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红黏土边坡的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研究

    王世平韩杰李庆楼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对红黏土边坡的改良作用,对生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植生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0%孔隙率的生态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能达到14。4 MPa,28 d抗折强度能达到2。8 MPa。生态混凝土内部环境为微碱性,在生态混凝土上覆土种植耐碱性植物后14d植株高度能达到16。5 cm,且植物覆盖率能达到80%,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植物茎叶通过降雨截流、削弱溅蚀和抑制地表径流,有效减弱了雨水冲刷作用。生态混凝土与植物护坡相结合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改善生态景观和驾驶环境。

    红黏土边坡防护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混凝土植物护坡

    降雨作用下倾斜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杨朝义王会云李志鹏陶川溢...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倾斜层理的岩质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结合云南普朗铜矿重点地质灾害协同演变及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工程实践,选取普朗地区一处具有代表性的边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单项流固耦合分析,从边坡的含水率、坡体位移和安全系数等方面,进行不同层理倾角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层理倾角的大小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层理倾角为75°时,坡体的最大位移量最小,安全系数最大。

    倾斜层理岩质边坡数值模拟边坡稳定性

    云南普朗矿区尾矿库4~6号边坡自动化监测

    李剡兵孙熙宁杜桂泉许刚...
    10-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矿区开发的过程中,潜在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会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隐患,进行全面的监测工作可以为施工提供保障。基于云南普朗铜矿重点地质灾害协同演变及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这一工程项目,针对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4~6 号坡的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利用绝对位移监测、视频监测和雨量监测构建全面的监测系统,并依靠高精度且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先进设备使监测自动化。根据所得的位移曲线可以了解边坡位移的规律,合理预测坡体后续状况,评估该边坡的安全性。

    自动化监测边坡潜在地质灾害边坡位移监测

    含砖再生集料配制混凝土的适用性

    肖田张俊峰李清华靳灿章...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含砖再生集料配制混凝土的适用性,在拟定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基础上,用再生集料和废砖再生集料替代不同比例的天然粗集料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了再生集料掺入量及废砖再生集料掺入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再生粗集料掺入量和废砖再生集料掺入量的增大而降低,含砖再生集料可以用于配制C20~C35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但是粗集料中再生集料所占比例为50%时,C20~C35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废砖再生集料的掺入量分别不宜大于20%、25%、40%和60%,研究成果有利于控制和提高含砖再生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废砖再生集料

    微型组合桩在公路滑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

    刘鹏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型组合桩在公路滑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S202 公路边坡堆积体微型桩治理工程为案例,开展倾斜式微型组合桩工程实践应用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竖直桩(实际方案)和三斜桩(推荐方案)的边坡防护效果和经济效益。可知两种微型桩布置方式均能满足滑坡抢险处理需求,布置竖直桩时,边坡稳定性系数为 1。61;布置倾斜桩时,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96,较布置竖直桩时稳定系数提高了近13。6%,节约成本近40。7%,三斜桩抗滑效果更优。

    公路滑坡抢险工程微型组合桩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微表处技术

    原磊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车辆荷载和雨雪侵蚀影响下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病害,为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以山西省G108 国道双向四车道公路为例,进行了微表处技术的施工技术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和微表处施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表处技术能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水平,降低路面病害发生,提高路面耐久性及行车舒适性,为公路交通稳定发展形成保障。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微表处技术

    昔榆高速公路斜峪沟段路线方案比选

    籍晓靖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昔阳(晋冀界)至榆次高速公路斜峪沟段路线比选为例,从建设条件、平纵指标、行车安全、征地拆迁、环境影响及工程规模造价等方面对隧道方案和深挖方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并践行绿色公路设计理念,推荐合理的路线方案,结果表明,在贯彻绿色理念的同时,同样可以追求工程规模及经济合理化,以寻求到绿色、经济、安全的品质方案。

    路线方案绿色理念隧道工程

    硫沥青结晶形态与流变性能试验分析

    胡磊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沥青路面易产生车辙的缺点,并降低沥青用量,采用硫磺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选取不同的硫磺掺量(内掺10%、20%、30%、40%),制备了四种不同的硫沥青,在室温下进行了不同天数(7、14、30 d)的养生,分别研究不同硫沥青的结晶形态、针入度、软化点和流变特性。研究发现,硫沥青中硫磺的结晶可显著改善高温抗车辙性能,具体表现为硫磺的掺加显著提高了基质沥青的软化点、复合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其次,低掺量硫磺(内掺10%)对基质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不大,推荐采用较高的硫磺掺量(不低于内掺20%)制备硫沥青。

    道路工程硫沥青结晶形态流变性能

    超快硬混凝土修复王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余晓红来建定周雪何悦...
    31-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磷酸盐水泥基产品(修复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比分析了用水量对其工作性、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水量从6%提高至10%时,修复王混凝土工作性能显著提高,并逐渐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了4~5 个等级,混凝土磨损量增加了3~6 倍,用水量为8%时,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为590 mm,7 d抗压强度为62。5 MPa,7d磨损量为1。912 kg/m2,可满足常规修补要求。

    修补材料磷酸盐水泥工作性强度耐磨性能

    沥青胶结料与级配对超薄罩面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

    蔡长峰周德宝孔古平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胶结料与级配类型对设计厚度≤2。5 cm的超薄罩面的高温性能影响,设计AC-10C、SAC-10、ECA-10 三种级配,分别采用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形成六种沥青混合料组合进行车辙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结料的改变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要大于级配类型的改变;相比7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能够较大程度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级配越粗、骨架密实结构更完善,高温性能更优。建议应用超薄罩面技术时,尽可能用高温性能优良的沥青,级配采用骨架密实结构。

    道路工程超薄罩面沥青胶结料级配类型高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