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管理
化工管理

李建斌

半月刊

1008-4800

cem2005@163.com

010-58650639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中国昊华大厦A座12层

化工管理/Journal Chemic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化工企业管理刊物。主要报道化工企业的改革情况,交流国内外管理理论及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活力,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仪器分析教学探究与实践

    蒋姝邓磊任宴欣刘欧玲...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仪器分析是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旨在培养能从事药物质量检验(QC)和质量控制(QA)岗位、具备参加"化学实验技术"竞赛能力以及达到化学检验员考证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解决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考证、竞赛结果不理想等问题,根据"岗课赛证"的原则对仪器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思政融入等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课岗对接、课赛融通、课证融合"的仪器分析教学新模式。

    仪器分析课岗对接课赛融通课证融合

    数字化教育转型:赋能高职教学,驱动化工人才培养新动力

    李宏峰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教育正面临数字化转型。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教学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该系统在石油化工教学中的优势和对化工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影响。借助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数字化转型推动着化工专业教育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变革,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注入社会智力动能。文章强调个性化学习、数据驱动教学优化等优势及数字教育的活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推动作用,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提升注入新动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学生态教学质量化工人才培养

    科教融汇视角下项目耦合思政在粉体工程教学中的探索

    刘鹏李艳杨炳飞李红超...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之一,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以研究生课程粉体工程为例,针对粉体工程的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特征,以科研项目为统领,将项目研究内容与课程内容深度耦合实施科教融合,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基于BOPPPS采用以项目实验任务为载体的启发-研讨式科研驱动教学模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以期为提高粉体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科教融合启发-研讨式粉体工程思政元素BOPPPS教学改革

    地方民族院校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成效

    龙桂发刘苏妮谭学才雷福厚...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数民族院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和历史发展的限制,其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当前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双一流"和"新工科"的背景下,亟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培养适应民族地区需求的优秀人才。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例,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培养制度、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学术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具备高学术素质以及较强学术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人才。

    民族院校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培养体系

    思政元素融入新能源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

    王小荣李午戊马国艳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概论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深度挖掘课堂理论知识与思政资源的相关性,以"新能源技术专业知识"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中,构建重要知识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思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案例专题研讨、课外交流拓展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新能源概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科学精神创新能力

    化工专业学生成长为"绿色化工"人才的意义与途径

    王彦霖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从根源上减轻甚至消除化工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因此高校培养"绿色化工"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绿色化工的概念并分析了高校培养"绿色化工"人才的现实意义,最后得出了化工专业学生成长为"绿色化工"人才的途径,即化工专业学生应当完善道德与法制思想体系建设、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能力、坚持不懈地提高科研能力、发展跨学科学习模式。化工专业学生要牢记时代要求、终身学习、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才能真正将绿色化工概念融入现实生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工程化工教育工程伦理教育高校人才培养

    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武存喜刘莹王珺霞徐仿海...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成为推动高职化工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如何在网络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将化工职业素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目标,以化学工业发展史、国家重大工程、专家人物事迹和化工领域著名企业等作为课程思政实施载体,系统建设了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思政资源,分享了一些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以期为高职化工类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

    科研人员开发出可实现高效海水提铀的复合吸附材料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60页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检测方法分析

    魏红敏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文章将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消毒副产物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比较当前应用的几种主要的检测方法,对比各方法的可操作性,对方法的选择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分析如何在控制实验室成本(仪器成本)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消毒副产物的含量,为水质检测行业或自来水企业有效分析和检测饮用水水质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饮用水水质

    循环水水质分析和管理

    陈剑江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环水站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冷却装置,广泛运用于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钢铁冶炼等行业,日常运营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水资源。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污,从而实现保护环境和降本增效的目标,循环水的补水要求尽可能减少使用新鲜水。目前主流的循环水补水的节水工艺措施主要有地表水回收再处理产水和污水回收再处理产水,由于这两种水质相较于新鲜水水质较差且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循环水水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文章对循环水水质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提取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循环水回用水腐蚀水质分析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