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时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时刊
化工时刊

肖国民

月刊

1002-154X

bianji@chemintimes.com

025-83794956;83791001

210096

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五五楼四楼

化工时刊/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Tim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1991年取得国内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迄今已18年正常出版204期。18年来共组建了四届编委会,两届理事会。编委会共54人,(顾问7人,委员4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双院士1人),博导、教授48人。地区覆盖北京、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湖南、甘肃、浙江、江苏11省及香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邵礼书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对该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也亟需提高。作者针对农林高校林业工程专业学生在"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能力、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方式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也为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改革借鉴,契合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

    林业工程生物质能教学特色评价方式

    江苏集韧聚氨酯复材项目投产

    中化新网
    57页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何紫萌曹景沛岳晓明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这门课程和实习、毕业设计这些实践类课程充分结合,把实习企业的工程问题或实际生产流程作为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进行分析和优化,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用化工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可以高效培养学生使用化工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计算模拟

    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试点

    秦冬玲顾学红任晓乾沈海霞...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社会急需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作者分析了在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培养中,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并以化工设计方向的专业硕士培养为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工程实践与创新双向嵌入式培养模式

    以煤化工为特色的"化工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

    孟献梁褚睿智吴国光万永周...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疫情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遭受极大的挑战,学生很难依靠现有的资源达到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尤其是以煤化工为特色的"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型任务;另外受限于疫情以来学生状态回升缓慢,学习能力下滑,依靠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效果不佳。作者以煤化工为特色的"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了一种线上慕课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线上课程的多样性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学生成绩、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为进一步提升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教学变革提供了思路。

    化工原理煤化工慕课教学模式

    基于"专创融合"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白红娟陈静刘文举朱春山...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专创融合建设改革探索,以期为其他同类课程开展"专创融合"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专创融合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化工热力学"与基础课程融合促进

    邸婧盖希坤吕鹏陈舒瑶...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作者针对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高度关联,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的问题,在课程前将涉及的其他先修课程内容知识点对应的课件、视频等资料发布到学习平台上供学生复习回顾,以促进本课内容的学习;结合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的特点与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改进现有考核机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专业核心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先修课程

    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在"化工分离工程"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

    平丹韩光鲁杨许召张盈盈...
    78-8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考核方式单一、过程性评价缺乏等问题,基于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教学-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动态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及课程自身特点,本研究以本科院校"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为例,开展了包括考核方式、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在内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实效性的教学成果,从根本上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工程教育模式下的优秀工科生具有积极意义。

    工程教育认证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化工分离工程

    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课程改革的初探

    关意佳郭慧曹伟杰张文艳...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作者所在课题组合成的螺吡喃(SP-COOH)为例,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共享平台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探索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课程的改革。结合理论知识,讲解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结构、仪器操作步骤、SP-COOH图谱的解析,使学生掌握核磁共振波谱图的测试方法和MestreNova软件解析图谱的方法。该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充分发挥核磁共振波谱仪在服务教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核磁共振波谱仪实验课程改革大型仪器设备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至枣阳段全线105条隧道全部贯通

    中化新网
    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