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志勇

季刊

1009-5462

bjb@hdvtc.edu.cn

0310-3162965

056005

河北省邯郸市渚河路141号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禽肉加工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李天洋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已成为禽类消费第一大国,但随着饲料价格上涨、白羽肉鸡种源被国外"卡脖子"、行业产能过剩和同质化严重,禽肉加工企业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企业无法控制外部市场环境,想要生存发展只能通过精细化管理,向管理挖潜增效.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具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中层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尤为重要.然而,A禽肉加工企业现有的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绩效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公司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缺乏沟通反馈机制等,使得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性遭受质疑.本文分析了A禽肉加工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禽肉加工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

    河北省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础、短板及优化策略探析

    苗壮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省新闻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存在高等教育资源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较为落后、跨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等短板.未来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可通过调整学科战略、优化专业培养资源、调适专业培养模式等措施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长足发展.

    新闻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河北省

    "互联网+"背景下邯郸高职院校智慧党建发展研究

    董坤景孙丹王涛清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高校作为人才最集中的组织,积极发展智慧党建,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意义重大.数字时代,邯郸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当前党建工作的不足,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邯郸高职院校发展智慧党建的方式和路径.

    智慧党建高职院校邯郸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模式研究

    赵胜潮严军花郝建敏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并举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调在教育中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高职院校强调以劳树德,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品德;强调以劳增智,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以劳强体,通过劳动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强调以劳育美,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高职院校中,实施"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的育人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五育"并举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三融合、四培育、五环节"打造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美育工作新模式

    潘静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学院出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从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活动体验、艺术展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协力提升,不断优化学院的美育教育工作,并有了实效性进展,对美育教育工作核心要求呈现出新的变化,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总结出"三融合、四培育、五环节"新的教学模式.

    美育教学模式艺术实践

    新时代法学本科量刑课程的现状检视与改革路径

    郭沙沙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刑课程教学改革是地方高校法学本科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契机.量刑失衡、公正量刑之实践型法治人才需求和量刑复杂性等因素决定了完善高校本科量刑教育的必要性.目前本科量刑教育存在忽视量刑理论和实践教学,未将课程思政元素引入量刑教学,人为造成量刑程序和实体教学脱节等问题,无法满足法治社会对量刑法治人才的需求.为此,高校量刑教学改革应丰富量刑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加快探索量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同时应整合量刑教育资源,实现量刑一体化教学,并加强多元化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量刑失衡高校本科量刑教学量刑理论与实践量刑课程思政量刑法治人才

    地方普通高校公选课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邯郸学院为例

    于晗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校公选课课程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实现跨专业、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邯郸学院公共选修课有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公选课在课程种类、数量、质量、选课、授课、出勤、考核、督导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公选课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合理的优化建议.

    地方高校公选课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陶瓷艺术技艺"双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王莫语刘静姚蕾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职院校陶瓷艺术技艺"双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切入点,分析了"双师工作室"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双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其中包括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打造双师队伍,引入企业实践项目开展教学并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同时对此人才培养模式预期效果进行展望.以期为"双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提供合理建议.

    陶瓷艺术技艺双师工作室培养模式

    高校"课程思政"开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田丽红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将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讲授有机融合.依据教学目标,在考虑学生情感取向和接受意愿的基础上设计和挖掘专业课中蕴涵的思政元素,是思政教育成功的前提.本文以石家庄铁道大学44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课程思政认知、实施意愿、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维度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发现了学校在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课程思政调查问卷差异性分析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路径和反思

    胡高宁
    84-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锻造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思政课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阵地,只有"理论+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入心、入脑、入行.因此,教师要夯实理论基础、坚持理论引领,学校要设置相应实践课程,"理论+实践"更好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