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电力
华东电力

俞伯英

月刊

1001-9529

HDDL@chinajournal.net.cn

021-25650170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171号

华东电力/Journal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根据电力工业的发展,及时介绍发电、输配电、供用电、电力建设、科研、运行、设备制造和电力市场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传播华东和全国电网的技术信息,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论文强调创新性、实用性、兼顾可读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感器配置不合格所引发的计量偏差测试与电量退补问题的探讨

    曹祎赵志芳
    1791-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感器是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不符规定会产生计量偏差.针对准确度等级和二次负荷配置不合格的互感器,提出了电能计量差错观点并建议测量实负荷下的合成误差作为执行电量退补的依据,并探讨了具体的测量计算方法和电量退补方法.针对合成误差测量计算的难点,探讨了常用负载电流的计算方法及常用负载电流下误差值的线性推导,提出了实负荷测试的实回路接入法,并与常规的运行测试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互感器配置计量偏差电量退补

    基于小扰动稳定分析的并网直驱永磁风电系统建模优化和仿真

    杨昆杨秀
    1796-1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各种干扰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风力等各类逆变型电源的接入增加了扰动的概率和不确定性,而传统的基于电磁暂态的仿真分析无法很好地解决逆变器控制策略问题.本文就此应用小干扰稳定分析,研究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接入无穷大电网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完整的风力发电系统小扰动模型,包括风轮机、永磁同步发电机、AC/DC控制器、L型滤波器、DC/AC控制器和直流侧电容器.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完整的仿真模型,对风速突变的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小扰动建模和分析的正确性.

    风力并网发电小干扰稳定性小信号建模特征值分析参与因子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配电网可靠性分布研究

    姚刚杨明帅浩刘速飞...
    1802-1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负荷密度下的配电网“网格化”建设的面积选取、“网格化”接线模式及各网格的可靠性作了分析、计算.分析计算的结果将指导配电网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

    “网格化”供电负荷密度接线模式可靠率

    供电系统变换器接入下的工控网络信号稳定控制

    关维国鲁宝春
    1807-1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基于弱非线性逆控制算法的大型工控网络稳定永磁同步供电系统信号控制方法.在对工控网络控制信号采集的每个时段,建立非强曲性变向控制模型,将网侧变换器电压信号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实时调整.通过对变换器控制频率进行分析,计算频率影响下的输出信号偏移量,并对产生的偏移量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网络信号的稳定输出控制,能够保证大型工控网络的工作稳定性,满足工业控制的实际需求.

    工控网络供电系统控制方法

    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时的电场线轨迹

    王彩红金广锋
    1812-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电场线轨迹数值求解的一般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高压输电线路情况电场线的完整轨迹.采用该方法得到了极导线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高压直流线路的电场线分布.分析了交流输电线路电压和交直流输电线路间距的变化对直流线路电场线轨迹影响,结果表明,交流线路工作电压越高,对直流线路电场线轨迹影响越大;交直流线路间距越小,对直流线路电场线轨迹影响越大.

    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电场线轨迹相互作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线损指标评价

    陆嘉铭高洁
    1817-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目前主流的线损指标评价方法依赖于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具有主观随意性大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损指标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基于客观指标数据进行评价的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线损指标评价模型,并结合理论线损进行模型优化.通过算例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求解线损指标评价问题的具体步骤.算例结果证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线损指标评价结果合理、可信.

    主成分分析法线损指标评价模型优化

    考虑风光发电可调度的微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蔡阳冯杰张上浣胡成杰...
    1821-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风光发电的微网系统进行有效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的研究,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最优配置,保证运营成本的最低需求,对风光电可调度性储能容量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微网储能单元与发电单元的能量管理模型,结合储能功率、发电功率与微网功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微网储能容量配置规划的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以储能使用寿命的投资成本与发电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求解,实例验证表明该储能容量配置规划方法有效实现了微网能量的配置与电能的管理控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配置能量管理

    基于热稳定约束的架空输电线路静态安全分析

    马晓明范春菊
    1827-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成本势在必行,而热稳定约束是限制架空导线载荷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因载流量变化对导线温度和弧垂产生的影响基础上,建立了以导线温度计算为核心,结合潮流计算和弧垂计算的状态方程组.通过三节点电力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导线温度和弧垂的短时潮流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架空导线载流量热稳定导线温度

    基于à Trous小波变换与多核SVM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吴月红
    1832-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à Trous小波变换与多核SVM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应用à Trous小波变换将负荷时间序列分解为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并选择不同尺度核的SVM对分解后的数据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后的数据进行合成,得到多尺度负荷预测结果.运用该方法对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了1步预测和2步预测,数据实验表明,最大的RMSE误差为1.82,与标准BP神经网络相比,文中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负荷预测àTrous小波变换多核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

    铝基陶瓷纤维芯铝绞线金具设计与试验研究

    马国强
    1837-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铝基陶瓷纤维芯铝绞线复合芯材料及结构特性,对耐热金具设计以及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及现场试验,验证了无论压接式金具还是预绞式金具均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导线的设计及运行标准要求.

    铝基陶瓷纤维芯铝绞线耐热导线压接式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