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市干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碳减排效益

    刘晋旭陆鲁周铭孙丽...
    680-683,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自2019年分类收集后,基本实现干垃圾全部焚烧处置.回收干垃圾中的塑料类、纸类、玻璃类和金属类等可回收组分,用于生产相应的资源化产品,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焚烧处置产生的CO2排放量.为研究干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碳减排效益,对2021年上海市干垃圾的理化特性及组分进行了测定,并核算了全部干垃圾焚烧的CO2排放量和塑料类、纸类、玻璃类、金属类组分资源化利用后再焚烧的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先资源化利用干垃圾中的塑料类、纸类、玻璃类和金属类组分,再对剩余的干垃圾焚烧处置,CO2年排放量可比干垃圾全部焚烧处置削减81.09%.塑料类组分是焚烧处置CO2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排放占干垃圾中含矿物碳组分焚烧CO2年排放量的98.54%,该组分资源化处置对削减干垃圾焚烧CO2排放量具有决定意义.

    干垃圾焚烧资源化处置CO2排放

    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及絮凝特性研究

    覃思绮冯惠芳刘一凤艾国正...
    684-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某环保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好氧活性污泥和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周边土壤中共分离出64个株菌,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4个絮凝率大于50%的株菌,最后对其中3个絮凝率最高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分别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拉尔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alkuanensis).每 50 mL 2.5 g/L 高岭土悬液只需投加 1.0 mL 发酵液,蜡状芽孢杆菌在发酵时间为36 h、发酵pH为7.0时,絮凝率最高可达87.7%;阿氏芽孢杆菌在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pH为7.0时,絮凝率最高可达91.1%;拉尔宽假单胞菌在发酵时间为84 h、发酵pH为8.0时,絮凝率最高可达91.0%.3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发酵条件比较温和,所需发酵液投加量少,表现出较高的絮凝率.因此,3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具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潜在价值.

    菌株分离菌株鉴定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

    基于残差双向长短期记忆效应网络模型的电力企业碳排放预测

    陈齐许明海沈赛燕郭磊...
    689-693,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企业碳排放核算时间长、连续排放监测系统误差大及传统模型拟合困难等问题,结合电力企业燃料燃烧的特性及现有污染物在线监测结果,成功构建了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残差双向长短期记忆效应网络(ResNet-BiLSTM)模型,并以浙江省113家电力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目前主流数据预测算法逻辑回归(Regression)、循环神经网络(R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相比,ResNet-Bi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低5.7、4.1、2.8百分点,对碳排放量的预测更贴近电力企业核算碳排放波动情况,且预测准确率(96%)最高.ResNet-BiLSTM模型的成功应用不仅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新的碳排放预测途径,同时为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碳排放数据监管效率提供了支持.

    残差双向长短期记忆效应网络模型碳排放预测

    中国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淡水水质基准与生态风险研究

    巢铸谭伟强司静宜王希欢...
    694-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广泛,已在自然水体中频繁检出,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生态风险.通过收集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3种典型非甾体抗炎药的毒性数据推导出淡水水质基准,并结合中国地表水中检出浓度评估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布洛芬急性毒性数据涉及5门8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1.65~1 381 mg/L;慢性毒性数据涉及7门15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0.001~70.0 mg/L.双氯芬酸急性毒性数据涉及4门8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4.2~1 776 mg/L;慢性毒性数据涉及6门15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0.000 4~20.0 mg/L.对乙酰氨基酚急性毒性数据涉及6门9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2~5 308.89 mg/L;慢性毒性数据涉及7门10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0.001~17.17 mg/L.(2)使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推导出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短期淡水水质基准分别为786.29、1 034.52、798.15 μg/L,长期淡水水质基准分别为4.58、0.52、6.37 μg/L.(3)使用风险商法评估中国7个流域中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3种NSAIDs的生态风险总体较低.

    非甾体抗炎药淡水水质基准生态风险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

    基于渔网法的长丰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姚晓洁陈雅雯吴少微瞿银琦...
    701-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增长乡村景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以安徽省长丰县为例,利用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渔网法与景观类型动态度、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结合,分析景观结构变化特征、ESV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和ESV空间分异驱动力,对长丰县景观ESV提升提供建议.结果显示,近20年,长丰县以耕地景观为主,占比均在0.8以上,水体、林地景观大幅增长,增长量分别为3.669 × 103、1.258 × 103 hm2.总ESV呈增加趋势,从1.098× 109元增长至1.756×109元,主要是退耕还林、还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具有积极作用;ESV高的区域分布与水体、湿地和林地分布一致;各景观类型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评估结果可信;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驱动力度最高,为0.349,是长丰县ESV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且多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比单因子更为显著.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渔网法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

    基于Sentinel-5P的华北地区大气CH4时空分布特征

    刘进军高原雪姚琴风陈胜华...
    709-713,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entinel-5P遥感卫星反演的CH4柱浓度数据,探究了 2019-2022年华北地区CH4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华北地区CH4柱浓度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且京津冀与山西中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高浓度连片特征,时间上CH4柱浓度逐年上升,并呈现出明显的秋高春低、夏冬过渡的季节性特征;回归分析表明,华北地区CH4柱浓度受到气温、降雨量、植被指数、路网密度、风速、地形的影响,且气温、降雨量、植被指数影响最甚.

    CH4Sentinel-5P时空分布

    南渡江入海河口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莫孙伟吴思怡熊曾恒谢福武...
    714-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渡江入海河口作为海南河流和海洋的主要过渡区之一,其微塑料污染特征当前仍未被掌握.以南渡江入海河口为研究对象,以河口为中心扇形布设9个采样站位进行微塑料监测,结果显示,微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28.7%)和聚丙烯(27.4%);以粒径<2.0 mm居多(58.7%);平均丰度为0.40个/m3,与国内外其他河口、海域同类研究结果相比处于中低水平.从空间分布看,离河口越近,微塑料的平均丰度越高,本研究区域微塑料的污染状况既受到河流输入影响,也受到外源输入影响.运用污染负荷指数和聚合物风险指数对微塑料的污染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微塑料污染负荷处于低风险水平(Ⅰ级),聚合物危害处于中高风险水平(Ⅳ级).

    微塑料南渡江入海河口污染特征风险等级

    海绵城市典型低影响开发设施水文性能的研究进展

    袁绍春吴欢欢吴攀杨清伟...
    72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水文性能直接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总结和探讨了典型LID设施的水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渗透系数、保水性和蒸散对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流量控制、峰值延迟时间等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低影响开发设施渗透系数保水性蒸散水文性能

    微塑料降解的主要技术及影响因素

    包振宗侯艳艳
    728-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MPs)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及迁移能力强,是一种持久性的污染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降解是消除MPs污染的有效途径.总结了 MPs的生物降解及光催化氧化法,阐述了 MPs降解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对MPs的污染防治和去除提供借鉴和启发.

    微塑料降解技术影响因素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及其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的研究综述

    卢峥赵俊廷吴朕君苏子昂...
    734-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了厌氧氨氧化(ANAMMOX)自养脱氮与AnMBR的耦合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相关耦合工艺的应用形式,总结了关于该耦合工艺最新的研究方法、运行效果等,展望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耦合除碳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