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少年儿童近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娜武艳飞
    234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儿童近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1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4例近视患儿(125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等效球镜(SE)将其分为轻度近视组(42眼)、中度近视组(41眼)及高度近视组(42眼).比较3组患儿临床数据资料,并分析影响近视的危险因素以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儿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收缩压数据及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占比呈升高趋势,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大血管层厚度、小血管层厚度、舒张压数据呈下降趋势,近距离用眼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385、1 889.525、36.783、92.289、99.265、826.277、5.540、61.330、463.133,x2=21.065;P<0.001).使用电子设备、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的危险因素(OR=4.778、13.888、7.228),户外活动是保护因素(OR=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儿童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是保护因素,可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儿实施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其近视发生风险.另外,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影响脉络膜厚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可对脉络膜厚度起到恢复作用,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

    近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危险因素相关性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邹菜娥
    2347-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7,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14、4.923,x2=9.78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PCO2、RR、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0、5.693、7.603、5.953、3.291,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82、4.859、6.067,P<0.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改善其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提高其肺功能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血气肺功能

    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发生的预测研究

    李文君
    2350-2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以期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漯河市妇幼保健院130例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28孕周时孕妇的ALT、ALP并计算ALT/ALP,同时收集孕妇基线资料,根据是否早产分为早产组和足月分娩组,比较两组孕妇的ALT、ALP、ALT/ALP及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LT/ALP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130例孕妇中有40例早产,早产发生率为30.77%.两组孕妇在ALT、ALP、ALT/ALP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1、3.055、5.229、6.7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ALP、ALT/ALP及TBA是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LT、ALP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655;ALT/ALP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为0.743.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风险较高,主要受ALT、ALP、ALT/ALP及TBA水平影响,ALT/ALP可作为临床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早产的敏感指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预测

    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屈荣荣龚佩佩许峰峰
    2354-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原发病灶的病理标本,检查错配修复蛋白相关项目表达水平,并探讨具体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明确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发现,80份结肠癌病理标本中,MLH1+缺失率为 15.00%(12/80)、MSH2+为 6.25%(5/80)、MSH6+为 16.25%(13/80)、PMS2+为 8.75%(7/80).微卫星不稳定率为46.25%(37/80).MLH1+缺失率与病灶位置、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MSH2+缺失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SH6+、PMS2+缺失率与病灶位置以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80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8~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7.5个月.微卫星不稳定率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r=0.541,P<0.05).80例结肠癌患者中无进展68例(85.00%),进展或死亡12例(15.00%),且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的结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4~45个月,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阳性的结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21.5~450个月,两组术后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4.316,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缺失与患者病灶位置、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还对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错配修复蛋白可作为评价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标志物.

    错配修复蛋白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张魁申雪玲代云霞
    2357-2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5(IL-15)、淀粉样蛋白A(SA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脊柱活动度(BASMI)评分以及MMP-3、IL-15、SA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相较于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缩短,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两组患者指地距、枕墙距及胸廓活动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8、9.188、22.196、12.88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SDAI、BASFI、BASMI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4、5.279、9.8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3、IL-15及SAA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8、9.270、15.361,P<0.05).结论: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僵硬等临床症状,改善疾病活动度,控制疾病发展.

    强直性脊柱炎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5淀粉样蛋白A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LCF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SA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胡要锋马腾飞胡艺博
    2360-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术(LCF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汝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分别进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LCF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 d临床效果、临床指标以及预后数据变化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9,P<0.05);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术后颅内压、脑脊液因子、脑代谢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0、3.788、6.524、5.518,P<0.05);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发现,研究组术后预后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SAH病症对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影响较大,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LCFD治疗疾病,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持续腰大池引流术

    水中待产分娩与传统待产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防效果分析

    黄雪瑞朱新如李卿双
    2363-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水中待产分娩与传统待产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60例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产妇意愿分为两组,32例采用传统待产分娩的为传统组,28例采用水中待产分娩的为水中组.比较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盆底电生理指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和剖宫产率.结果:水中组POP及SUI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15、4.391,P<0.05);水中组盆底肌肉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81、2.401,P<0.05);水中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5);两组产妇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1、0.339、0.980、0.478、0.255,P>0.05);水中组剖宫产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1,P<0.05).结论:水中待产分娩对产后PFD预防效果优于传统待产分娩,能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POP及SUI发生率,减轻对盆底肌纤维的损伤,且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水中待产分娩盆底电生理指标压力性尿失禁剖宫产率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周静段业芬邓杰聂晓冬...
    2366-2368,2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与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2023年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65例CKD患者作为研究组(CKD组),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C组),测定ProGRP、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C水平,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确定CKD分期.比较不同分期CKD患者与HC组血清ProGRP及肾功能检测指标水平差异,分析CKD组血清ProGRP与肾功能检测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KD组的血清ProGRP水平高于HC组,从CKD3期开始,随着CKD分期增加,ProGRP、尿素氮、肌酐水平逐渐升高,eGFR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D组血清ProGRP与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C水平均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39,P<0.001).结论:CKD患者血清ProGRP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CKD分期增加血清ProG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ProGRP水平与肾功能检测指标具有相关性,血清ProGRP水平可用于评估CKD病情的严重程度..

    慢性肾脏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尿素氮肌酐

    实验室检测指标结合细胞形态学分析在MA与MD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游颖怡李亚红
    2369-2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以鉴别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21例MDS与17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常规及维生素B12(VitB12),制作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观察细胞形态特征.结果:MA与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itB12、MCV>100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0.762、3.979,P<0.05).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嗜多色性红细胞、卡波环、中心淡染区扩大、原始粒细胞、双核粒细胞、粒细胞巨变、假Pelger-Huët畸形、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491、14.568、10.238、12.533、14.568、7.495、4.661,P<0.05),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红系双核、奇数核、巨原红、巨早幼红、巨中幼红、大RBC、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粒系原始粒细胞(≥5%)、巨中幼粒、巨晚幼粒、巨杆状核、假Pelger-Huët畸形、核浆发育不平衡、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5叶)、颗粒减少或无颗粒,巨核系巨核核分叶多、小巨核、双圆巨核、多圆巨核、微小巨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314、4.259、7.112、20.761、18.087、9.401、15.641、21.478、9.547、8.197、5.768、3.619、4.259、4.661,P<0.05).红系核畸形、多核、巨晚幼红,粒系晚幼粒、棒槌小体、环状核,巨核系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与MDS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减少,MA红细胞形态以大细胞(MCV>100fL)为主,而VitB12显著降低,结合血清VitB12测定有助于两者的鉴别.MA病态造血主要体现三系的巨幼变;MDS则有一些克隆性证据,表现在红系有双核、奇数核,粒系可见原始粒细胞、双核粒细胞、假Pelger-Huët畸形,巨核系可见小巨核、微小巨核、双圆巨核、多圆巨核细胞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常规细胞形态学

    性激素指标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潘亚晶董玉倩陈素洁
    2373-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指标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接受IVF-ET的PCOS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7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中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和妊娠失败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受试者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孕激素(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分析性激素指标与接受IVF-ET的PCOS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RL、P、E2、L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8、6.261、5.723、20.071、20.363、13.584,P<0.05);87例 PCOS不孕患者接受IVF-ET后,46例患者妊娠成功,41例患者妊娠失败,妊娠成功率为52.87%;妊娠成功组BMI、PRL、E2、LH、T水平明显低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9、3.388、3.837、3.735、4.192,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PRL、E2、LH、T均是影响 PCOS不孕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32、1.083、1.020、1.310、12.759,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PRL、E2、LH、T预测曲线下面积(AUC=0.729、0.710、0.744、0.734),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AUC=0.865).结论:性激素指标在PCOS不孕患者中均呈异常表达,其中PRL、E2、LH、T是接受IVF-ET的PCOS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可有效预测妊娠结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性激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