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化工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化工研究
当代化工研究

月刊

1672-8114

hgzjt@chemall.com ;hgzjt@126.com

82032944-1020

100011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当代化工研究/Journal Modern Chem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的国内唯一的主要报道化工中间体的国家级专业期刊,其兼顾上游化工源料和下游精细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本刊全面、系统地报道国内外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工的生产、市场、建设、规划、科技开发、供求进出口、价格、上下游产品的专家论文、信息发布和产品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锂离子电池铁木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刘天天吉升升崔承珺杨世文...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铁木为原料,经过碳化和石墨化处理制备出具有较好石墨化程度的生物质石墨材料,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进行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 2800℃石墨化处理,该材料的碳层间距为 0。338 nm;拉曼峰值比R值为 0。29;含有大量以 2。24 mm、3。2 nm为中心的介孔。在 0。05 A·g-1 的电流密度下循环 100 次后其可逆容量仍保持在 340。4 mAh·g-1,并且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储锂性能,有望以低成本生物质基石墨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碳基材料电化学性能

    Y214超低渗多层系油藏沉积特征研究

    杨华韩明沈骏峰曹耀平...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多层系油藏具有低渗透、层系结构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为提高Y214区块油藏开发效益,通过岩心和测井录井资料对该地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长 4+5 和长 6 储层的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三种沉积微相。研究区砂体的平面分布受控于沉积微相,顺物源方向的砂体连通性好,在差异压实作用下发育近东西向的鼻状隆起。Y214区块的沉积特征研究对该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相砂体展布

    煤层群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魏启明胡亚军张海龙杨宗泉...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煤层群下煤层工作面开采矿压规律,以石槽村煤矿 221001 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与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下煤层工作面来压特征。研究表明: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 45。4 m,应力峰值为 31。4 MPa,周期来压步距为 25。1 m,来压应力峰值为30。5 MPa,工作面顶板下沉量为 4。1 m。2。当工作面位置距离测点处超过 80 m时,巷道表面位移量几乎为 0;当工作面距测点 50 m范围内,巷道表面位移量陡增,直至测站15 m范围内,超前支承应力达到峰值状态。

    煤层群下煤层矿压显现超前支承压力

    基于HPLC-MS/MS的水体与土壤中多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研究

    胡凌霄应红梅林欢冯加永...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准确检测对于评估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基于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水体与土壤中多类抗生素同步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检测参数,结合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实现了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高效分离与超痕量检测。方法检出限达到pg/L级水平,线性范围为 0。1~500μg/L,加标回收率为75。8%~95。7%。

    HPLC-MS/MS水体土壤多类抗生素

    地下开采对地表构筑物形变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评价

    覃星朗郑攻关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揭示地下开采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针对安徽某硫金矿房柱法开采,采用FLAC3D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5 m以上矿体回采结束后地表位移,实现了对矿区移动带内保护对象区域及位移变化明显区域的变形值计算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工区地表最大变形及曲率出现在水泥仓、办公楼和泵房所圈范围内,地表位移总体满足安全要求,相关研究手段为同类矿山提供良好借鉴。

    地下开采金属矿地表形变数值模拟安全评价

    分子筛与多孔聚苯乙烯孔径的核磁共振冻融法表征

    王鑫王梦娜廖梓涵董坚...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冻融法是当前研究材料内孔径结构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分子处于限域环境导致的熔融性质差异,结合核磁共振的高度敏感性,能对材料孔结构进行精准的分布分析。相较于传统的氮气吸附法与压汞法,核磁共振冻融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使用低场核磁共振纳米孔径仪对分子筛SBA-15 与多孔型聚苯乙烯进行冻融条件下的孔径测试,分别得到了孔径分布曲线,占比最高的孔径分别为3。8 nm与140 nm。NMR冻融测试法可以成为表征材料孔径的基础方法之一。

    核磁共振多孔材料聚合物低温孔隙率测定法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与抗冰冻性能的关系研究

    徐颖董坚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些化合物的周围不可冰冻束缚水在低温条件下可以保持液体状态。利用量热法对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水溶液进行测定,确定聚合物周围的不可冰冻束缚水的含量,发现最高的为 74。97 g水/100 g聚合物,与聚合物结构单元结合的不可冰冻水分子数为 4。62 个。最低的束缚水只有 30。02 g水/100g聚合物,其抗冻性能较差。此聚合物的抗冻性能随分子量而变,分子量是影响其作为抗冻材料的一个重要因素。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可冰冻束缚水示差扫描量热法

    电流密度对无氰电镀铜镀层组织形貌及结合力的影响研究

    李玮儒孙涛沈以赴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无氰镀铜镀液LD-5101M,研究了电流密度对铁基镀铜层组织形貌及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电流密度不利于镀层成形,当电流密度为 1 A/dm2 时,镀层表面结晶最为细致,晶粒尺寸较为均匀,进而在宏观上表现出镀层表面更加光滑平整;界面附近元素充分扩散及加在试片上的阴极电位使试片被还原成活化态是镀层具有良好结合力的主要因素。

    无氰镀铜电流密度组织形貌结合力

    电石渣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法制样条件的实验研究

    李霞刘显丽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对电石渣成分进行测定时,熔融法制备电石渣样品的过程会对测试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熔融法制样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对于样品粒度、氧化剂、熔剂和稀释比等实验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优化实验步骤,提高样品熔解、成型效率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样品粒径在 200 目以上,电石渣样品经高温灼烧后,使用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混合熔剂、选择稀释比为1:10的条件下进行熔样,获得的样品成型效果好。

    X射线荧光光谱(XRF)熔融法制样电石渣

    尿素掺氮与KOH活化对污泥炭催化活性研究

    季鸿先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市政污泥为原料、尿素为氮源制备污泥炭,开展常温催化氧化NO脱硝实验,探究尿素掺氮与KOH活化对污泥炭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KOH最佳添加比例和尿素最佳添加时段;制备了 700℃下在炭化、活化中、活化后 3 个不同时段掺氮及不同KOH添加比例的污泥炭。结果表明:在温度为 700℃、污泥与KOH比例为 3:1 时,炭化阶段掺氮制得样品NCK*(3:1)-7,表现出最高的脱硝效率为54。7%,较未添加KOH污泥炭提高 18。3%;尿素掺氮与KOH活化在污泥热解过程中相互影响;尿素与KOH均通过增大材料比表面积、丰富孔隙结构来提高催化性能。

    污泥炭催化掺氮KOH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