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原低温低氧环境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

    李勇傅仕艳宓帅谌莉...
    513-517,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低温低氧急性放射损伤模型,研究低温低氧对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为高原急性放射损伤救治提供实验支撑.方法 研制低温低氧辐照装置,模拟高原4 000 m海拔低温低氧环境,建立C57小鼠急性放射损伤模型.将80只小鼠分为常温常氧对照组、常温常氧放射组、低温低氧对照组、低温低氧放射组,每组20只,观察小鼠生存率、外周血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组织学变化和造模后6 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相较于常温常氧放射组,低温低氧放射组小鼠生存率升高,骨髓组织损伤更轻,骨髓有核细胞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在第7、14和21天更高,放射后6 h血清MDA含量更低,血清SOD含量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较于常温常氧对照组,低温低氧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在放射后第7、14和21天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数在第3、7和14天明显降低,血小板数在第7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低氧可减轻骨髓急性放射损伤,但低温低氧也可能对外周血存在负面影响.

    低温低氧放射骨髓抗氧化酶

    本刊关于摘要的撰写要求

    《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517页

    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气象要素交互作用对银川市流感影响研究

    杨亚丽纳丽龚瑞袁瑞瑞...
    518-52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气象要素对银川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影响效应.方法 收集银川市2005-2021年逐日ILI例数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广义相加模型(GAM)综合分析气象因子对ILI例数变化的影响效应.结果 银川市ILI例数与一周以内的日平均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均存在明显相关性.单影响因素的GAM模型中,以上所有气象因素均明显影响ILI例数变化(P<0.01);多影响因素的GAM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4个因子有统计学意义,模型调整判定系数为0.585,方差解释率为60.4%,拟合度高于单一气象因子对ILI例数变化的拟合效应,反映出ILI例数的变化受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结合三维可视化图形直观分析4个主要气象因子间交互作用对ILI例数变化的影响特征,发现气温是影响ILI发病的主导气象因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随着气温下降,发病风险增大,而平均气温高于12℃时对流感发病无明显影响.结论 气温是影响银川市流感发病的关键气象要素,可为银川市流感预警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

    流感气象要素Spearman相关分析广义相加模型

    遵义市城区室内灰尘中有机酚类污染物的含量调查及风险评价

    范佳鹭何燚帆杨凯杨昱...
    523-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遵义市城区室内灰尘中双酚A(BPA)、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的污染现状和人体日暴露风险,为建立和完善该市环境中BPA、NP和OP污染物的相关管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22年12-2月、6-8月在遵义市4个城区采集灰尘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BPA、NP和OP的检测.使用日暴露剂量(ADD)和人体健康风险系数(HI)对室内灰尘中BPA、NP和OP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采集的36份室内灰尘中均有BPA、NP和OP检出,含量范围在夏季分别为 87.18~9 284.09、566.80~6 707.29、未检出~23 489.38 ng/g;在冬季分别为 95.09~5 115.10、789.91~10088.19、未检出~11 168.48 ng/g.夏季遵义市4个城区室内灰尘中N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红花岗区室内灰尘中BPA含量、汇川区室内灰尘中NP含量在冬夏两季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及P=0.021),呈现出冬季高于夏季的特征.遵义市城区室内灰尘中3种有机酚类含量两两呈正相关.室内灰尘中3种有机酚类污染物造成的总非癌症风险值小于1.结论 本次调查的城区室内灰尘中存在BPA、NP和OP污染,成人和儿童暴露于3种有机酚类造成的总非癌症风险属于可接受安全范围,但儿童风险值大于成人.

    双酚A壬基酚辛基酚遵义城区室内灰尘风险评价

    本刊关于论文中部分内容重复投稿的规定

    《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527页

    154批次含矿物和不含矿物涂抹式面膜的成分及元素含量调查

    马莹杨健喻泽荣邱红燕...
    528-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含矿物原料的涂抹式面膜中矿物成分的种类和添加率,以及此类产品中锂等37种元素的含量情况,探讨产品中与矿物成分及元素含量相关的质量安全风险.方法 查询154批次涂抹式面膜外包装标示的成分表,统计成分中矿物类原料的种类和添加率;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锂等37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的锂等37种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含矿物及不含矿物成分的样品中元素检出率及含量进行比对.结果 71批次含矿物面膜样品中矿物成分共检出21种,其中添加率最高的3种分别为高岭土、硅石和膨润土,添加率分别为65.7%,22.9%和17.1%.含矿物面膜中检出元素种类较多,37种元素在其中的检出率为60.0%~100%;除铬、锶两种元素外,含矿物面膜中各种元素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不含矿物面膜,部分有害元素如铬、锂、钒、锰、铜、钍等含量较高.结论 含矿物成分的涂抹式面膜中元素种类较多且含量相对较高,可能存在有害元素相关的质量安全风险.

    涂抹式面膜矿物成分元素

    本刊关于论著类文章的界定说明

    《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531页

    某印钞企业低浓度苯系物暴露作业工人的血常规指标观察

    梁小滨杨丽君朱险峰马微...
    53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连续性监测低浓度苯系物暴露作业工人的血常规指标,分析企业低浓度苯系物暴露作业对工人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昌市某印钞企业经职业健康岗前体检合格后入职胶印车间、凹印车间和印码车间的低浓度苯系物作业工人作为观察对象,在其入职后每年进行1次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连续监测5年,对连续6年的血常规指标体检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同时将第6年的血常规指标体检数据与该企业非苯系物接触岗位行政后勤人员的同一年体检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 车间空气各监测点苯系物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观察对象连续6年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纵向对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第6年的体检数据与同年对照组的体检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血常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该企业低浓度苯系物暴露可引起工人血常规指标的明显改变.

    苯系物低浓度血常规纵向对比

    2022年长治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析

    平飞飞王彩云牛敏瑶
    535-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2022年山西省长治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现场调查对长治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调查247家用人单位,包括234家重点行业和13家非重点行业,煤尘和矽尘的超标率最高,化学毒物在中型企业出现超标,噪声超标率在大中型企业中最高;在职业病防治情况调查中发现职业健康申报率为98.80%;对于接触粉尘的劳动者来说,制造业体检率最低,采矿业的体检异常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劳动者接触化学毒物的调查发现,体检率达100%,采矿业中体检异常率最高;在噪声体检情况中,制造业的体检率较低;防护设施设置情况中,制造业的设置率较低;危害因素的防护用品发放率、佩戴率及有效率较好;职业卫生的培训情况中,调查单位负责人的培训、劳动者培训的培训率均达到90%.提示2022年山西省长治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以粉尘和噪声为主,尤其是煤尘和矽尘;危害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小、微型企业,所涉及的重要产业大多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行业,应加大对企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的监督力度,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长治市职业病工作场所危害因素

    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性能评价标准现状

    许冰虹周涛吕子全邹旋...
    539-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环境的工作者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对高效的空气净化和微生物气溶胶杀灭技术具有现实需求,空气过滤设备的应用是目前日常洁净空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具备抗菌抗病毒功能的空气过滤器引人关注,但空气过滤器的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实际使用效果尚不明确,其性能指标如对微生物的过滤效率、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等相关研究也很少,也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市场产出的骤然扩张,更需要科学、严格的标准监管,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对规范空气净化市场和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回顾了国内外空气过滤器标准的发展,对其抗菌抗病毒的净化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性能评价标准体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空气净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