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交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交史研究
海交史研究

陈高华

半年刊

1006-8384

zghjsyjh@yahoo.com.cn

0595-22100554,22100727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东湖街425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

海交史研究/Journal Maritime History StudiesCHSSCDCSSC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开展学术研究,着眼于历史,服务于现实,以海外交通史这一特殊的学术领域,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海洋文明。内容涵盖航海造船史、港口贸易史、中外关系史、科技文化交流史、外来宗教、海外移民、海交民俗、海交文献等诸多领域,对高校社科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岛夷志略》的版本与校勘问题

    杨晓春张平凤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岛夷志略》现存诸本,以清乾隆间彭氏知圣道斋抄本内容完整、文字比较准确,特别是保留了更早时期版本的面貌,最为可贵,也最适合作为底本.近四十年来最为通行的整理本苏继庼《岛夷志略校释》,以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而未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作为底本,是其失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臆补了不少原本的阙字,且序跋多有缺失,并不适合作为底本.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虽有大量的阙字,但正反映了所根据的本子的本来面貌;加之文字比较准确,适合作为主要的参校本.藤田丰八《岛夷志略校注》虽是百年前的著作,其校勘的意见至今仍有其价值,值得注意.

    《岛夷志略》版本校勘

    明清南澳岛海防区分界线的形成与变迁

    李智君邬文斌
    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地处闽粤之交的南澳岛凭借优越的海洋军事地理区位,从海盗据点转变为海防要冲.明代南澳副总兵海防区横跨福建漳州、广东潮州二府,南澳岛海域主要由南澳游、柘林寨分防,陆域则由防倭中哨、福广二营分防.清代南澳镇下辖左右二营、澄海协、海门营、达濠营,仅左营归属福建,其余四营归属广东.本文详细考证出了南澳镇总兵海防区的内外边界,从中可以看出,镇级海防区与府级政区重合,但营级海防区则不受县级政区限制,镇营对于临近边界的岛屿"越界"管辖的巧妙设置,消除了镇营与相应州县共谋所带来的海防隐患.明清时期,南澳岛从外洋岛屿转变为海防区,最终转变为一个县级政区,是海洋国土由方外之地转变为教化之区的一个典型案例.

    南澳副总兵南澳镇海防区

    李泰国海关总税务司任职解疑

    徐滨高潮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英国人李泰国出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过程,学术界普遍同意他先后得到了两次任命——1859 年的何桂清任命和1861 年的总理衙门任命.对于两度任命的关系和间隔期中的事件变化则鲜有深入探究,也未有新史料披露.综合现有研究和中英两方历史档案可以发现,何桂清的任命存在着合法性不明的问题,并未获得清廷最高决策层和英方的认可.何桂清任命并非总理衙门任命的起因,后者也不是对前者的确认.大约从1860 年初或更早,薛焕等清朝官员开始秘密筹划由最高决策层任命李泰国,并最终导致了1861 年总理衙门任命的结果.英国官方虽然表面上从未认可过何桂清的任命,但出于自身利益一直支持由英国人出任清朝总税务司的设想.

    李泰国海关总税务司普鲁斯密信薛焕总理衙门

    "乱发"与"美髢":唐代东北亚对头发的认知与利用

    胡梧挺
    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宋典籍中记载了新罗、渤海国向中原王朝进贡头发的情况,而对于这些头发的作用,学界一般认为是作为药物使用.通过梳理先秦至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对头发药用价值的认知,以及对假发的认知与利用,揭示出"蛮夷"之"美发"是中原王朝假发的重要来源.通过史料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新罗人的头发正符合"长美"这一标准.同时,对朝鲜半岛史料的分析还表明,渤海国所贡头发可能来自迁入其治下的黑水靺鞨,而黑水靺鞨可能亦具有"美发"之俗.因此,新罗、渤海国的贡发应皆为假发或制作假发的原材料,而不是药用.

    唐代东北亚头发新罗渤海国

    1687年朝鲜人金泰璜漂流事件再探

    戴琳剑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1687 年朝鲜人金泰璜等人漂到安南后被清商由海路送还,此后朝鲜政府从陆路将清商送还,清廷则借此机会明确了朝鲜应对中国船只的具体方法.通过分析可知,清商之所以愿意送还金泰璜等人,除了出于人道主义之外,还带有逐利的目的.另外,朝鲜从本国海禁和对清关系角度出发,选择从陆路送还清商,结果促使清廷发咨朝鲜,希望后者能积极应对中国的贸易船,也间接明确了朝鲜应对中国漂人的方法.

    朝鲜漂流安南金泰璜

    "书籍之路"视域下的《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考论

    王杰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的考证为例,说明中日间存在一条"书籍之路".《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实为《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的略名,译者为唐代僧人宝思惟,他来洛阳译经之前曾在长安西明寺.结合中日两国后世的佛经目录,分析该经的译者、译时、译地、内容、同经异译状况.最后,从论证经文引用的文献入手,考察中日两国间"书籍之路"的相关问题.

    随求自在陀罗尼功德经书籍之路宝思惟

    周思成:《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230页)

    王栋
    93-99页

    李昕升:《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214页)

    王旭王兰馨
    100-103页

    陈盛明辑录:《闽人墓志拓本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253页)

    姚崇新
    104-107页

    "海洋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综述

    肖彩雅王绮蓉
    108-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