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技术
环境技术

康志萍

双月刊

1004-7204

gzhjjs@126.com

020-32293720

510663

广州市科学城开泰大道天泰1路3号《环境技术》编辑部

环境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导电工电子机械产品环境条件分类、环境试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和评价技术;报导备种环境条件对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特征的影响、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成果,机电产品环境防护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报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环境技术的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及工作动态和国外有关科技信息;报导国内外标准化工作、EMC技术、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维护等有关环境技术的文章,有关新颖环境防护材料、工业技术开发的专题介绍、市场信息、专题讲座和行业技术活动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随机环境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接入充电负荷分层优化控制

    冯文华
    78-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面临不确定的充电需求、充电资源波动和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变化等挑战.为此,本研究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和基于模糊控制的充电负荷调度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等效负荷峰谷差、配电网总损耗和用户充电费用等多个目标,通过优化策略寻找电网和用户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利用模糊控制来处理复杂的充电需求和功率变化,将其转化为模糊集合,并根据模糊规则进行充电功率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系统利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这项研究对于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提高充电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和模型,并结合智能电网技术,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在随机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充电负荷随机环境优化控制

    动车组蓄电池线缆环境特性及寿命评估研究

    安晓娜王聪聪张世欢范占贝...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大量线缆服役周期到了次轮四级修的时间,同时其外观性能检测未有异常.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已经服役的电线电缆进行可靠性及寿命研究,为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线缆的工作环境是影响其寿命及可靠性的关键指标,按照线缆工作环境选择关键应力进行可靠性评估才具有较高的置信度.本文首先分析蓄电池供电线缆工作环境和蓄电池线缆的失效机理;随后,基于失效机理、工作环境设计线缆的可靠性及加速寿命试验方案;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依据线缆的加速寿命模型,对线缆进行可靠性寿命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热应力条件下是能够加速线缆的绝缘老化的,经过计算服役达到次轮四级修的线缆剩余寿命为17.4年.

    线缆失效机理寿命

    阻抗不匹配对乘用车EMC传导发射测试结果的影响评估

    何德业杨培洲郭锦添孙志颖...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按GB/T 40428标准进行车辆沿AC电源线的射频传导发射测试时,根据GB/T 6113.402标准给出的影响电源端传导发射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接收机的读数变化,人工电源网络与接收机之间线缆的衰减,人工电源网络的电压分压系数,接收机的修正,人工电源网络电压分压系数频率内插,人工电源网络与接收机之间阻抗的失配,人工电源网络的阻抗不理想,电源骚扰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本文主要研究人工电源网络与接收机之间阻抗失配对车辆沿AC电源线的射频传导发射测试的结果影响.研究表明人工电源网络与接收机之间阻抗失配会对车辆沿AC电源线的射频传导发射测试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为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推荐在人工电源网络与接收机之间增加 50 Ω阻抗匹配网络.

    阻抗不匹配电磁兼容车辆电源端口传导发射

    舰载装备盐雾试验条件的剪裁

    史亮田娜陈夏燕李满满...
    99-10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雾试验是一种加速试验方法,对被试件耐受海洋环境腐蚀能力起到筛选验证和检验考核的作用.舰载装备局部安装环境有所不同,使用相同的盐雾试验条件显然无法科学考核舰载装备的耐腐蚀能力.本文通过对舰载装备所处的海洋环境和局部安装环境进行分析,对比现行盐雾试验条件,提出了舰载装备处于三类典型安装环境时的盐雾试验条件及试验合格评定标准,可为舰载装备盐雾试验条件的剪裁提供参考.

    海洋环境舰载装备环境试验盐雾试验条件

    线束端子和紧固件搭接腐蚀性能的研究

    李经奇陈敏娟谢丽丽沈洋...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循环腐蚀试验和整车强化腐蚀试验对线束端子和紧固件连接位置的电偶腐蚀行为展开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线束端子和镀锌镍紧固件之间容易发生电偶腐蚀,且循环腐蚀试验和整车强化腐蚀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较好,而中性盐雾试验的相关性较差,且镀锌镍和线束端子搭接不会造成由于电偶腐蚀导致的整车功能失效.

    电偶腐蚀线束端子紧固件相关性

    电能路由器电气安全风险解析与关键试验研究

    陈苏声谢磊雷王婷婷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能路由器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备,但尚无对于其电气安全方面的测试标准.本文对于电能路由器风险源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解析;重点针对电气安全列出了安全检测项目和指标,给出了电能路由器的测试系统,并根据应用场景制订了测试工况.

    能源互联网电能路由器电气安全直流配电

    基于匹配追踪的信号去噪方法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蒋柏峰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的信号去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信号、噪声与原子库相关性大小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相关性大小要用内积来衡量.当信噪比较低、信号长度有限时,内积不再准确反映相关性大小,去噪方法的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失效.该文首先介绍了此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信噪比、信号长度对相干比阈值及去噪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信号去噪匹配追踪相干比内积

    高速互连PCB的材料电磁表征方法研究

    陈辉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加,对高速互连的信号完整性设计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在高速通道设计的各个方面中,我们通过对现有的方法进行综述来着重介绍准确的PCB材料电磁表征这一关键问题,并对于提取PCB材料特性,如介电常数、损耗正切以及铜表面粗糙度的各种方法进行分类.首先,这些方法分为两大类:①对原始介质材料进行表征的技术;②适用于一般由玻璃纤维和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PCB材料的表征方法.在每个类别中,简要描述了几种常用技术,并进行了优缺点的比较和讨论.基于传输线的方法的挑战和局限性在这里尤为重要,因为相关的材料特性提取程序在工业中已经是常规操作.此外,特别是在数十吉赫兹的频率范围内,典型铜箔表面粗糙度对准确材料表征的影响也被考虑.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和比较提供PCB材料表征方法的全面概述和分析.

    因果关系介电常数损耗正切材料表征铜表面粗糙度S参数分立式介质谐振器传输线

    面向光强因子的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研究

    付亿波杨凤龙赵沙孟令通...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采用数组图像相关(DIC)测量技术进行的航天器组件结构的微变形测量中,环境光照强度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对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造成的影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问题.本文开展基于光强变化的DIC测量系统稳定性研究,针对同一试件在相同载荷下改变光照强度,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研究光强变化对DIC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光强范围内,测试环境的光强变化会对DIC面内和离面刚体位移测量分别带来最大 0.003 mm和 0.008 mm的测量误差,而航天器结构微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一般在微米级,故光强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可忽略.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的环境光分离技术在极端光强条件下使DIC刚体位移测量的精度保持在面内0.001 mm和离面0.002 mm,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满足航天器高稳定结构的微米级变形测量精度要求.

    数字图像相关航天器高稳定结构环境光强测量精度

    低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多耦合干扰抑制方法设计

    熊彪
    131-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压输电线路通信过程被描述为时滞多变量过程,固有的复杂耦合和时滞的存在,为耦合干扰信号识别和抑制带来难度.在耦合干扰抑制过程中,设定的滤波阈值相对固定,干扰抑制过程通常会受到多耦合因素的影响,危及电线路载波通信的稳定性.提出低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多耦合干扰抑制方法.构建低压输电线路载波通信信道模型,获取含噪的载波通信信号.利用稀疏采样算法在载波通信信号中提取多耦合干扰信号.由于载波通信信号与干扰信号存在相似性,所提取的多耦合干扰信号包含通信信号.对处理后的多耦合干扰信号进行分块处理,计算其与正常通信信号稀疏系数向量的关联系数,得到耦合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构建载波通信样本信号多耦合干扰判断模型.通过计算载波通信样本信号与多耦合干扰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并与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抑制多耦合干扰.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提出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抑制载波通信干扰,且在多工况情况下,多耦合干扰信号占比更低,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的可靠性.

    载波通信可靠性耦合干扰低压输电线路通信干扰协同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