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学院学报
哈尔滨学院学报

胡永昌

月刊

1004-5856

xuebao0451@vip.163.com

0451-86649367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集中反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本刊在办刊中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倾·外寻·坚守:汪曾祺小说创作历程中的重心之寻

    王居荣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汪曾祺自1940 年开始小说创作,其创作历程存在着两段空白期.或许正是无意间的留白,促成了其小说创作风格转变的契机.汪曾祺以自身文学创作探寻人生几何之重心,其初期小说多以内心世界的意识流为探寻重心,在文本空间建构中追寻个人主体性空间存在;而后经历过创作空白期的汪曾祺选择回到现实主义与民族传统,将人生重心探寻的视角逐渐转向外部.

    汪曾祺意识流现实主义

    卡里尔·菲利普斯《远岸》中的边缘人研究

    魏丹丹侯娟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里尔·菲利普斯是来自加勒比海的英国作家,他的作品多聚焦于黑人的流散经历.小说《远岸》讲述了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加布里埃尔被迫流散至英国的艰险旅程及经历,以及另一位英国退休女教师多萝西的生活历程.这两位本来毫无联系的人都为了逃离在社会的边缘地位,来到了英国北部的小镇里生活,两者又因有着同样的边缘地位和孤独感而成为了朋友.菲利普斯在《远岸》中不仅展示了英国本地人对黑人族裔流散者深深的敌意和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也通过多萝西的生活经历批判了英国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

    《远岸》边缘化排外孤独

    《干旱的九月》和《喧哗与骚动》中南方白人的心理探析——以荣格人格理论为视角

    吴悦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喧哗与骚动》和《干旱的九月》中,福克纳回顾了美国南方不断变化的历史和南方人的心理反应,呈现了南方白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内心的迷茫和无助.文章借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尼玛原型,分析了以麦克莱顿和昆丁为代表的南方白人男性战后的心理变化和发展.通过对战后没落贵族后裔和战前自诩为"南方神话"的骑士精神的洞察,呈现了美国内战对南方人巨大的精神影响和心理冲击,揭露了旧南方文化中的腐朽传统对南方人的思想禁锢.

    《干旱的九月》《喧哗与骚动》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

    南太平洋他属岛屿文学中的民族书写与文化记忆

    吴正英王晓凌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太平洋他属岛屿是南太平洋三大区域殖民化的结果,他属岛屿文学创作主体主要是岛屿原住民以及部分欧美文人.文章探讨南太平洋三大区域美、法、英和智利属岛屿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及其民族文化内涵.研究发现,美属岛屿原住民文学最为丰富,与民族主权运动结合紧密,成为原住民探索民族文化和保存民族优秀遗产的重要阵地,也是追忆民族传统的重要渠道.法属岛屿文学包括较多殖民时期的相关白人文学,而数量较少的原住民文学多与法国军事侵略及核试验相关,原住民作家一部分已被宗主国同化,一部分仍在现实中坚守捍卫传统文化.英和智利属岛屿原住民文学较为稀缺,虽然原住民文化机构团体已然出现,但白人文学似乎提供了更为宝贵的岛屿传统文化和殖民历史资料.

    南太平洋他属岛屿民族书写融合与坚守文化记忆

    《世说新语笺注》校点注释商兑

    刘翔宇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说新语笺注》是一部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典范佳作,充分展现了近年来《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研究的成果与突破.但该书在某些词句的校点和注释方面尚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故文章选取该书校勘、句读及注释可商补者14 条进行论述,以补充现有研究之微瑕.

    《世说新语笺注》校点注释

    伯克"同一"理论视角下带货主播自我呈现策略研究

    张慧贞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直播间购物,使得带货主播的自我呈现显得越发重要.直播话术不仅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更关系到产品的销售效果.直播带货的话术和西方新修辞理论有着契合之处.伯克认为,沟通的有效性源于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同一"的建立.直播带货中,主播通过不同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实质上是寻求和观众的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直播带货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主播能否灵活运用"同一"理论中的策略,以实现与观众的共鸣,并最终提高销售转化率.

    伯克"同一"理论直播话术自我呈现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音乐剧《悲惨世界》字幕翻译研究

    司程麟钧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剧《悲惨世界》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剧目之一.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框架,通过分析该音乐剧官方录像字幕翻译使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差异下,如何使目的语受众得以获得与源语受众相同的体验,进而更好地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音乐剧《悲惨世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学生满意度研究

    赵倚墨于秋叶张亮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文化育人观.文章分别从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忠诚度、满意度等五个维度,对黑龙江省4 所高校青年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初具雏形,并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形成良性反馈,但同时发展模式不够均衡,成效不够显著,其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可通过开拓多元育人功能、创新文化育人模式、丰富沉浸式多模态育人载体、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互鉴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效,构建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育人满意度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跨文化外语语言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沈菲菲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泛在学习以其时空灵活、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机遇.文章将 120 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 人,实验组的学生采用泛在学习环境教学法,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开展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发现:(1)泛在学习环境为大学跨文化外语语言能力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教学实验验证了泛在学习环境下课程体系的有效性.这些发现充分证明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课程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外语语言能力.

    泛在学习环境语言能力课程体系课程评价教学实验

    教师教育模式变革路向:小学教师教学生成能力的培育

    苗光宇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育模式对培养教师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诉求和"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推进了教师教育模式变革与创新的进程.培育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小学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主要路向.存在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本体论以及交往论是教学生成的哲学视域阐释.教学生成的价值意蕴在于师生心灵的碰撞与契合,唤醒儿童的内在潜能.探索小学教师教学生成能力培育的可能路向,包括建立具有跨学科性与生活价值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自由交往、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显现问题情境,旨在推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化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高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小学教师教学生成能力存在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