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水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水产

刘振家

双月刊

1674-2419

hljscbjb@sina.com

0451-84613035

150018

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178号

黑龙江水产/Journal Heilongjiang Fisheries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惟一的一本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以极强的实用性树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厚爱,尤其2002年改版后,更加注重实用技术性,面向水产科技、面向养殖生产、贴近渔民;注重报道水产养殖的新技术、新信息及生产经营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引导渔民致富和促进水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七鳃鳗PAK4参与LPS介导的VLRB类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应答反应

    刘秀佳柴梦棋韩英伦刘欣...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p21活化蛋白激酶4(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4,PAK4)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在低等脊椎动物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一个PAK4同源基因(Lja-PAK4),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544 bp,编码一个含有84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分子与高等脊椎动物PAK4序列比对一致性最高,且具有该蛋白家族保守的两个功能结构域.利用通过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Lja-PAK4蛋白为抗原,成功制备了大鼠抗Lja-PAK4的多克隆抗体.用混合菌刺激七鳃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发现,Lja-PAK4的mRNA和蛋白质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样小体中均显著性上调表达.采用B细胞丝裂原LPS和T细胞丝裂原PHA分别对七鳃鳗进行刺激后发现,经LPS刺激后Lja-PAK4的mRNA和蛋白质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样小体中呈现出显著性上调表达,而它们在鳃囊中的表达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说明Lja-PAK4参与了 LPS介导的七鳃鳗VLRB+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p21活化蛋白激酶可变淋巴受体免疫应答反应

    井盐水培育轮虫过程中碳酸钙浓度过饱和的危害及防控方法的研究

    梁芳李影李让刘芳...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自然海水、井盐水混合自然海水两种水体下轮虫产量差别,提高轮虫的单产水平,找到限制轮虫产量的环境影响因子,试验选择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三角洲基地12排5个自然海水轮虫池塘和18排5个自然海水与井盐水混合的轮虫池塘进行调查,井盐水的量占总量的比例≥50%,连续监测15 d水温、pH值的变化,定期测定水体的理化指标,包括碱度、盐度、钙离子,计算晶型CaCO3·H2O临界突变的饱和度指数,并跟踪记录各池轮虫总产量.结果显示,对比自然海水池塘,井盐水混合池塘更易发生水质突变,且突变次数明显增多,平均自然海水为0.4±0.49次,井盐水混合池塘为2.6±0.49次.井盐水混合池塘碱度普遍较高,平均(4.18±0.10)mmol/L,自然海水为(2.63±0.22)mmol/L.添加井盐水的池塘,轮虫产量显著低于正常轮虫池(P<0.01),平均每亩产量低25万kg左右.研究结果显示,在轮虫池大量混合井盐水会使水体突变增多,最终导致轮虫大量减产.

    井盐水碳酸钙过饱和水质突变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

    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杀菌效果的影响

    刘宏宇杨广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水环境温度对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杀菌效果的影响,在20℃、25℃和30℃三个温度条件下,定期检测了 2株细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在不同浓度戊二醛水溶液中的致死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戊二醛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杀菌率与温度正相关,低药物浓度时(0.45 mg/L),30℃水体中的杀菌率在24 h达到90%以上,而较低温度(20℃)实现90%杀菌率需要27 h;当浓度升至1.8 mg/L时,30℃、5 h杀菌率可以达到90%,20℃时则需要延长至7 h;当更高药物浓度(18 mg/L)时,30℃、20 min可实现90%以上杀菌率,20℃时所需时间相应延长至30 min.戊二醛对副溶血弧菌灭菌效果的影响也呈现相似规律性,当药物浓度0.18 mg/L时,杀菌率分别在15 h(30℃)和18h(20℃)达到90%以上;当药物浓度1.8 mg/L和18 mg/L时,30℃水体中分别于100 min和3 min达到90%以上的杀菌率;20℃时时间延长至180 min和5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使用戊二醛提供参考.

    温度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杀菌率

    大麻哈鱼幼鱼对温度、盐度、pH及溶解氧耐受性的研究

    孙述好黄紫薇胡男李应东...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为受试对象,分别从温度、盐度、pH值以及溶解氧耐受性方面对大麻哈鱼幼鱼的生存状况展开研究.大麻哈鱼幼鱼由丹东市水产研究所提供.暂养5 d后挑选体长(8.84± 0.50)cm,体重(5.2+0.50)g的体质健康、外形匀称的大麻哈鱼幼鱼用于试验.结果显示,大麻哈鱼幼鱼耐受高温的临界值为21℃,同时,温度越高,大麻哈鱼幼鱼耗氧量增加,低氧耐受性减弱;对盐度骤变的接受范围在0‰~35‰,盐度渐变可以达到40‰;pH值的骤变和渐变对大麻哈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适应范围4.5~10.研究结果可为大麻哈鱼幼鱼养殖及运输提供参考.

    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耐受性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

    黑斑原鮡仔鱼开口饵料的初步试验

    方媛林刘晓锐吴雷曾荣俊...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和组合方式对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将(0.0206±0.004)g的仔鱼随机分成11个饵料组,放置在规格为3.6 m×0.5 m×0.2 m的孵化槽中进行为期42 d的投喂试验.每天记录死亡仔鱼数量,每7 d测量生长情况.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饵料组对黑斑原鮡仔鱼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摇蚊幼虫组的死亡率最低,其次是摇蚊幼虫+螺旋藻组,然后依次是鳗鱼饲料+螺旋藻组、鳗鱼饲料组、鳗鱼饲料+螺旋藻+摇蚊幼虫组和其他组合.在鱼体全长和鱼体质量生长方面,猪肝组的生长最慢,鳗鱼饲料+螺旋藻+摇蚊幼虫组的生长最快,其次是蚊幼虫+螺旋藻组.研究表明,黑斑原鮡仔鱼的开口饲料,选择使用摇蚊幼虫+螺旋藻或者鳗鱼饲料+螺旋藻+摇蚊幼虫的饵料组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maculatum)仔鱼开口饵料敏感期

    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卢如芝何汉刚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幼鱼生长的影响,试验选择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苗各150尾.初始平均体重分别为(2.74±0.12)g、(2.69±0.10)g和(2.75±0.11)g.试验共设置5个盐度水平,分别为0‰、10‰、20‰、30‰、40‰.每种鱼每个盐度30尾,并设置3个平行小组.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终末体重和日均增重量以M0(1)组的最高,其生长速度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小组(P<0.05).除处理M10(1)组外,其它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M0(2)、M10(2)、M40(1)和M40(3)的生长速度则显著的慢于其它各个处理小组,其中经过对比,生长速度最快和生长速度最慢相比相差了 4倍.成活率和肥满度以M0(2)、M10(2)、M20(2)、M30(2)和M40(2)相对显著高于其它几个处理小组(P<0.05).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对3种鱼进行饲养,其终末体重、日均增重、成活率和肥满系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盐度和罗非鱼品种对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有显著影响.在5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发现,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在低盐度水中生长快,萨罗罗非鱼在高盐度水中生长快.

    盐度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redtilapia)生长

    金针菇菌渣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宁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水平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评估金针菇菌渣在草鱼养殖中的最适使用水平.试验选择体况健康、体重约为20g的草鱼6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各组草鱼分别投喂含有0%(对照组)、4%、8%和16%金针菇菌渣的试验饲料.试验草鱼驯养2周,正式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统计分析各组草鱼的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草鱼采食含有8%的金针菇菌渣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试验末重(P<0.05)、增重率(P<0.05),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其中试验末重显著提高了 6.6%、增重率提高了 8.96%,饲料系数降低了 6.76%.而不同水平的金针菇菌渣对草鱼的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等数据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金针菇菌渣可以改善草鱼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且金针菇菌渣的最适添加水平为8%.

    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r)菌渣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饲料系数草鱼(Cteraopharyngodonidella)

    天津地区养殖池塘生态环境调查

    王菁韩进刚王宇霍文慧...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5月~10月,对天津市涉渔区养殖池塘开展生态环境调查.调查区包括西青、津南、大港、汉沽、静海、宝坻、武清、蓟州、宁河区等天津市部分辖区.调查项目包括养殖基本情况、水体pH值、盐度、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总有机碳等.经过数月调查,获得了较为详实的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天津市养殖池塘水质氮磷含量高,氨氮、亚硝酸盐、高酸碱度是主要危害因子.

    天津养殖池塘生态环境调查

    流水养殖模式下不同投喂频率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周章饶瑞阙有清袁波...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流水池养殖模式下不同的投喂频率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对杂交鲟流水养殖提供参考.该试验选择体质健康的规格整齐的初始体重为(6±1.13)g的杂交鲟幼鱼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40尾.以不同投喂频率进行试验,试验1组投喂频率为2次/d,试验2组投喂频率为3次/d,试验3组投喂频率为4次/d,试验4组投喂频率为5次/d.预试验为1周,试验期为10周.结果显示: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的增长率、存活率、摄食率均高于试验1组,无差异显著性(P>0.05);试验3组、试验4组的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的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流水养殖模式下不同的投喂频率对杂交鲟幼鱼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4次/d的投喂频率比较适宜,可以在杂交鲟的养殖过程中推广应用.

    杂交鲟投喂频率生长性能

    不同水平的小球藻对草鱼免疫力功能的影响

    闻祖银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小球藻(Cholorella vulgari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小球藻在改善草鱼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体重约20g、健康无病的草鱼40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其均分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草鱼.各组草鱼依次投喂含有0%(对照组)、0.5%、1.0%、1.5%的小球藻的饲料.投喂60 d后,检测各组草鱼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2组和试验3组草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溶菌酶(LZ)活性显著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小球藻对草鱼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力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草鱼养殖生产中,添加1.0%和1.5%的小球藻可以显著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小球藻(Cholorellavulgaris)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溶菌酶(LZ)碱性磷酸酶(ALP或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