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设计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

粟好进

双月刊

1003-6490

hgsjtx@263.net

0731-85603960 (0)13974864498

410007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化工设计通讯/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设计、科研、生产、建设、技改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主要特色:以化肥及相关产品为主,兼顾无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及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项目信息报道等。主要栏目:设计总结、应用探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三废治理、项目信息、学术探讨、产品广告等。本刊为季刊、大16开,每期定价8号,全年32元。可到本单位报刊征订处或当地邮局订购。错过邮局订阅机会的读者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单备索。欢迎订阅!欢迎来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沈阳理工大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唐祝兴刘妍佟晓丽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沈阳理工大学通过产教融合的措施,促进了校企之间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发展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了大学培养人才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和要求融入其中,可以使"产教融合"的内涵得到更深的理解,拓展了"产教融合"的维度,提高了大学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有效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实践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推荐一个应用型综合实训项目

    李艳高美娟杜松山
    69-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个应用型综合实训项目,本实训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为载体,涵盖了煤焦油样品制备、样品定性、定量分析全过程.既能让学生了解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分布及应用等当前化工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又能让学生熟悉超声波技术、标准曲线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的相关原理及操作,可作为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煤焦油酚类物质应用型综合实训项目

    超星学习通辅助新药设计与开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铁珊珊孙建瑞伍家发田萍萍...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药设计与开发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在线教育平台,构建相应的教学资料、答疑讨论、课程作业模块,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情况.经实践证明超星学习通辅助新药设计与开发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求知欲,改善了教学效果,以期为新时代教学实践提供一种思路与参考.

    新药设计与开发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

    基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背景下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邱燕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化工专业与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掌握化工专业英语已成为化工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亟需进行教学改革.该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旨在探讨如何在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中应用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以及如何加强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在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借助其优势来改善教学效果.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化工专业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固体表面润湿性

    鲁聪颖徐昕怡袁振宇仲非...
    79-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体表面润湿性是物理化学课程界面化学部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设计不同亲/疏水性的液滴与羟基化二氧化硅表面吸附模型,通过分析铺展过程中的接触角、界面能及径向分布函数,并利用VMD软件将铺展过程可视化呈现,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固液界面的润湿性能.将理论与计算化学方法融入教学设计,不仅开阔学生科研视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计算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物理化学接触角润湿性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秦云孙文强陈军伟戎欣玉...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工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化工原理的特点,剖析了目前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凸显出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衔接不紧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模式单一、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单一的现状.为了推进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提高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明确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的目标,并基于此构建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支撑矩阵图,初步探索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与评价机制,以期为工科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参考.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

    喀什地区城乡高二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彭卓梅陶海燕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了解当下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和学业质量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择喀什地区城市和乡村中学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喀什地区城乡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和学业质量水平的达成情况,分析城乡学生在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主要差异.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在化学核心素养发展上都有待提高,同时城乡学生在化学核心素养不同方面的发展上确实存在差异.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缩小城乡化学核心素养发展差距,促进喀什地区学生的发展.

    喀什地区化学核心素养抽样调查城乡比较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实践——以"应用球棍模型判断有机物共线共面问题"的教学为例

    刘红梅江灿燕
    90-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物原子共线共面问题"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具有较强的空间推理性.为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有机物分子的实际空间构型,掌握有机物原子共线共面问题的一般规律,设计了教学实践活动.以"应用球棍模型判断有机物共线共面问题"的教学为例,采用球棍模型探究教学,实现了从球棍模型到思维模型的建构,学生通过分析推理以及模型佐证,认识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决定有机物空间结构本质,建立了认知模型,并能自主运用该模型迁移解释化学现象、揭示化学本质,从而突破了有机物空间结构学习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

    有机化学共线共面模型思维核心素养

    碱熔-阳离子交换-HG-AFS测定多金属矿中的痕量硒

    左云陈玉娇
    94-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分析测试多金属矿中痕量硒的含量.通过过氧化钠高温碱熔样品,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铜、铅、钴、锌等过渡元素的干扰,酸化还原后经原子荧光光谱仪分析测试.硒检出限为0.0046 μg/g,检出下限为0.0183 μg/g;GBW07367、GBW07368、GBW07369三件多金属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的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70%、3.56%、2.86%,均小于10%;三件多金属矿物实际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5%,3.56%,2.20%,均小于10%.该方法结果准确性和精密度好,适合多金属矿物中的痕量硒的分析测定.

    碱熔阳离子交换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多金属矿痕量硒

    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性能分析

    高悦齐轩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对催化剂性能分析.方法:制备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比表面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催化活性等测试.结果:随着煅烧温度的不断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催化剂在400~500 nm波段可见光区域内具有光催化活性;随着煅烧温度的逐步提升,催化剂降解能力逐渐增强,直至400℃时达到最佳状态.结论: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在400℃温度煅烧下的各项性能最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将这一温度作为最佳煅烧条件.

    氮掺杂TiO2降解性能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