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创新

旬刊

1673-1328

kjxx@vip.sina.com

0451-82613440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信街15号(省政府综合楼526室)

科学技术创新/Jour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同时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广大科技、经济教育工作者和中小企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阻力相关参数对比分析研究

    李天瑜陈定君张明远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挖掘阻力是一个非线性、不均匀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多变化的过程.深入理解和掌握挖掘阻力特点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是提高挖掘机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以统计学为基础,研究阻力相关参数分布,并分析挖掘阻力变化对参数分布影响.结果表明:阻力相关参数集中分布在主值区间内,当挖掘阻力大于平均挖掘阻力时,其区间集中程度更高.研究结果为挖掘阻力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挖掘机挖掘阻力统计分析

    江苏响水-滨海港区海岸带景观演变及对区域碳储存的影响

    吴欠范学忠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3期遥感影像数据和InVEST碳储存模型,对响水-滨海港区海岸带景观演变过程及区域碳储存的动态响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984-2020年,研究区农田和盐田大规模转变为建设用地,盐沼、潮滩、未利用地和部分盐田主要转为养殖塘;区域碳储存总量因之丧失22.2万t,碳密度高值区在空间上直接减少15.7%;农田转为建设用地,是研究区碳储存功能退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和贡献者,潮滩转为海水、潮滩转为养殖塘的碳储存损失相对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海岸带的生态修复和生态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海岸带景观演变碳储存生态规划

    硅基芯片低空洞率底部填充工艺技术研究

    兰元飞焦庆姬峰张鹏哲...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相控阵天线接收子阵硅基芯片为研究对象,从底部填充点胶针头选型、倒装芯片清洗、底部填充胶分配模式方面研究了硅基芯片底部填充工艺技术,测试了芯片底部填充外观、芯片底部填充空洞率以及接收子阵电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合适的点胶针头、选取适宜的清洗条件、采用适宜的底部填充胶分配模式完成底部填充的硅基芯片边缘胶层无开裂、无空洞,底部填充胶高度约为芯片厚度的2/3,底部填充区总空洞率<10%,单个空洞率<2%,底部填充后接收子阵增益下降≤2 dB,满足接收子阵性能指标要求.实现了接收子阵硅基芯片低空洞率底部填充工艺技术的应用.

    硅基芯片底部填充工艺技术

    基于负二项稀疏算子和推广的负二项稀疏算子的INAR(1)模型的比较

    赵宸稷张庆春曹晓涵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条件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比较利用预设新息分布法基于推广的负二项稀疏算子INAR(1)模型和负二项稀疏算子的INAR(1)模型的参数估计情况.通过对取不同新息项分布的两个模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两个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来直观地表明由于基于负二项稀疏算子的INAR(1)模型在x=0点时概率质量不存在进而模型的所有边际分布不存在,从而证明利用预设新息分布法基于负二项稀疏算子的INAR(1)模型不存在,也表明推广的负二项稀疏算子在利用预设新息分布法构建INAR(1)模型中的必要性.

    负二项稀疏算子二项稀疏算子INAR(1)模型条件极大似然估计

    基于不同时频变换方法的爆破、塌陷和地震信号分析

    梁永烨窦立婷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短时傅里叶、小波变换和S变换三类时频分析方法对代县和大同地区记录到的爆破、塌陷及天然地震事件进行了分析,获得两地不同地震事件类型的时频特征,得到共同判据:地震事件频谱频带较其他两者更宽,分布于0~10 HZ,爆破和塌陷的频带频域范围较窄多集中于0~2 HZ,且塌陷的主能量值较地震和爆破则更高.

    短时傅里叶小波变换S变换时频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的弹性力学位移计算方法研究

    蔡振荣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弹性力学问题是以有限元方法为主进行数值求解的,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从而在求解力学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通用数值逼近器,可以用来实现对弹性力学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本文建立了基于物理约束的神经网络偏微分方程求解模型,以常见的二维平面压缩计算为例,实现了该方法的求解和验证,为智能化弹性力学求解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弹性力学神经网络数值计算偏微分方程组

    智能立体车库光纤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岳仁峰张嘉琦范学忠亓莉莉...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立体车库钢结构变形难以检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在线监测系统.其利用光纤光栅的高敏感性实时监测立体车库钢结构变形,同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智能立体车库人机交互良好的软件平台,该平台以采集处理智能立体车库关键参数实时显示为核心,实现了监测系统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处理、实时曲线显示、数据库存储和传感器报警等功能,实现了智能立体车库故障隐患提前发现与及时处理,提高了智能立体车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立体车库光纤光栅安全监测系统

    基于ZigBee的可穿戴多元数据采集节点设计

    赵陈宋泊明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肢体功能的临床评价通常依赖量表评估,然而量表评估具有主观性强、评估标准不统一、耗费时间等缺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评估方式虽然可以捕捉人体动作,但无法实时监控肌肉运动状态.为了解决自动化、高精度肢体功能评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可穿戴多元数据采集节点设计.节点由一个CC2530主控芯片与表面肌电传感器、ADXL345传感器相连接组成,且多个传感器通过ZigBee协议将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最终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通过测试者手臂前屈、外展运动对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上位机串口调试能够成功地接收显示测试数据,包括三轴加速度值与肌电电压值.随着动作速度变化,三轴加速度与肌电电压值也随着呈现相应变化,符合预期要求.

    可穿戴传感器CC2530单片机ADXL345表面肌电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任学龙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效果,提升缺陷检测率,实现自动、快速、准确的检测目标,引入计算机视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拍摄电子元件表面图像,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消除原始图像中多余的噪声;其次,基于阈值分割原理,将电子元件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区域,从各个区域中提取与元件表面缺陷相关的特征,初步检测电子元件表面缺陷;在此基础上,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进一步精确检测元件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算法应用后,6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率均较高,检测能力更强,准确性和可靠性优势显著.

    计算机视觉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基于选择性卷积核CNN的声学温度场重构插值

    段奕欣陈立玮周新志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锅炉温度反应了炉内燃烧情况.精准定位炉内高温区域,对提高燃烧效率,识别故障情况起到重要作用.传统声学温度场重构插值依赖于声波换能器的布置与径向基函数的选择,难以实现高分辨率温度场重构.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设计基于选择性卷积核CNN的温度场重构插值网络(TRIN)对声学温度场重构中的插值问题进行优化,实现了对温度场的高精度插值.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仿真温度场数据集和锅炉厂实测数据上开展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卷积神经网络插值声学温度场重构选择性卷积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