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土历史素材融入《中国现代史》教学价值及实践路径——以贵州省为例

    严丹
    110-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历史素材融入地方高校历史本科教学是充实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本文以贵州近现代历史资源为中心,探析将乡土历史素材融入《中国现代史》教学价值及实践路径。期望通过这种尝试充实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地方性。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中国现代史教学更具实效。

    历史素材中国现代史教学贵州省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下综合英语教学反思与超越

    游丽花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必须在高校综合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资源整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是一种关于信息管理的应用原理,将其作为综合英语教学的辅助性工具,能使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得到进一步提高,打破学生之间的孤岛效应,并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综合英语教学反思

    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校园教育的体制创新研究

    张烨瑶张大春李长柱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青少年是冰雪运动参与的主力军,深入研究冰雪运动校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校园教育的影响因素,阐述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校园教育的机制意义,从激发学生冰雪运动训练的热情、提升冰雪体育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动、采取科学系统的教学训练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并进行拓展训练四个方面提出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校园教育的实践意蕴,希望能对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校园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冰雪运动进校园影响因素机制意义实施路径

    桂西族群岛——那坡黑衣壮语言生态研究

    包静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研究桂西那坡黑衣壮语言使用状况,该族群主要使用壮话,主体是使用壮话、普通话、桂柳话的多语人。黑衣壮普通话普及率高,对普通话及汉字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的认同度高,但使用率低,熟练使用者占比低;黑衣壮均不具备壮文读写能力,且对壮语文化价值认可度低。那坡黑衣壮语言生态有自身的影响因素,应进一步推广落实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政策,加大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力度,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力度。

    族群岛黑衣壮语言生态

    从"风骨"理论的矛盾与自洽考刘勰之文质观念

    张淑颖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骨"本是对文章雄健有力、刚正不屈风格的概括,是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高阶评语。刘勰《风骨》篇所论"风骨"却将风与骨分开阐述,骨属外、风属内,与汉魏风骨重"骨"正好相反。骨是言辞,风是情志,这里其实已经包含了文与质的概念,刘勰将"风骨"与文采对立,认为风骨应该与文采结合才能呈现出精致流利的美文,这正是刘勰"风骨"理论的矛盾与自洽之处,透过这一现象可看到他所崇尚的是"先质后文"的文质观念。刘勰的宗经师圣倾向使他更在意文章所载之道,然而在六朝崇尚华丽文风的时代,其文质观也必然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免要强调文的重要性。

    刘勰风骨文质观念

    亨德尔歌剧《朱里奥·凯撒》中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褚维娜颜鹏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朱里奥·凯撒》是巴洛克后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一部歌剧作品,在这部歌剧里,其超群的旋律技巧、多样的风格变化、严谨的结构布局与乐队的衬托描绘等堪称歌剧史上的瑰丽珍宝。亨德尔运用积极渲染的手法将音乐和戏剧性紧密结合,营造歌剧人物情绪宣泄的氛围,准确地把握了戏剧发展和人物情感发展。人物形象的深层次塑造是歌剧创作的核心所在。亨德尔对女主人公(埃及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研究人物的音乐形象与声乐形象表现的,揭示了女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情感发展历程,以及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特征。

    亨德尔歌剧《朱里奥·凯撒》

    《弗兰肯斯坦》中的隐性叙事进程分析

    张园园
    133-13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玛丽·雪莱经典之作《弗兰肯斯坦》,运用了隐性叙事方法。在众多叙事手法中,隐性叙事进程尤为引入注目,为整部小说构建了丰富深层结构。通过分析叙述者的可靠性,可以洞察到其背后复杂心理和动机,这种深层次探讨让小说情节更加引入入胜。此外,戏剧反讽的巧妙运用,使得读者在了解真相后产生震撼与反思。而误会这一叙事策略,则推动了情节发展,让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增强了小说可读性。隐性叙事进程不仅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更是为了传达作者对于科技、人性与伦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叙事策略的运用,雪莱成功地引导读者走入一个充满未知与探索的世界,展现隐性叙事进程在构建小说深层结构和主题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弗兰肯斯坦》隐性叙事进程叙事策略双重叙事进程

    文体学视角下散文《秋天的怀念》情感研究

    曹慧
    136-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天的怀念》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因其文笔优美、内容朴实,深受读者的青睐。在20世纪90年代,由汉学家、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翻译为英文,获得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在阐述文体学的概念,辨识文体的同时,以从生活中汲取素材、通过矛盾激发情感、在内容的对比中突出情感等角度,分析该文的情感表现方式。

    文体学散文分析情感研究

    从语言特点角度看《老人与海》的审美风格

    周杨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文学艺术的载体以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风格同样也是反映文学作品审美风格的重要标志。既往对于《老人与海》这部分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语言风格和审美风格两个不同的视角,将两个视角结合起来的却鲜而有之。《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体现了非常高的语言学价值,并且这两种价值在兼具语言学大师和文学大师身份的作者海明威的处理之下非常巧妙融为一体。从语言特点角度来分析《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审美风格可以更好地展现这部作品的审美风格构成,更好地揭示作者融入作品之中的硬汉个性特征和其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

    《老人与海》语言特点审美风格

    罗伯特·舒曼的《蝴蝶》演奏方式及风格分析

    张利鑫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伯特·舒曼为德国浪漫派音乐创造了辉煌的一章,尤其是在钢琴音乐史上,其感情充沛、文学素养深厚,善于将"情"与"技"融为一体。在其钢琴套曲《蝴蝶》的创作中,感情充沛,并注重诗与画的融合,创作风格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蝴蝶》属于标题音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形式,是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思想通过钢琴表现出来。舒曼的音乐思维和主旋律音乐创作来自于众多文学作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也使其对标题音乐有了更深理解。

    罗伯特·舒曼《蝴蝶》钢琴演奏方式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