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环保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化工环保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吴长江

双月刊

1006-1878

hghb.bjhy@sinopec.com

010-59202216;64201560

100013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

化工环保/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中国化工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和全国化工环境保护信息总站联合主办。是中国化工系统唯一的一本宣传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化工环保科研成果和三废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国内外环保信息交流的刊物,也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环保科技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应用领域的核心期刊。主要登载化工、石油化工、煤炭、轻工、冶金、印染、纺织、制药等行业的三废治理工程技术、专论与综述、环保科研成果、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与检测、环保管理、环保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技术、国内外环保发展动态等。被《CA》收录率达90%以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进展

    刘晓丽黄昆明李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是一种天然、丰富、可再生的高碳资源,开发可再生碳资源替代化石能源用于碳基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热解法、水热炭化法、活化法、模板法),及其在能源(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与环境(水体污染控制、土壤改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为促进生物炭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及降解机理研究,生物炭的环境风险评价,生物炭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生物质生物炭结构调控环境能源

    ERT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应用进展

    曹恩伟叶鹏刘璐琦刘朱...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密度电阻率(ERT)技术具有电极布设简单、对探测体无扰动和仪器小型便携等优点,在环境污染调查中备受青睐。本文介绍了ERT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从地下污染物运移规律监测、污染场地调查、垃圾填埋场填埋边界及渗滤液污染调查3个方面综述了ERT技术在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ERT技术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强ERT反演图像解译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侦测精度,实现污染场地时空四维监测。

    高密度电阻率法污染场地监测反演算法电极排列方式

    化工尾气中N2O与其他气体污染物的减污降碳协同净化技术进展及展望

    屈建海陈亚春王碧蓉徐瑞年...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以硝酸、己二酸为代表的化工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温室气体N2O及随之一起排放的NH3、NOx、VOCs等气体污染物的减污降碳协同净化技术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化工尾气中上述单一气体污染物净化技术以及N2O与其他气体污染物协同净化技术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工业化应用实绩,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应致力于提高该技术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抗毒性,构建分子筛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不断推进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进程。

    N2O协同净化催化分解化工尾气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研究进展

    邱霖刘勇江成聂发辉...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基质对传统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从基质的级配和组合、新基质研发、基质改性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和发展现状。指出今后关于基质研究的重点在于:做好不同基质之间的级配、组合;加强对基质材料的研发和改性;开展基质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关注人工湿地对新型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基质材料。

    人工湿地基质污染物去除

    2025年《化工环保》(双月刊)征订启事

    36页

    废电路板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汪盛李亮刘煦晴黄运正...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电路板作为电子废弃物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合理资源化利用对缓解资源短缺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对废电路板的组成进行分析,综述了其中金属及非金属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预处理方法(机械物理法)、主体回收方法(热处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新兴回收方法(超临界法)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各种方法在不同资源回收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废电路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废电路板资源回收提供借鉴。

    废电路板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

    土壤与地下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污染现状与修复进展

    林韦翰杜欣如张海兵刘云遏...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难降解化合物,在工业品和消费品中应用广泛。PFAS具有多种毒性,可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土壤与地下水中PFAS的来源、迁移途径和污染现状,详细介绍了各项土壤与地下水中PAFS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土壤地下水修复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甲基吡啶废水的性能及机理

    朱春申王自如徐欣胡俊...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3-甲基吡啶(3-MP)为模型污染物,构建了双室MFC,研究了其对含吡啶类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性能及机理。经3-MP驯化后MFC阳极生物膜厚度达40 μm,红假单胞菌属、戈登式菌属、水杆菌属、德沃斯氏菌属、金黄杆菌属、微杆菌属、细粒菌属、慢生根瘤菌属、申氏杆菌属、湖沉积杆菌属、假诺卡氏菌属等功能菌显著增加。MFC在64 h内可完全降解120 mg/L 3-MP。当3-MP质量浓度为30 mg/L时,48 h后C元素矿化率达69。4%,N元素主要转化为NH4+和NO3-。采用Haldane模型进行3-MP降解动力学分析,最大降解速率、半饱和常数、抑制常数、最大比降解速率分别为3。5 mg/(L·h)、59。9 mg/L、201。0 mg/L和0。58 mg/(L·h·cm2)。通过中间产物分析推测3-MP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降解,一是吡啶环上甲基的氧化,二是中间体1,4-二氢-3-甲基吡啶的双键裂解。

    微生物燃料电池3-甲基吡啶微生物群落动力学分析降解途径

    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技术净化有机胺废气

    汪鹏王学海刘思佳李宝忠...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制的整体式蜂窝状Cu-Mn-Ce催化剂与FN-2型V-W/Ti脱硝催化剂级配组合,考察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工艺对有机胺(乙醇胺和乙二胺等体积混合)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10 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2 000 mg/m3、反应温度260℃时,在Cu-Mn-Ce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胺的非甲烷总烃转化率为96。4%,副产物中NH3和NOx的选择性分别为13。67%和14。52%,二者的摩尔比接近于1;在催化氧化段体积空速6 250 h-1、催化还原段体积空速1 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1 000 mg/m3、反应温度260~280℃的条件下,经耦合工艺处理后,有机胺的非甲烷总烃转化率接近100%,反应器出口NH3和N2O未检出,NOx的选择性低于0。5%。

    有机胺废气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反应Cu-Mn-Ce催化剂

    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载铁效果分析

    张新庄马天奇王丹丹南蓓蓓...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弃炭渣(WCR)为碳源,以水溶性铁盐和固体铁粉为铁源,采用液相浸渍法和固相球磨法制备了铁碳复合材料(ICM),采用SEM、TEM、EDS、XRD、XPS等手段表征了不同ICM的载铁效果,并优化了ICM的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使WCR与铁源有效结合;液相浸渍法所制得的ICM中Fe以Fe2O3、Fe2+、Fe3+等形态均匀附着,但缺少高活性零价铁(ZVI);固相球磨法所制得的ICM中Fe以Fe单质、FeO、Fe2O3、Fe2+等形态存在,并呈现不同元素间的融合,但球磨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大量细颗粒物会对Fe与C之间的融合造成掩蔽;减少Fe源粒径并添加Fe3O4助磨,球磨24 h后,可获得粒度均匀、高效融合、富含Fe2O3的ICM;采用液相浸渍—热解法,可获得纳米Fe球状物(n-ZVI和/或n-FeSx)与C残渣复合物紧密结合的ICM。

    铁碳材料浸渍球磨高温热解微观形貌物质组成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