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学院学报
哈尔滨学院学报

胡永昌

月刊

1004-5856

xuebao0451@vip.163.com

0451-86649367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集中反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本刊在办刊中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俄国道路的另一种应答:论合法马克思主义者批判民粹派

    丁海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未来发展道路问题变得日益迫切,马克思主义者、合法马克思主义者与民粹派都积极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俄国道路问题.合法马克思主义者以与列宁联手批判民粹派的政治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全面批判民粹派的"俄国独特发展道路论",既加速了民粹派退出俄国历史舞台的步伐,也暴露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及其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自由派立场.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与合法马克思主义两种错误思潮过程中,不仅捍卫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为俄国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

    马克思过渡理论的两种阐释模式——以罗伯特·布伦纳为例

    王俊洁姜海波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伯特·布伦纳区分了马克思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理论的两种阐释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早期以分工和生产力为核心的"分工模式",这种模式来自于斯密,它潜在地蕴含了非历史的倾向;第二种模式是晚期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模式",这种模式从特定的生产关系出发,肯定了不同生产关系下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布伦纳认为,马克思两种过渡理论存在本质区别,只有第二种模式才具有开创性和解释力,但这种模式没有得到马克思的完善.布伦纳割裂了马克思过渡理论中政治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导致他没有准确把握马克思过渡理论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马克思罗伯特·布伦纳过渡理论生产力社会财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李钊仪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部哲学史围绕主体和对象物展开.主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过程中,主体不断认识着客体内在的规律,也不断依据自身需求去改变客体并塑造本身,这个过程中遵循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坚持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土壤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行动指南,同时依据不同的时代主要矛盾、人民需求等价值原则的变化和驱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实现的三次飞跃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双重逻辑的高度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中持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真理原则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客体主观客观

    环境想象的生成机制与生存之思

    张江昊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存在的环境想象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是息息相关的,但对于环境想象的研究尚且停留在存在者层面而缺乏存在论的求思.通过对环境生成机制来实现对环境想象本体、时间与伦理维度的厘定,确认环境想象的秩序,从而实现对环境想象的生存论筑基.在对想象、生存与环境关系的思考过程中,人类与环境之间通过想象彼此敞开,筹划着一种世界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环境想象生存论环境伦理想象秩序

    从差别原则到正义的储存原则——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代内外扩展

    周杰亮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尔斯《正义论》中借用无知之幕的原初状态假设,构建了以差别原则为核心的代内正义理论.为了解决代与代之间的正义问题,罗尔斯又在44-47节集中阐述了以正义的储存原则为内核的代际正义理论,实现了正义理论的代内外扩展.罗尔斯指出,以差别原则和正义的储存原则为核心的代内外正义在主题、环境、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张力,这种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汇聚在其庞大的正义理论体系之中,彰显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差别原则正义的储存原则代内正义代际正义代内外扩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

    南日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比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提出的具有独特品质、坚定立场和政治目标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解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霸权基础上,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效应不仅表现为推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为世界多数国家、多数人民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更是表现为积极解答"世界难题",承担引领世界新文明、开启新形态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田荣兰罗小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与西方人与社会理想发展相背离的现代化相对的具有的中国特色.要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内涵,需要从其内容深度、时间广度和共享主体等层面加以思考,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理论指导和世界意义中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同时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现存问题,需要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解决关键问题和在继续共同奋斗中汇聚磅礴力量,以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发展瓶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内涵实践路径

    信息技术产业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田金莹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五大经济区域的数据,在产业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由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在研究期间,排名前五大综合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其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着显著的关联,这种关联具体表现为良性的循环态势.从空间效应的角度来看,研究发现五大沿海综合经济区的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为正向影响关系,而邻近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本省综合经济区域的信息技术产业有抑制作用,这一发现对于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信息技术区域经济高质量空间效应

    正当防卫的司法误区及纠偏思路

    刘今金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认定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对不法侵害的错误理解、对紧迫性的不正确认识、过分强调武器对等原则、对正当防卫的唯结果论等原因,导致正当防卫往往被防卫过当化.需要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进行纠偏,从起因、动机、时间、限度、结果等多维度厘清其认定标准,使刑法中该条款不再沦为"僵尸条款",使公民的正当防卫权真正落到实处.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防卫必要

    论网络异化犯罪中刑法扩张解释的类型化限度

    孙常啸马松建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犯罪案件的刑法解释出现扩张倾向,其中构成要件、前置行政法规、兜底条款等扩张超过必要限度.以网络犯罪异化程度为标准进行实质划分,不同类型网络犯罪应设定不同刑法扩张解释限度:最大限度控制量变网络犯罪的扩张解释,禁止作出违反基本原则的扩大解释;适当控制实质评价构成要件与违法性行为模式变化的质变网络犯罪扩大解释;审慎判断形变网络犯罪.应确立类型化限制为主、等价性判断为辅的网络犯罪判断方法,同时发挥指导案例作用,建立典型不构罪清单,形成多方面综合的网络犯罪入罪排除机制.

    网络犯罪刑法解释刑法扩张趋势类型化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