515,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82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1 例,2 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常规健康宣教、病情监测、服药指导及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共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MDA、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督脉穴合头穴灸法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状态.

    痴呆,血管性督灸疗法头穴认知氧化应激

    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膀胱残余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王俊虎耿泽振杨晓艳
    1516-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产后尿潴留(PUR)患者排尿情况、膀胱残余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88 例PU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4 例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44 例予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 2 天.比较 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后排尿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尿道疼痛评分、盆底肌张力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43/44),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36/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首次尿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2 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尿道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针刺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PUR,可降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及尿道疼痛评分,改善盆底肌张力,有助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

    产褥期疾病尿潴留针刺疗法新斯的明

    五行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神经递质的影响

    叶育宏张鹏王亚萍张颖...
    1520-1523,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五行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失眠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 例、对照组46 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行针灸治疗,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治疗2 周和治疗4 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比较2 组治疗前后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及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D4+/CD8+水平.结果 2 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0,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2、4 周时AI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4 周时AIS评分低于治疗2 周时(P<0.05),且治疗组治疗2、4 周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 组5-HT、GABA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TNF-α、NF-κ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2 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CD4+/CD8+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 2 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行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分泌.

    入睡和睡眠障碍针灸疗法五行免疫功能神经递质

    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

    李向梅王飞张艳红
    1524-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 60 例糖尿病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予常规干预,研究组予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共干预 14 天.比较 2组干预前后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评分、中文版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并比较2 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19/3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中各条目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PAC-QOL中各条目评分和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便秘患者便秘症状,下调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2型便秘灸法耳穴贴压,王不留行

    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及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潘秋银李登科苏晓勇王琼...
    1528-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排尿功能、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6 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 例.2 组均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加中频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八髎穴.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包括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膀胱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38/43),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30/4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升高(P<0.05),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日均单次排尿量上升(P<0.05),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 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上升(P<0.05).结论 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优于中频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其排尿功能和尿流动力学.

    膀胱,神经原性脊髓损伤针刺疗法八髎穴中频电刺激

    雷火灸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后疲乏的干预效果

    缪小勤徐维朱云燕
    1532-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雷火灸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后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南通市中医院 2020 年 1月至2023 年1 月收治的90 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5 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持续干预1 个月.比较2 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分、Tilburg衰弱量表(TFI)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2组干预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MFI-20 各项评分、TFI评分、PSQI评分及CRP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补气益肾养血原则的雷火灸能够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症状、疲乏状况及衰弱状况,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肾透析疲劳雷火灸疗法

    从五脏虚劳角度论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李雨倩倪青
    1536-1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虚劳者越来越多,应重视虚劳理论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以《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为基础,参以《内经》及后代医家各论,结合现代医案、临床研究、实验结果等,基于五脏虚劳,从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夹邪、夹瘀综合论述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论治,为2 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糖尿病并发症虚劳中医理论基础

    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初探

    解秀芬姜松刘晓莹
    1541-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医理论体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理解,基于肺为心的相傅之官,具有协助心调节气血运行、发挥心行使生理功能的作用,阐述肺与心在生理、病理、病机上的密切关系,浅析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治法的可行性,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心衰扩展新思路.

    心力衰竭肺主气心主血

    从六经辨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盛时运李薇张茂鹏陈国会...
    1546-1548,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8~12 周后烧心和(或)反流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目前治疗多采用脏腑辨证,其基本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肝胃郁热为常见证型.本文从六经入手,以六经辨病为执万病之牛耳,辨三阴三阳之标本中气及开阖枢的运行状态,以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之机及临床之治.

    食管炎,消化性六经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