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学院学报
哈尔滨学院学报

胡永昌

月刊

1004-5856

xuebao0451@vip.163.com

0451-86649367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集中反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本刊在办刊中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元代黑龙江流域农业经济研究

    赵文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初,黑龙江流域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经济凋敝.平息乃颜、哈丹之乱后,元廷着手恢复农业生产:派遣汉族官兵至上游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和混同江(今松花江)一带,与当地女真族和蒙古族人民一道屯田,建立浦峪路屯田万户府、肇州蒙古屯田万户府、水达达屯田总管府;将"流囚"从奴儿干改发至肇州屯田;上百户张成等率部屯田于水达达地面以至于"黑龙江之东北极边"地区楚科奇半岛;每有灾荒,元廷要赈济受灾农户.这些举措使得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有效恢复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元代黑龙江流域农业经济赋税赈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机理——基于诠释学视角分析

    程婉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不断丰富其意义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机理诠释学

    文化工业批判的资本逻辑与价值重思——从《启蒙辩证法》的文化问题谈起

    马兆东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乎人的"类本质"的确证.然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发现"大众文化"采取了"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继而引发大众文化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文化的问题根源不在于文化本身,文化问题的实质是时代问题,由于资本生产关系和增殖逻辑把文化的发展当成手段,在资本强势的"工具理性"的逻辑加持下必然会导致文化发展的失衡问题.但是对于资本逻辑并不能全盘否定,资本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依然能"为我所用",理清文化工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以一种总体性的辩证观点看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够扬弃文化工业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工业资本逻辑《启蒙辩证法》文化强国

    《论犹太人问题》中人的解放思想探析

    李孟臣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处理犹太人问题方案的批判,揭示了只有将宗教批判上升至市民社会的批判才能触及人的解放.以宗教批判作为过渡,批判政治解放的限度,提出不仅要让犹太人从利己主义犹太精神中获得解脱,更要让整个市民社会之下的人完全从犹太精神中解脱出来,通过消灭私有财产和私有制进入"自由人的联合体",使人类获得真正的解放.这一时期关于人的解放的探讨更是萌发了共产主义思想,也促使马克思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宗教批判市民社会人的解放共产主义

    "法后王":荀子对孔孟国家伦理的逻辑改造

    李成彬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儒家传统思想中,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伦理重合,所以,在血亲氏族制国家中,一国之君同时也是一家之长,君臣关系就是父子关系.但到了春秋战国,由于血缘氏族制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型,这种国家伦理思想遭遇困境.面对困境,孔孟选择坚持,而荀子则适时改变.他以逻辑的方式消解了家庭伦理在国家政治中的基础地位,在宇宙的大背景之下把"气""知""义"当作客观标准,将万物划分为水火、草木、禽兽和人类四个层次,证明人类最贵,从而确立了人对万物的统治依据;而在社会之中,再通过自然的生物之人和君师治下的社会之人的区分,强调社会之人高于生物之人,最终证明,君最贵,从而确立了君的统治依据.由于国家伦理思想的修正必然引起现实政治操作的改变,于是"法后王"思想就应运而生,这是荀子逻辑改造传统国家伦理思想的必然结果,而且,本身也是逻辑方法的运用,对现代国家治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法后王法先王国家伦理归纳演绎操术

    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理论研究路向探析

    张智平杨玲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作出全新部署,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作为党和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关于意识形态风险的理论研究已经经历了"自我认知—被动抵御—主动防范化解—总结历史经验"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周期,经过建党百年的全面经验总结以及中共二十大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全新部署后将开拓新一轮研究周期,开辟具有新特征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相关研究也将呈现更新的高度和更宽的理论视野.

    中共二十大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理论回溯路向展望

    "知""情""意"的调控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意义

    杨晨晨张洁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文章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科学论述入手,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的角度,对"知""情""意"的调控进行微观分析,说明"知""情""意"的调控有助于完善建构独立自主、积极创造、契约法制、诚信守则、创新开放、科学理性的现代人格,推动人的本质力量的回归,帮助主体关注自身、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充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知""情""意"的调控在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知情意调控人的主体性

    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谭洪益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2007-2019 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补贴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补贴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促进效应更显著,而对小规模企业的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更显著;相比国有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低的企业,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竞争强度高的企业和融资约束高的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促进效应更加显著.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控制后,上述主要结论仍然稳健.因此,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应考虑企业和行业差异,并结合竞争政策和融资政策,从而提高政策有效性.

    研发补贴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政策组合

    企业研发投入的比较分析——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刘满丹董甜甜尹洁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2019-2021 年期间研发投入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并选取2021 年数据与中部地区六省份和长江三角洲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纵向比较显示安徽省近几年对科技创新重视,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与中部地区省份横向比较显示安徽省采取科技强省政策,在中部崛起中表现突出;与长三角省市横向比较显示研发投入存在不足.根据结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地方财政科技支出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收敛的时空演进特征

    马娟黄立军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动态演进视角,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考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收敛特征,从动态共同相关效应视角分析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基尼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总体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四大板块的区域间差异是引起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分化是引起绝对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主要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动态共同相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