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辛世俊

双月刊

1671-6825

jzzums@zzu.edu.cn

0371-66658056,67781729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7年,主要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设有系列研究、论著、调查报告、技术方法、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摘要、专题讲座、特约综述、医学卫生知识、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等栏目,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rrk2 R1628P转基因小鼠尿液外泌体诱导帕金森病样病理变化

    田一鸣秦驰刘晗付雨...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Lrrk2 R1628P转基因小鼠尿液外泌体能否诱导帕金森病(PD)样病理改变.方法:提取野生型(WT)和Lrrk2 R1628P转基因小鼠尿液外泌体,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尿液外泌体标记物TSG101 和CD81,Y216位点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216)表达水平.在C57 小鼠纹状体中分别注射WT小鼠(C57-WT组,n = 8)和Lrrk2 R1628P小鼠尿液外泌体(C57-Lrrk2 组,n =8).注射前 3 天,注射后 1、3、6 个月,利用平衡木、挂线、转棒和旷场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分析,免疫组化法分析脑组织中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α-syn)的沉积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pα-syn的表达.结果:Lrrk2 R1628P小鼠尿液外泌体TSG101 和CD81 表达水平与WT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SK-3β-216 表达水平高于WT小鼠(P<0.001).C57-Lrrk2 组小鼠出现PD样行为学表型(P<0.001),皮层、纹状体和黑质中有pα-syn沉积,脑组织中pα-syn表达水平为(0.44±0.06),C57-WT组则无表达(P<0.001).结论:小鼠纹状体中注射Lrrk2 R1628P转基因小鼠的尿液外泌体能够诱导PD样病理改变.

    帕金森病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尿液外泌体小鼠

    BHMT基因rs3733890和rs7356530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

    王雅茹刘蕊张盈莹李冲...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BHMT)基因rs3733890 和rs7356530 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4 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做孕检、汉族、年龄21~40 岁、妊娠24~28 周的GDM孕妇80 例,均经OGTT试验确诊.选择民族、年龄、孕周及孕前BMI相匹配的60 名同期健康孕妇作对照.采集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 水平,Sanger测序法检测BHMT rs3733890 和rs7356530 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与两个多态性的关联.结果:GDM组血清Hcy和叶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BHMT rs3733890 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GA和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HMT rs7356530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年龄、孕前BMI、叶酸和维生素B12 后,rs3733890 A等位基因与G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OR(95%CI)为2.624(1.254~5.494).结论:BHMT rs3733890 的A等位基因与GDM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妊娠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

    疫苗犹豫量表的汉化及在我国3~17岁儿童父母中的信效度检验

    于丞丞夏青云李泉漫马铭泽...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翻译并修订疫苗犹豫量表(VHS量表),检验该量表在我国 3~17 岁儿童父母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基于Brislin翻译模式对VHS量表进行直译、回译和修正,经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VHS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2 641 名3~17 岁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临界比值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内部一致性检验进行项目分析,采用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Guttman折半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中文版VHS量表包含缺乏信心和风险2 个维度,分别有7 个、3 个条目.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的临界比值为17.337~48.897(P<0.001),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70~0.916(P<0.001).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各条目为0.83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2 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23%,各条目因子载荷值为0.740~0.922.验证性因子分析初始模型拟合指标不理想,修正后模型各指标拟合良好(χ2/ν =2.529,RMSEA =0.034,GFI =0.989,CFI =0.996,AGFI = 0.979,IFI =0.996,TLI =0.994).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3(缺乏信心)和0.744(风险);Guttman折半系数为0.836.结论:中文版VHS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国内父母对儿童疫苗犹豫的测评工具.

    疫苗犹豫量表父母信度效度

    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黄淑雅李双凤张磊董睿...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ΔPPV)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1 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采集确诊后0、6、24 和72h的外周血,检测SDC-1、乳酸(Lac)等实验室指标,并收集相同时间点的舌下微循环图像,计算得到ΔPPV、乳酸清除率(LCR);分别于0、24 h和72h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2 组间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72 h ΔPPV联合SDC-1 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 28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ROC分析结果显示,24 h SDC-1、LCR,72 h SOFA评分、ΔPPV、SDC-1 及72 h ΔPPV联合SDC-1 对预后有预测价值(P均<0.05),其中72 h ΔPPV联合SDC-1 曲线下面积最大[AUC(95%CI)为 0.832(0.721~0.943)],敏感度为 0.931,特异度为0.680.结论:72 h ΔPPV联合SDC-1 比单一指标对脓毒症休克并ARDS预后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多配体蛋白聚糖-1

    MPTP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凋亡的影响

    黄潇枫盛灵慧刘希王喆...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PTP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N9D细胞分别以0、1 μmol/L MPTP处理(对照组和MPTP组),或分别以pcDNA4、pcDNA4-BACE2 转染(对照组和BACE2 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CE2、Cleaved Caspase-3 和内源性DSG2 蛋白的表达.MN9D细胞分为DSG2 组、DSG2 + BACE2 组和DSG2 +BACE2 +BACE抑制剂组,分别转染pENTER-DSG2 +pcDNA4、pENTER-DSG2 +pcDNA4-BACE2以及转染pENTER-DSG2 +pcDNA4-BACE2 后用1 μmol/L的BACE抑制剂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SG2 全长以及DSG2 各片段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中BACE2 及Cleaved Caspase-3 表达均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BACE2 组Cleaved Caspase-3 表达增加,内源性DSG2 表达减少(P<0.05).与DSG2 组相比,DSG2 + BACE2 组中全长DSG2 表达下降,DSG2 羧基末端片段以及胞外DSG2 氨基末端片段均增多(P<0.05),而DSG2 + BACE2 +BACE抑制剂组中全长DSG2 及各DSG2 片段的表达与DSG2 组相似(P>0.05).结论:MPTP可通过上调BACE2 促进MN9D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CE2 对DSG2 的剪切有关;BACE2 和DSG2 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

    MPTPBACE2蛋白剪切Caspase-3帕金森病

    临床试验期中分析中不同样本空间排序方法矫正效应高估的比较

    李恒杨永利贾晓灿杨超君...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逐段(SW)排序法、似然比(LR)排序法和极大似然估计值(MLE)排序法对临床试验中成组序贯设计期中分析效应高估的矫正效果.方法:使用SAS 9.4 生成正态分布资料模拟数据集,模拟期中分析,采用中位无偏估计值(MUE)及其95%CI下限评估3 种样本空间排序法的矫正效果.采用一项已上市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验证.结果:与SW排序法相比,LR排序法和MLE排序法的MUE及其 95%CI下限更接近真实值.结论:对于正态分布数据,LR和MLE排序法能更好地矫正临床试验期中分析的效应高估.

    临床试验期中分析样本空间排序效应高估矫正

    七氟烷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成年大鼠远期神经功能的影响

    王俊宽许柯炎秦瑞鸿陈高...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成年大鼠远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模型组和七氟烷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栓塞90 min后恢复血流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即刻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七氟烷组大鼠分别吸入 1.0 最小肺泡浓度(MAC)的七氟烷、氧气、1.0 MAC的七氟烷30 min.再灌注后第 1~29 天,每组 25 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每 48h一次;再灌注后第29 天,每组6 只大鼠通过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容积;再灌注24h后每组3 只大鼠测定梗死侧脑含水量.结果:再灌注后第 29 天,七氟烷组脑梗死容积为(38.9±5.9)%,小于模型组的(46.8±5.5)%(P<0.05).再灌注后第1 天和13 天七氟烷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分别为(1.25±0.44)和(0.63±0.59),低于模型组的(2.00±0.72)和(1.25±0.44)(P<0.05);但第 29 天时,七氟烷组与模型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梗死侧脑含水量为(80.5±1.0)%,低于模型组(84.0±0.8)%(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改善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神经功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七氟烷远期效果大鼠

    GPR176 mRNA与胃癌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朱怡臻王迎汤有才
    1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76(GPR176)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挖掘其预测胃癌预后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潜力.方法:利用R软件比较TCGA-STAD和GEO数据集中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GPR176 mRNA的表达,调取Human Protein Atlas中免疫组化图谱,比较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GPR176 蛋白的表达.利用TCGA-STAD数据集分析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GPR176 mRNA表达的差异.利用TCGA-STAD和GEO数据集分析GPR176 mRNA表达水平预测胃癌预后及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价值.结果:与正常胃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GPR17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且与胃癌患者的不良临床特征有关.GPR176 mRNA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表达者;ROC曲线分析表明,GPR176 mRNA对胃癌 1、3、5 a生存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GPR176 mRNA高表达患者免疫细胞(未激活NK细胞和M2 巨噬细胞)的浸润丰度高,免疫表型评分低.结论:GPR176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潜在的预测胃癌预后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G蛋白偶联受体176胃癌预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生物信息学分析

    GnRH拮抗剂和激动剂方案中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对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窦倩马丽影李朋粉张丹...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和激动剂(GnRH-a)方案中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EMT)对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助孕的患者,共纳入新鲜移植2 559 周期,其中GnRH-ant方案298 周期,GnRH-a方案2 261 周期.根据扳机日EMT分为7~9 mm、>9~12 mm和>12 mm组.比较两种方案中3 组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GnRH-ant方案中EMT 7~9 mm组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17);GnRH-a方案中扳机日EMT 7~9 mm组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低于>9~12 mm组,>9~12 mm组低于>12 mm组(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扳机日EMT较高的患者临床妊娠、持续妊娠和活产增加[GnRH-ant方案:>9~12 mm组的OR(95%CI)分别为 2.243(1.173~4.288)、3.995(1.891~8.438)、3.814(1.810~8.036),>12 mm组的OR(95%CI)分别为3.298(1.490~7.299)、6.637(2.742~16.065)、5.249(2.184~12.616);GnRH-a方案:>9~12 mm组的 OR(95%CI)分别为 1.561(1.266~1.925)、1.378(1.112~1.707)、1.448(1.166~1.798),>12 mm组的OR(95%CI)分别为 2.266(1.747~2.940)、2.257(1.736~2.933)、2.254(1.732~2.933)].结论:扳机日EMT增加可改善妊娠结局;无论是GnRH-ant方案,还是GnRH-a方案,随着扳机日EMT增加,妊娠成功率升高.

    控制性卵巢刺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辅助生殖

    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

    于晓成慧君田淑贞肖艳...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 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 例与对照组49 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时超声联合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比较两组植入特点、疗效及放疗后90%高危临床靶区的受照射剂量(HR-CTVD90)、危及器官累积生物学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单根针插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放疗后 3、6 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瘤直径5~<6 cm、6~<7 cm者HR-CTVD90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乙状结肠、直肠累积生物学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36).结论: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对宫颈癌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单根针插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具有剂量学优势.

    多模态成像技术宫颈癌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