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树脂及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树脂及塑料
合成树脂及塑料

洪定一

双月刊

1002-1396

resin@bypc.com.cn

010-69341924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合成树脂及塑料》编辑部

合成树脂及塑料/Journal 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铬系催化剂生产的小中空容器专用HDPE的性能

    吴希黄汉文邓起垚余宗蔚...
    40-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进口与国产铬系催化剂在Innovene S工艺装置上生产了小中空容器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D5502W,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等对比了HD5502W的粒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催化剂生产的HD5502W粉料粒径较大,分布更均匀集中;国产催化剂活性为3 400~3 600 kg/kg,每吨乙烯平均消耗1-己烯3.7 kg,共聚性能优于进口催化剂;采用国产催化剂制备的HD5502W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9.50,大于进口催化剂(8.66),且当重均分子量大于1×105时,HD5502W大分子链段中的1-己烯含量明显较使用进口催化剂高,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优于采用进口催化剂.

    InnoveneS工艺聚乙烯进口催化剂国产催化剂力学性能

    基于正交试验的汽车电池外壳注塑成型工艺优化

    陈普信陈海明韩皓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汽车电池外壳为研究对象,通过Moldflow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及注塑成型过程的仿真模拟.选取保压压力、冷却水温、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作为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保压压力60 MPa,冷却水温22℃,保压时间25 s,冷却时间30 s,在此条件下塑件总翘曲变形量较传统方案降低了2.491 3 mm,通过对冷却水道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薄壁塑件易于翘曲变形的质量问题.

    正交试验注塑成型工艺优化Moldflow软件冷却系统

    高密度聚乙烯粉料输送螺杆压缩机结垢分析与改进措施

    张树强张霞杜浩王宝...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粉料输送螺杆压缩机入口保护过滤器细粉含量高、压缩机转子结垢,导致盘车困难、压缩机转子抱死等问题,结合装置实际工况,对螺杆压缩机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工艺运行参数降低聚乙烯细粉含量,以及更换保护过滤器滤芯类型减少聚乙烯细粉通过量等措施,成功解决了螺杆压缩机转子结垢问题,保障了螺杆压缩机安全运行.

    高密度聚乙烯螺杆压缩机结垢细粉工艺参数

    广告索引

    52页

    不同类型弹性体改性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李德军罗华林杜建强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相共聚聚丙烯在应用中出现的韧性不足、刚性偏高、橡胶尺寸分布偏大等问题,采用弹性体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弹性体类型对聚丙烯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弹性体对聚丙烯的性能影响不同,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可以明显改善聚丙烯低温韧性,但是对刚性的降低程度不如丙烯-乙烯共聚物(POP);POP可大幅降低聚丙烯刚性,但对其低温韧性改善不明显;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对聚丙烯性能影响最小;将POE与POP复合改性聚丙烯,可以有效改善聚丙烯的性能.

    多相共聚聚丙烯弹性体复合改性微观结构

    填料对碳纤维-环氧树脂拉挤板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

    代亚洲黄金东穆加权陈锋...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纤维含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填料种类、粒径、用量对碳纤维-环氧树脂拉挤板(简称拉挤碳板)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聚乙烯微蜡粉外,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高岭土、氢氧化铝粉和滑石粉的加入都能有效提升拉挤碳板的层间剪切性能.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氢氧化铝粉,使拉挤碳板的层间剪切强度提升近13%;最适合拉挤碳板的填料粒径是6.5~11.5 μm;粒径为6.5 μm的氢氧化铝粉填料用量为4 phr时,拉挤碳板的层间剪切强度最大,达66.51 MPa;此外,加入氢氧化铝粉后,拉挤碳板0°拉伸性能有所降低.

    填料碳板拉挤工艺环氧树脂层间剪切性能

    微发泡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唐婧程鹏飞慕雪梅李广全...
    61-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微发泡聚丙烯(PP)制备中常用的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以及近几年有关微发泡PP共混改性用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对其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共混改性的微发泡PP泡孔直径为1~100 μm,泡孔密度达1×1010 个/cm3.分析了微发泡PP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以进一步促进新产品开发.

    微发泡聚丙烯发泡剂共混改性无机填料有机填料

    镍催化剂用于制备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杜文博李静静蒋文军宗保宁...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镍催化剂催化乙烯与丙烯酸甲酯(MA)配位共聚制备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概括了从前过渡金属Ziegler-Natta催化剂,到茂金属催化剂,再到后过渡金属镍钯催化剂的发展历程.根据配体的种类对镍催化剂进行分类总结,包括[N,N]型、[N,O]型、[P,O]型、[N,P]型等二齿镍催化剂及[N,N,O]型三齿镍催化剂.后过渡金属镍催化剂因具有良好的极性单体耐受性,在催化乙烯与MA共聚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开发新型镍催化剂实现乙烯与MA共聚制备EMA的工业化进程将越来越近.

    镍催化剂乙烯极性单体共聚功能化聚烯烃

    无规共聚聚丙烯研究进展

    孙锋锋赵瑾陈龙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用于生产无规共聚聚丙烯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及由两种催化剂制备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特点,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和其他几种典型的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及共聚物物理性能的研究进展.

    无规共聚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抗冲击性能

    3D打印用紫外光固化光敏树脂研究进展

    梁晓昙
    79-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紫外光(UV)固化光敏树脂主要原料组成的角度综述了近5年环氧树脂基UV固化光敏树脂、聚氨酯基UV固化光敏树脂、丙烯酸酯基UV固化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按照3D打印目标产品的需要,根据UV引发机理的不同,合理选择和调配UV固化光敏树脂的配方,是UV固化光敏树脂发展的方向.

    光敏树脂3D打印紫外光固化环氧树脂基丙烯酸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