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朱琦琦

双月刊

1006-2009

HJJS@chinajournal.net.cn

025-83701931

210013

南京市虎踞路175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ournal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创刊,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25日出版,以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科研、环境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教师及其他环境科技工作者为服务对象,从多角度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祁闯陆继来王国祥张利民...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太湖流域现状和生态治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恶劣、藻华防治形势严峻、生境破碎程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系统依然脆弱等.梳理了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和目标,根据"精准防控、控源减污、生态扩容"系统治理思路,针对山水林田湖草6个要素,分别提出构建矿山修复与复绿、蓝藻防控与处置、水源涵养林建设、农业控源与治污、湿地改造与保护、湖滨岸带消纳圈等重点工程,统筹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治理太湖流域

    欢迎订阅2025年《环境科技》杂志

    6页

    新形势下苏南太湖流域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张姗姗张磊陈婷苏丽娟...
    7-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梳理了苏南太湖流域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合集聚力度有待加强、准入门槛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转型发展的激励政策欠缺等方面,提出了制定国内领先工艺技术标准、强化印染专业园区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加强创新激励政策引导等高质量发展建议.

    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苏南太湖流域

    海绵城市设施运行阶段碳排放核算及碳减排路径分析

    李昊天汪永丰郭玮陈军...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绵城市池州市为例,基于遥感土地覆盖数据结合现场实测及部门统计数据,明确各项海绵设施的碳排放与碳减排过程,运用碳排放因子法从径流削减、污水净化、绿地水体碳减排3个路径分析6种海绵设施的碳减排量,构建适用于城市尺度的海绵设施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单个海绵设施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核算.结果表明,3大减排路径中,径流削减碳减排量为1 255 953.30 kg,污水净化碳减排量为785 223.90 kg,绿地水体碳减排量为26 354 920.00 kg.区域净碳减排量为27 004 472.65 kg,碳减排主要来源于绿地、水体的固碳作用.

    碳排放核算碳减排路径海绵城市设施运行池州市

    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重金属环境容量

    穆耶赛尔·麦麦提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艾提业古丽·热西提王维维...
    18-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新疆焉耆盆地采集67组地下水样品,测定Cd、Cr、Cu、Mn、Ni和Zn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法和地下水环境容量指数(Qd),分析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及环境容量特征.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地下水中Cr、Cu、Mn和Zn等4种重金属平均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标准限值,Cd和Ni平均值分别为Ⅲ类标准限值的1.40倍和1.15倍.研究区地下水中各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Mn>Cd>Ni>Cr>Zn>Cu,均呈无污染.地下水中重金属PLI变化范围为0.30~0.57,平均值为0.39,呈无污染.研究区地下水中6种重金属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u>Zn>Cr>Mn>Ni>Cd,Cu的环境容量最大,Cd的环境容量最小.研究区地下水中6种重金属环境容量空间分布格局各不相同.

    地下水重金属环境容量空间分布焉耆盆地

    碳中和目标下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研究

    邓元杰罗洎张晓龙易小波...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遥感、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对四川省2002-2018年间县域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林业生态工程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植被碳汇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 737.56 g/(m2·a)增至1 836.89 g/(m2·a),年均增速达0.34%;在空间分布上,植被碳汇高值集中在川西南山地地区,低值集中在川西北高原地区;在趋势变化上,全省县域的植被碳汇整体呈增长趋势.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地区是林业生态工程实施重点地区,累计造林面积占比分别为61.44%和26.02%.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能显著促进植被碳汇的增加,并存在时滞效应.此外,人均GDP、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对植被碳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密度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碳中和目标林业生态工程植被碳汇多重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四川省

    基于博弈理论组合赋权的沱沱河流域模糊综合水质评价

    宋玉庭蒋名亮徐力刚牛海林...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6-9月对沱沱河流域的6条主要河流布设6个监测点,监测23项水质指标并作评价,结果显示,10项指标检出,13项指标未检出,水质基本优于地表水Ⅱ类.根据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建立评价因子集,基于博弈论对熵权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进行优化组合,构建博弈理论组合赋权的水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水质评价,运用综合评判指数量化水质等级.结果表明,流域内高锰酸盐指数(I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等指标是水质主要影响因子,2021年6-9月沱沱河流域水质良好,6条河流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均在Ⅰ~Ⅱ类之间.

    水质博弈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沱沱河流域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杨艳梅黄义忠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DPSIR框架构建包含年降水量等14个指标的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法和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对2009-2019年丘北县水资源脆弱性和发展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驱动力层和压力层的脆弱性呈明显恶化的发展态势并有持续的趋势,影响层虽然总体呈好转态势但未来可能恶化,状态层和响应层发展态势较稳定,未来需要密切关注驱动力层、压力层和影响层的发展态势;丘北县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水资源脆弱性分别为轻度脆弱、中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整体脆弱性等级较高,且整体发展呈恶化态势,水资源脆弱性问题不容乐观.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DPSIR模型集对势模糊集对分析法丘北县

    欢迎订阅2025年《环境监控与预警》杂志

    41页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鲁斐耀苏杨刘健桂峰...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浙江近岸海域47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以及样品中6种元素(Cu、Pb、Zn、Cr、Cd和As)和总有机碳(TOC)的分析,探讨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总体上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6种元素具有相似来源,与沉积物平均粒径和TOC均呈正相关性,且细颗粒泥质沉积物和TOC分别是导致其富集累积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因素;6种元素的地累积指数较低,重金属污染总体上处于轻度水平;6种元素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d>As>Pb>Cu>Cr>Zn,总体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轻微;地累积指数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表现为向岸海域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远大于离岸海域.

    重金属分布特征生态风险评价相关性分析表层沉积物浙江近岸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