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

齐长青

双月刊

1005-8206

hjwsgc@163.com

022-28365069

300201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环境卫生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华北联络组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本刊自1993年创办以来,受到了许多专家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在环境卫生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刊登内容:有关国内外环境卫生的科研成果,环卫生设备与设施的设计、技术改造,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以及关于环境卫生的管理、城市市容建设、城市灯光夜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动态报道等,及出国考察报告、行业标准,我刊立足为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经济成本分析的城市多源有机固废处理处置方式选择

    次瀚林方宁郭亚丽黄嘉良...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碳排放和经济分析的定量决策方法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选择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长三角某中小城市为例,探索了城市多源有机固废(市政污泥、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协同处理处置方式的选择方法。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不同有机固废处理处置工艺组合,并对其进行碳排放和经济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目标规划法得到低碳排放和低经济成本的可行方案。结果表明:最低碳排放情境下,各类有机固废均建议进行厌氧消化处理,但对沼渣宜选择不同的处置方式;最低经济成本情境下,堆肥或焚烧是更好的选择,但若依托现有设施进行堆肥或焚烧协同处理,还需考虑可协同消纳量。

    城市有机固废生命周期法碳排放经济分析多目标优化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过程碳排放特征与碳达峰管理策略——基于成都市垃圾和填埋气产生实测数据的比较

    周白玉任怡杜春燕朱浩...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部门需以垃圾管理中的碳减排模式为切入口,积极响应。因此以成都市为例,根据实测和我国文献参数计算得到 2021 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共产生碳排放 2 780。40 Gg;填埋净碳排放率为 794。00 kg/t,焚烧净碳排放率为 0。934 kg/t。此外,通过计算填埋场(不含渗滤液处理)和焚烧(不含渗滤液、飞灰、炉渣处理)的碳排放,发现IPCC的理论核算值比实测和文献参数测算值分别高 34%和 53%。厌氧消化比好氧堆肥更适合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处理场景下,成都市 2021 年净碳排放为784。95 Gg,2030 年和 2060 年净碳排放分别为 457。31、246。26 Gg;采用"零填埋+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其余垃圾焚烧发电"方案(场景一)在基准年(2021 年)净碳排放率为 113。02 kg/t,2030 年和 2060 年净碳排放率分别为57。83、27。01 kg/t;采用"零填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其余垃圾焚烧发电"方案(场景二)在基准年(2021 年)净碳排放率为 111。10 kg/t,2030 年和 2060 年净碳排放率分别为 49。31、14。73 kg/t;采用"零填埋+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其余垃圾焚烧发电+可回收物资源回利"方案(场景三)在基准年(2021 年)净碳排放率为-156。10 kg/t,2030 年和 2060 年净碳排放率分别为-256。73、-229。08 kg/t。通过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及处理、可回收物资源循环利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其余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零填埋、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等措施,能有效减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的碳排放,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碳排放碳中和管理策略

    生活垃圾填埋场腐殖土制备水玻璃工艺研究

    邹金生何睿刘冬雪刘永光...
    20-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垃圾填埋场腐殖土的资源化利用,以深圳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腐殖土为原料替代石英砂,采用干法-湿法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制备高模数优质工业水玻璃。结果表明:该腐殖土是制备水玻璃的理想硅源,酸浸后硅胶中SiO2 含量可达 72。81%。在碳酸钠与腐殖土的质量比例为 1∶1、煅烧温度为 850℃、煅烧时间为 120 min、液固比为 8、NaOH浓度为 2%、水热温度为 160℃、水热时间为 4h的条件下,可以制得模数 3。03 的高模数水玻璃,达到GB/T 4209-2022 工业硅酸钠中工业液体水玻璃L280-41 所规定的优等品标准。

    腐殖土二氧化硅硅胶干法湿法水玻璃

    陈年垃圾腐殖土理化性质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

    武海军沈峰李万金张泽林...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水县某高龄期填埋场腐殖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理化性质及浸出液性质并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垃圾腐殖土中灰土及砖石组分含量高达 93。62%,玻璃、塑料等组分含量为 6。38%。腐殖土为砂质土,热稳定性良好;XRD及EDS结果显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O、CaCO3,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方解石等;腐殖土有机质组分含量为 15。4%,存在Cr、Zn、As这 3 项重金属全量超标,且存在As、Pb浸出浓度不同程度超标。腐殖土经熟石灰-水泥固化后pH>12,有利于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无侧限抗压强度达 1。7~3。1 MPa,熟石灰与水泥总掺量>10%可满足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中等、轻交通底基层的填筑要求,具备作为道路填筑材料的潜质。

    腐殖土高龄期填埋场理化性质资源化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道路填筑材料

    病死禽畜湿化处理后肉骨渣喂养黑水虻幼虫潜力分析

    邓舟彭冲陈树林陈子琦...
    36-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了不同比例的病死禽畜肉骨渣与果蔬垃圾混合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检测证明肉骨渣作为基质具有高营养价值,符合饲料相关安全标准,显示出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其次,通过实验发现质量比 3∶1 的肉骨渣与果蔬垃圾混合比例为最优,能显著提高幼虫的单虫质量、幼虫产率和存活率,分别达到接近 100 mg/只、22。0%、80。9%。该混合比例饲养的黑水虻干虫粗蛋白含量高达 40。64%,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达到 0。88,表明其是良好的蛋白饲料来源。此外,研究还指出亮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组氨酸或赖氨酸,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补充以提升营养。该研究结果为病死禽畜肉骨渣的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可显著提升固体废物卫生处理厂的经济效益。

    病死动物肉骨渣果蔬垃圾黑水虻幼虫蛋白饲料

    典型水生有机废弃物压榨脱水与滤液水质研究

    王云攒张露罗希谢晓靓...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典型水生有机废弃物狐尾藻样品在 0~10 MPa压力下压榨,对脱水后样品含水率与压滤液水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压榨压力在 2。5 MPa时,狐尾藻质量可减少 53。85%,体积减少超过 80%;压滤液中COD、悬浮固体浓度和总磷含量未能达到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排放要求,需要进一步处理。蛋白质含量可达 200 mg/L以上,有一定的资源化利用潜力。湖水和压滤液的有机组分包括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腐殖质类物质。其中,湖水中以类蛋白质为主,而压滤液中的类富里酸和腐殖质类物质含量显著提高。

    水生植物压滤脱水水质减量化平行因子分析

    基于黑水虻虫卵自供给的养殖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

    李国庆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黑水虻虫卵市场供应问题成为了黑水虻养殖过程中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为此,对规模化自产虫卵转化餐厨固渣的潜力与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虫卵和固渣投加质量比在 1∶7 500 下,相比外购虫卵,采用自产虫卵,产虫率和固渣减量率分别提高了 5。6个和 12。9 个百分点,达到 19。4%和 60。3%,虫体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 43。9%和 20。2%。进一步基于虫卵投加比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确定了虫卵与餐饮固渣质量比 1∶7 500 为最优虫卵投加量。同时,以50 t/d的黑水虻处理固渣项目作为计算基准,估算了产卵房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自产虫卵的运行成本约为 0。60 元/g,低于 0。80 元/g的市场价格,预计每年可节省运行成本 86。40 万元。综合分析得出,建设产卵房实现虫卵自供给,对于黑水虻规模化养殖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

    餐厨垃圾黑水虻养殖优化效益评价

    湿垃圾浆液制备碳源预处理组合技术研究

    秦胜男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垃圾有机浆液具有"高碳低氮"特性,可作为外加碳源解决渗滤液厂C/N失衡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有机浆液水解酸化与梯级过滤预处理试验,探究了pH、温度和水解酸化时间对湿垃圾有机浆液制备酸化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场地、周转周期及经济成本等实际因素,中温 35℃、pH为 6。0、水解酸化时间为 4d是最佳应用性产酸条件,此时VFAs浓度为 36 g/L,VS转化的VFAs产率达 26%。此外,pH对发酵产物组成影响显著,中温 35℃,控制pH为 5。0、6。0、7。0 时,发酵末期产物均以丁酸为主,其次为乙酸和丙酸。梯级过滤试验中,建议应对浆液先后进行 1。0~2。0 mm和 0。2~0。5 mm滤径的双重预过滤处理,可解决后续由于陶瓷膜堵塞而导致膜通量快速下降的问题。

    湿垃圾浆液碳源预处理水解酸化梯级过滤

    大容量垃圾焚烧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

    段飞飞朱传强杨林扈明东...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焚烧发电厂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技术是在垃圾焚烧炉炉膛中同时喷入脱硝剂和脱硫剂,从污染物产生源头脱除NOx和SO2。本研究以大容量垃圾焚烧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无任何脱硫脱硝工艺,单独使用高温脱硝剂、高温脱硫剂,采用"高温脱硫+半干法脱酸"工艺及协同使用脱硫剂、脱硝剂条件下,对NOx和SO2 的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传统工艺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经济成本。结果表明:在750 t/d炉膛中同时喷入 0。5 g/m3 脱硝剂和 0。9 g/m3 脱硫剂,脱硝效率、脱硫效率分别可达 74%以上和 84%以上,可实现NOx排放指标日均值低于 100 mg/m3、SO2 日均值低于 50 mg/m3;当采用"高温脱硫+半干法脱酸"工艺、固定石灰浆流量 2 000 L/h时,可稳定控制烟囱出口SO2 排放浓度低于 20 mg/m3。技术及经济性分析表明,与传统锅炉尾部烟气处理工艺相比,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技术系统简单、造价较低,不仅可以降低药剂消耗,而且可以降低 90%的投资成本和 59%的运营成本,在NOx和SO2 排放源头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垃圾焚烧大容量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

    危险废物熔融炉辅助喷枪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及应用

    吉彦鹏王俊懿禚斌
    70-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东省某 10 000 t/a固体废物处置系统等离子体熔融炉为例,通过搭建水力学模型试验台,对危险废物等离子体熔融炉进行辅助喷枪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喷枪负荷的增加,穿透深度、飞溅高度、振幅、物料排出比例逐渐增大;随着喷枪布置高度的增加,穿透深度、飞溅高度、振幅、物料排出比例逐渐减小;与错列布置相比,对称布置方案的穿透深度、飞溅高度、振幅、物料排出比例更小。最终确定原型炉体的辅助喷枪设计方案为喷枪布置高度 250 mm、对称布置。根据此方案的现场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等离子体炬电耗降低 28。6%,考虑氧气制备后系统电耗降低 13。2%,小时运行费用降低 9。8%。

    危险废物等离子体熔融炉辅助喷枪水力学模型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