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辛世俊

双月刊

1671-6825

jzzums@zzu.edu.cn

0371-66658056,67781729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7年,主要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设有系列研究、论著、调查报告、技术方法、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摘要、专题讲座、特约综述、医学卫生知识、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等栏目,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省域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郭金玲李向旭刘贝贝曾军杰...
    349-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我国省域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 2012-2020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共 279(31×9)个数据,根据医疗卫生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并遵循变量选择的原则,从健康服务投入、医疗服务利用、居民健康管理水平等8 个方面选取了13 个影响因素变量,利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并采用替换变量法(以政府卫生健康支出替换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检验原始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居民年住院率[β(95%CI)=6.403(1.270~11.555),P=0.014]、有效发明专利数[β(95%CI)=1.609(0.252~2.966),P=0.020]对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人口出生率[β(95%CI)=-5.965(-11.501~-0.429),P=0.035]对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满足居民医疗需求,以科技发明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此促进两系统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Tobit模型医疗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度

    脑血管病死亡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孟晶婧李传苍张梦鸽蔡倩...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2010 和2020 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因脑血管病死亡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群.方法:采用简略现时寿命表和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的2010 和2020 年死因监测数据集,分别计算脑血管病各年龄组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以及期望寿命的增量.结果:2020 年我国居民期望寿命为 79.56 岁,与 2010 年相比,增加了2.82 a,且均表现为女性和城市居民高于男性和农村居民.2020 年脑血管病死亡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3.32 a,与2010 年(2.24 a)相比,增加了1.08 a,且均表现为女性和农村居民高于男性和城市居民.结论:脑血管病死亡对我国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男性和城市居民.

    脑血管病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

    肥胖儿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狄云霏丁粤粤徐秋琴吕海涛...
    357-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肥胖儿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改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21 年 6月至2022 年10 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及儿童保健科就诊的94 例肥胖儿童和57 例体检健康儿童.比较两组BMI、性别、年龄、血尿酸、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baPWV、BMI的Z分数(Z-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差异.比较肥胖儿童中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青春期组和青春期前组baPWV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肥胖儿童的baPWV慢于健康儿童(P=0.036).肥胖儿童中,高血压组的baPWV快于正常血压组,青春期组快于青春期前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和HOMA-IR是肥胖儿童baPWV的影响因素,B(95%CI)为10.959(4.745~17.173)和3.416(0.771~6.061).结论:肥胖儿童baPWV与血压、HOMA-IR、青春期有关.

    肥胖儿童动脉硬化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腹腔镜技能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常靖杨淑敏谭琳琳彭琪...
    36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腹腔镜技能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Delphi法等方法建立腹腔镜技能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利用该指标体系对 3 家培训机构 2020 年度腹腔镜技能培训相关数据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分析其评价效果.结果:建立了一套由3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29 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腹腔镜技能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支持与保障、制定与实施、质控与管理,其权重分别为0.182、0.455 和0.363,一致性指标为0.03.TOPSIS法结果显示腹腔镜技能培训效果机构B>机构A>机构C.结论:建立的腹腔镜技能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腹腔镜技能培训评价指标Delphi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

    基于ABC-X模型的医养结合工作人员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董海颖彭冰青杨光媚万乐平...
    364-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工作人员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和苏州的8 家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248 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工作投入量表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投入水平.比较不同特征工作人员工作投入水平,基于ABC-X模型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44 份.工作投入量表总分为(32.46±10.34),工作投入水平较理想.不同职业、职称、学历、晋升时间、工作满意度、职业前景及职业倦怠水平的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工作满意度、职业前景、学历、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有关,以上因素亦分别与工作投入的三维度活力、奉献、专注有关(P<0.05).结论:医养结合工作人员工作投入水平较理想,工作投入水平受职业、工作满意度、职业前景、学历及职业倦怠的影响.

    医养结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工作投入

    SII、SIRI和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

    陈云刘璐瑶刘新灿成丽...
    369-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系统性炎症聚集指数(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 年5 月1 日至2023 年6 月30 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的高血压患者465 例,其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326 例(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形成139例(对照组),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计算SII、SIRI、AIS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I、SIRI和AISI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性.采用ROC曲线评价SII、SIRI和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斑块组SII、SIRI、AISI分别为450.72(283.76,769.99)、71(50,110)、160.64(91.58,272.53),对照组分别为319.81(233.65,406.69)、45(35,59)、110.48(73.78,141.49),斑块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收缩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后,SII、SIRI和AISI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存在关联性,OR(95%CI)分别为1.004(1.003~1.006)、1.035(1.024~1.047)、1.010(1.006~1.01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SIRI和AI-SI预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 AUC(95%CI)分别为 0.685(0.637~0.733)、0.752(0.707~0.797)、0.680(0.631~0.728).结论:SII、SIRI、AISI可能有助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系统性炎症聚集指数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杜冉李文娟冯方温丽君...
    373-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 30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 月1 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 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 例)与生存组(88 例)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上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建立3 个回归模型[分别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R及NLR+PLR],分析30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PLR对STBI患者30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NLR及PLR与STBI患者预后有关(P<0.05).NLR(OR=0.963,95%CI 为 0.929~0.999,P=0.044)及 PLR(OR=0.995,95%CI为0.991~0.998,P=0.005)是STBI患者30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LR降低可增加STBI患者30d内病死风险(RR=0.999,95%CI为0.999~1.000,P=0.002).结论:PLR是STBI患者30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的筛选

    孔德慧刘敏
    376-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方法:搜集2020 年1 月至2023 年2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选取高血压早期肾损害[30 m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 mg/24 h]患者51 例(肾损害组),以及单纯高血压患者51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LB)、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α1 微球蛋白(uα1MG)、β2 微球蛋白(u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及转铁蛋白(uTF)水平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肾损害组患者血清BUN、SCr、HCY、RBP、CysC水平及umALB、uAER、uACR、uα1MG、uβ2MG、uNAG、uT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AUC>0.9的指标从高到低分别为uACR>CysC>uα1MG>uβ2MG>umALB>RBP,其中CysC+uACR联合诊断的效能和敏感度最高[AUC(95%CI)为0.994(0.954~1.000),敏感度为1.000].结论:CysC+uACR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高效诊断指标.

    高血压肾损害肾功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RAAS活性及介入术后血压改善影响因素分析

    刘敏黄琦刘凯田丹丹...
    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及介入术后血压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69 例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ARAS组),以1∶2 的比例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入院的 138 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析EH组、ARAS组人口学信息、高血压病程等临床特征,比较EH组、单侧ARAS组、双侧ARAS组的RAAS活性.比较ARAS介入前后肾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AS介入术后血压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ARAS组患者的BMI、合并症比例、收缩压、脉压、血肌酐高于EH组;高血压病程、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钾短/低于EH组(P<0.05).与EH组相比,单侧ARAS组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较高,醛固酮与肾素比值、血钾较低;双侧ARAS组血浆肾素活性较高,血钾较低;与单侧ARAS组相比,双侧ARAS组血浆醛固酮浓度较低(P<0.017).ARAS介入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AS介入术后血压改善与eGFR(OR=0.928,95%CI为 0.875~0.984,P=0.012)有关.结论: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RAAS明显激活;术前eGFR较低的患者更有可能经由介入手术得到血压的改善.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介入治疗高血压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张家友陈丽娟李灿韩少玲...
    385-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 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51 例中,合并医院感染97 例(64.2%).97 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3 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3.7%(72/113)、30.1%(34/113)和6.2%(7/11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三者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二者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化疗后,医院感染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多于无医院感染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少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医院感染组 ACE、Chao1、Shannon指数及OTU丰度均小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结论:MM患者容易合并医院感染,且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衡.

    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