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设计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

粟好进

双月刊

1003-6490

hgsjtx@263.net

0731-85603960 (0)13974864498

410007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化工设计通讯/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设计、科研、生产、建设、技改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主要特色:以化肥及相关产品为主,兼顾无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及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项目信息报道等。主要栏目:设计总结、应用探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三废治理、项目信息、学术探讨、产品广告等。本刊为季刊、大16开,每期定价8号,全年32元。可到本单位报刊征订处或当地邮局订购。错过邮局订阅机会的读者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单备索。欢迎订阅!欢迎来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物炭对Y3+的吸附性能研究

    和松刘晶静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为探寻不同生物炭对钇离子(Y3+)高效吸附的条件,以污泥炭(WBC)、猪粪炭(ZBC)和稻壳炭(DBC)3种生物炭以及Y3+为研究对象,采用吸附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物炭添加量为1.5 g、溶液pH>5时的环境最适于对Y3+的吸附,同时最为经济、吸附效率也最高,温度、初始浓度对Y3+吸附有显著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表明该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该研究为稀土Y3+吸附提供合适吸附剂和最佳条件,为离子型稀土矿区矿后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生物炭稀土钇离子吸附

    类Fenton-PAC耦合工艺应用于氨肟化废水预处理研究

    刘丹阳
    93-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氨肟化废水可生化性差和粉末活性炭(PAC)致使MBR膜污堵问题,改进PAC施用模式,降低了PAC流失,同时提高了预酸化工序预处理效果和废水可生化性.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AC可吸附降低氨肟化废水COD,去除率随PAC投加量增加而提高,PAC对小分子量的丙酮肟去除效果最好.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类Fenton-PAC耦合下,主要是环己酮肟被氧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并被PAC吸附去除;此外,吸附后的PAC可在一定程度上氧化再生、重复利用.类Fenton-PAC去除COD的主要原理为·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和吸附网捕.

    类Fenton活性炭氧化吸附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研究进展

    张文龙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CO2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而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为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具有广泛的用途.作为"碳载体"和"氢载体",甲醇可以促进氢能的产业优化,解决氢气难运输、难储存的问题.此外,甲醇还是高价值化工产品和生活产品的基础原料,如甲醛、醋酸等.液相甲醇的应用潜力巨大,它是将氢能用于交通、电力、工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的重要媒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液相甲醇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综上所述,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是二氧化碳资源化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因此,加强相关研究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化碳甲醇

    UV固化油墨中光引发剂效率的优化及其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王立江程祥峰徐立宣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UV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UV固化油墨的性能优化成为研究热点.光引发剂作为UV固化油墨的关键组分,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油墨的固化速率和效果.旨在探讨UV固化油墨中光引发剂的效率优化方法,并分析其对固化速率的影响,为UV固化油墨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UV固化油墨光引发剂效率优化固化速率

    基于锂电池制造工艺及质量检验过程的研究

    刘佳萌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锂电池结构组成研发的了解,理论优化锂电池当前大部分生产工艺所用工序分步技术,基于对锂电池质量检验流程的了解提出可实操性且提高准确性的细化检验步骤.对现有模型及工艺进行统合,对比其异同并互补改良优化.通过将宏观组备及微观界面筑构与调控结合的方式,提高电池储电性能以及改善续航系统.

    锂电池电极材料电解质生产工序市场

    锂电三元前驱体工艺设计要点控制研究

    陈刚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电池材料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材料的关键性材料之一,三元前驱体是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上游材料.在三元前驱体工艺设计中,关注重点工艺控制条件、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铜铁锌等异物引入的防护措施、工艺智能化设计,优化设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锂电池行业的发展.

    锂电三元前驱体重点工艺控制条件废水处理工艺铜铁锌等异物智能化

    保留MgO模板的碳基纳米笼构建新型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杨际源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 MgO 为模板原位合成的碳基纳米笼作为载体,利用其比表面积大、具有丰富且多级的孔道结构等优良性能,以Fe为催化活性中心,构建出以碳基纳米笼为载体的新型Fe基费-托合成催化剂[1].通过在微型反应器中评价其催化性能,从而对MgO颗粒进行部分保留后的 Fe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特性进行表征,以对此种合成策略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费-托合成铁催化剂碳纳米笼

    煤基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的发展现状

    魏启启郭杨昭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石油危机的逐渐产生以及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高效利用我国现有的煤炭资源并且积极开发新的能源体系和化工产品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制合成气(CO+H2)再制取低碳醇(C1-C6)是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从煤基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载体和助剂的发展动态进行综合论述和讨论.

    煤基合成气低碳醇催化剂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核能综合利用上的应用研究

    李烨刚
    117-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能源与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探索高效且可持续的能源与水资源利用方式成为当务之急.聚焦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与核能综合利用相结合,旨在探索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模式,以应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双重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核能供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可提高能效、减少化石燃料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降低水的黏度,优化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反渗透海水淡化核能能源消耗

    乙醇项目中C0提取方案分析

    杨琛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合成气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化工产品已成为行业趋势.在利用合成气生产乙醇、乙二醇等产品时,CO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之一.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如何经济高效地获取CO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一氧化碳变压吸附深冷分离膜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