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空工程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空工程进展
中国航空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工程进展

中国航空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姜澄宇

季刊

1674-8190

hangkong2010@nwpu.edu.cn

029-88492422

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143信箱

航空工程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反映我国航空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促进航空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移植和应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航空工程领域的研究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其它行业的研究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体飞行器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研究进展

    杨森刘峰聂瑞李雪江...
    1-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体飞行器需要改变气动外形以在不同的工况下获得最佳的气动性能,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是变体飞行器的关键技术.智能材料具有质量轻、结构简单、驱动力大等优点,柔性蒙皮可满足大变形、承受局部气动载荷的要求,二者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驱动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于材料弹性和基于结构的柔性蒙皮发展现状,并对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变体飞行器智能材料驱动器柔性蒙皮

    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无损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樊俊铃张伟宁宁詹绍正...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中的推广应用,对其在工艺研发、制备加工、试验考核以及使用服役等阶段形成的缺陷/损伤进行高效准确的无损表征尤为重要.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复杂的制备成型工艺及多相复合引起的高度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导致传统基于整体均质化假设的无损检测技术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制备、加工及服役等阶段的典型缺陷/损伤类型及特征,重点回顾了近年来陶瓷基复合材料无损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总结了现有无损表征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陶瓷基复合材料无损表征研究进展

    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

    赖思齐陈桂鹏颜佳佳卿新林...
    2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机电源系统是机上一切用电设备的电能来源,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在环保和高效发展需求的背景下,现代航空工业正在推进以电能为核心的多电/全电飞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电驱动装置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使用导致飞机电源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对飞机的可靠性、安全性、测试性和维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飞机电源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飞机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各自功能,概述了飞机电源系统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电源系统的特征,总结了飞机电源系统中的主要故障模式、故障特点和失效原因,并提出一种飞机电源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架构,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模型和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从准确度、数据需求量、适用性和实现难易程度等方面评述了各类诊断方法的特点,最后指出了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诊断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电源系统电力电子多电飞机故障模式故障诊断

    仿生四足六旋翼无人机自适应着陆性能分析

    周乐尹乔之魏小辉孙文宇...
    45-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翼无人机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被广泛应用,但传统橇式起落架在复杂地形下难以起降,为了扩大旋翼无人机的降落面积和应用范围,设计一种仿人腿式两级缓冲自适应起落架.通过对仿生腿的正逆运动学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起落架姿态调整策略;建立仿生四足六旋翼无人机着陆动力学模型,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sim-center 3D开展着陆动力学仿真,并与传统橇式起落架进行着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着陆腿式的两级缓冲自适应起落架及其姿态调整策略,能够使滚转角减小95.69%,过载系数降低34.06%,两级缓冲自适应起落架在面对复杂地形时具备主动调节姿态安全着陆的地形适应能力和极好的减震缓冲能力.

    旋翼无人机仿生着陆腿自适应起落架着陆动力学

    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

    符景皓程鹏飞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间断裂韧性是表征复合材料抗层间分层扩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湿热环境是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面临的主要严酷环境,研究湿热环境下的层间断裂韧性在航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湿热环境条件下的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实验,分析其微观结构,获取湿热环境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和湿热环境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会对树脂基复合材料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呈上升趋势,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呈下降趋势;Ⅰ型分层时会出现大量纤维桥联现象,湿热环境下树脂发生软化,纤维桥联现象增多,导致Ⅰ型层间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湿热环境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树脂的剪切强度会逐渐降低,树脂与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也会逐渐降低,导致Ⅱ型层间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湿热环境树脂

    基于GRU的仪表着陆系统故障预测方法研究

    张强祁江涛焦浩博黄莉莉...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障预测技术在保障仪表着陆系统的可靠运行、提高空管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结合仪表着陆系统运行特征和实际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一种基于GRU的仪表着陆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以航向信标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监控参数与设备运行状态之间的关系后,将监控参数作为故障特征参数;根据监控参数时间步长、时变性特征显著的特点,采用GRU预测监控参数的未来变化趋势;根据监控参数的隶属函数计算出参数未来时刻可能发生"故障"的概率,实现对航向信标故障的预测.结果表明:基于GRU的仪表着陆系统预测方法的相对预测精度在95%以上.

    仪表着陆系统故障预测监控参数门控循环单元隶属度函数

    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商用飞机MOC9试验项目管理可视化模型研究

    于海燕余汇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表明,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管理过程赋能,商用飞机MOC9试验项目作为商用飞机研制复杂高端项目群中的重要项目,其在研制期间会产生大量项目管理数据,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该类项目实现项目目标十分必要.基于商用飞机研制项目群下MOC9试验项目的特点及其对大数据管理的需求,结合大数据技术处理流程和方法对MOC9试验项目从架构策划、数据获取与存储、数据清洗处理、分析挖掘、可视化展示多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数据技术对MOC9试验项目建立量化的可视化模型,能够对项目经理掌握项目整体情况、定位问题根本原因、识别项目潜在风险提供必要的帮助.

    商用飞机MOC9试验项目大数据可视化项目监控

    地理环境因子对民航飞行"接地距离远"超限事件影响分析

    冉瑾瑜孙华波刘岳峰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15 m(50 ft)至接地距离远"是民航客机在着陆阶段常发生的超限事件.研究机场地理环境因子对该超限事件的影响,能够为机场选址和飞行品质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使用飞机快速存储记录器(QAR)数据、机场的地形和气象数据,通过全局和局部相关性分析,确定"接地距离远"事件的主要地理环境影响因子;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建立"接地距离远"事件频率与高程、起伏度以及气温之间的回归模型;根据回归系数,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因子的影响模式分为五类,探究地理环境因子对"接地距离远"事件影响的空间格局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接地距离远"事件频率与高程、起伏度、气压和气温有显著的相关性,各因子对"接地距离远"事件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同一影响模式下的机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聚集性.

    飞行品质监控接地距离远事件快速存储记录器地理环境因子地理加权回归

    一种面向飞机制造和维护的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胡林胡晓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飞机制造厂一直在努力减少飞机制造与使用维护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事件.单纯使用生产制造阶段的过程故障模式影响分析(PFMEA)方法进行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时,存在分析不包含飞机使用维护过程、失效模式识别率和准确性不高、建议措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将制造过程PFMEA范围拓展到使用维护过程,并以设计故障模式影响分析(DFMEA)作为PFMEA的输入,以扩大分析范围,改善失效模式的识别率和准确性;使用树形分析图方法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覆盖性和重复性分析,获得完整、最简措施集.使用该方法对某液压系统一根液压泵循环散热导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分析飞机制造与使用维护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获得更为优化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集合.

    飞机制造维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FMEA树形分析图

    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软件构型管理研究

    刘莉马晓军张娟杨茗...
    101-10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构型管理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和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提升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软件构型管理能力,使该系统设计开发的软件满足适航要求,介绍刹车控制系统软件构型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描述如何运用系统思维和信息化流程手段将构型管理和软件设计相结合,开展软件全生命周期过程构型管理活动.结合DO-178C的要求,提出建立以产品构型为核心的构型数据数字化管理机制,实现刹车控制系统软件研制的单一数据源.结果表明:通过与构型基线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构型数据库,在该构型数据库中严格按照阶段的状态进行准确记录,确保了状态信息的实时性、可追溯性、完整性及有效性,达到了最终构型控制目标,可以满足适航要求.

    软件构型管理(SCM)基线(BS)构型数据数字化管理设计保证等级(DAL)DO-17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