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高等教育
化工高等教育

于建国

双月刊

1000-6168

gjyj@ecust.edu.cn

021-64252403

200237

上海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343信箱

化工高等教育/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反映化工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综合性刊物,其内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密切结合各个化工类校、院、系教育特点和教育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刊物,注重实践性、学术性、信息性,反映化工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辛忠
    1页

    生成式AI热潮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思考

    孙道华林丽芹詹国武田间...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成式AI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在教育和科研情景中的应用现状.经文献对比和案例分析后发现,生成式AI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化学习和提高科研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引发了数据隐私与安全、学术诚信以及责任归属等伦理和法律问题.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各国政府和国内外高校针对生成式AI技术采取的策略和具体实践,并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潜在风险方面提出了借助生成式AI技术提升化工高等教育水平的建议,为AI时代化工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生成式AIChatGPT化工高等教育

    "六位一体"学科竞赛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旭凯郭杏妹曾丽璇
    16-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竞赛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如何依托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高校实践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高校学科竞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的环境学科为例,分析学科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体系融合、竞赛平台建设、赛前培训强化、教师技能提升、反馈机制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六位一体"的学科竞赛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教学体系"六位一体"环境学科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催化原理课程教学探索

    王爱勇丁敏詹望成王丽...
    21-2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成为新时代催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笔者从实际案例出发,围绕绿色化学的原料、产品以及工艺展开分析,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催化原理课程教学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还能提高学生开展绿色催化研究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学生树立绿色工程观.

    绿色化学催化原理案例教学绿色甲醇

    高校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范惠明范雨溪刘开振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政策初衷相比,高校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文章从政策要求出发,总结了高校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6种方式,并构建了相应的影响机制模型,探讨了高校类型和层次、学校态度和战略、政府政策激励和政策协同、省域创新环境等对高校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路径建议.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政策激励政策协同

    个人-情境交互作用下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创新的激励策略

    龚玉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创新是个体与外部情境交互作用下的复杂过程.为了探究其运作方式,并有效激发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力,本研究选取了理工科女性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她们在科研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矛盾冲突往往更为突出.针对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452名女性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内在动机对科研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组织支持感和家庭工作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发挥负向和正向调节作用;积极的外部情境对科研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内在动机水平较高的女性教师的影响较小.基于以上发现,文章从保护自主探究动机与科研冒险精神、构建科研成长组织支持体系、注重激励因素的适用情境等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科研创新行为内在动机组织支持感家庭工作冲突

    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姚磊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存在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性不足、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尚不健全、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融入程度较低、科技金融支持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撑人才强国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应采取推动成果转化孵化、锻造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融入世界创新创业网络、健全科技金融赋能机制等多元化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之地.

    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以福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

    吕秋丰黄艳林起浪林腾飞...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内涵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两者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福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为科学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吴卫泽任树行刘清雅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满足国家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批准设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文章以北京化工大学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设立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介绍该专业的建设实践,以期为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与"五自"质量文化体系的融合实践

    赵基钢刘纪昌查如俊刘蓬...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展的融合"五自"质量文化体系的实践,是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过程.文章系统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与"五自"质量文化体系融合的内涵、实践以及具体成效,论证了实践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强调了专业教师在通过自我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并以专业取得的发展成效验证了融合"五自"质量文化体系的工程教育的有效性,为其他院校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工程教育"五自"质量文化油气储运专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