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Devine术联合阴茎阴囊角成形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临床价值分析

    顾小玻黄春雷施嘉浩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Devine术联合阴茎阴囊角成形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的64例隐匿性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改良Devine术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阴茎阴囊角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阴茎长度、术后延长长度、术后包皮水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包皮水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阴茎长度和术后延长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6/32),与对照组的25.00%(8/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680).结论 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改良Devine术联合阴茎阴囊角成形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成效,增加阴茎长度,对提高术后外观满意度和整体效果具有优势,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改良Devine术阴茎阴囊角成形轻型隐匿性阴茎阴茎长度并发症治疗效果

    氢吗啡酮联合舒芬太尼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永强
    5-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联合舒芬太尼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喀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氢吗啡酮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各生理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T0)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插管时(T1)、插管5 min(T2)、拔管(T3)和术毕(T4)时,研究组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理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h、6 h与24 h时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17%(3/58)相较于对照组的17.24%(10/5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给予氢吗啡酮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氢吗啡酮舒芬太尼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生理应激不良事件

    人造血管和自体血管移植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袁凯平杨业辉谢广中梅林军...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移植用于创伤救治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80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应用血管移植材料的不同分组,分成人造血管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健侧大隐静脉或其他静脉显微吻合,人造血管组给予人工血管显微吻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移植物通畅率.结果 人造血管组移植吻合时间与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造血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随访3个月人造血管组移植物通畅率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结论 在创伤引起的血管损伤救治中,应用人造血管移植方式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移植物通畅率高.

    创伤救治血管损伤血管移植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移植物通畅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王贺孙合辰马丽敏张兆伟...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0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参照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于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CD4+(55.61±2.20)%高于参照组(50.89±2.14)%,观察组CD8+为(36.09±1.52)%低于参照组的(39.04±1.61)%、观察组CD4+/CD8+(1.28±0.20)高于参照组(1.1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2、10.320、3.304,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可以降低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免疫功能安全性不良反应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对NT-proBNP、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陆颖王伟伟
    17-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和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规律治疗的PD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NT-proBNP、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5.36%(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4,P=0.048).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Scr、eGFR水平提高,尿素氮水平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D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施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NT-proBNP水平的改善,同时不会对患者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腹膜透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心功能不全疗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血肌酐

    泮托拉唑+注射用血凝酶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王成文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施以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n=40)施以泮托拉唑+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凝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注射用血凝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凝血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血凝酶炎症因子

    宫腔镜手术配合术后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对月经状况和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蒲雯婕孙薇康筱珊马娟文...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配合术后孕激素治疗的效果及对月经状况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量、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评分,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月经量比对照组少,且月经期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ER表达评分低于对照组,PR表达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4,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开展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孕激素类药物(地屈孕酮)加强治疗,能够调节ER、PR水平,改善月经状况和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高,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孕激素月经状况复发率

    比较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孙延明张继鑫徐庆康
    30-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26±1.27)分,低于对照组的(11.87±1.34)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5、5.515、7.552,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佳,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良好.

    脑出血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安全性

    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在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

    陈兴斐徐先栋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疝气中应用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失血量、单侧或双侧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1 d、7 d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单侧或双侧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1 d的IL-6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7 d的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3%(8/38)]低于对照组[21.05%(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P<0.05).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气患儿通过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治疗,有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且有效减少感染发生,有利于后期机体恢复.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注水分离腹膜法小儿疝气手术指标

    立体定向微创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常健魏钰入龚光辉刘金辉...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75例.联合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结合尿激酶疗法,常规组予以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得分、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得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血肿消失时间、血肿旁水肿面积均优于对照组,首次清除血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1/75),低于常规组的9.33%(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4,P=0.029).结论 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血肿严重程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立体定向微创尿激酶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