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媒体视域下贵阳市非遗项目传播路径研究

    何阳胡瑞波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巨大变革重塑了媒体传播的格局,全媒体传播的全域覆盖和协同联动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信息的传播.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全媒体传播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重要的媒介支持.文章基于全媒体传播体系,对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保护的路径进行梳理,提出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采取媒体错位传播、提升媒介社交可供性的优化路径,以期助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为其他地区利用媒体传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全媒体非遗传播贵阳

    基于用户体验的博物馆数字化慷慨界面设计研究

    林小筱王晶晶李强
    41-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国博物馆数字化界面设计存在信息架构混乱、交互设计缺乏人性化、视觉设计缺乏美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浏览和学习体验.研究基于用户体验视角,对博物馆数字化界面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优化界面设计,提高可用性和可访问性;并根据用户研究和博物馆实际需求,设计了合理的信息架构、交互方式和视觉形象,提出了慷慨界面在用户体验上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博物馆数字化信息交互界面的用户体验提供独特的视角.

    慷慨界面用户体验信息交互数字化博物馆

    新媒体公共艺术中沉浸式设计的探索研究

    苏威霖凌杰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前沿科学技术已经涉入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产生变化.各类新技术新媒介融入传统的媒体艺术当中,产生更多新型的艺术形式,使得观众不局限于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其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文章阐述沉浸式理论,并且在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浪潮中,新媒体公共艺术探究如何合理使用新的技术来加深观众的沉浸感,提出在沉浸式探索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展望新媒体公共艺术沉浸式传播的未来发展方向.

    公共艺术沉浸式装置艺术虚拟空间数字艺术

    基于心流理论的湘潭窑湾旅游小程序设计

    李超逸胡伟
    49-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景区发展趋同的背景下,分析窑湾自身的特色和问题所在,从小程序切入,以心理理论为指导,探索心流理论与旅游小程序设计结合的可能性.查阅文献,根据产生心流体验的前因条件,即清晰明确的目标、积极有价值的反馈和平衡挑战与能力,提出9条设计策略,建立旅游小程序设计框架,从功能结构、内容设计、界面风格三方面进行设计实践.窑湾小程序设计兼顾窑湾特色和用户体验,有助于提升窑湾吸引力,满足旅游小程序发展要求,为同类小程序提供设计模式的参考.

    心流理论窑湾旅游小程序

    海派家具中腿的形制分析及再设计

    王艳宋玲邹伟华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上海开埠以来,在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海派家具创新性地融入西洋家具的功能、风格和装饰.相比于明式家具,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吸纳了欧洲洛可可、巴洛克的装饰风格,引进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具有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文章首先对明式家具与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进行比较分析,从符号学的视角对海派家具腿部造型进行解读;其次从材料、技术、文化3个维度对影响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运用黄金比例设计法则探索点、线、面的造型表达,对海派家具的腿形进行再设计,以期能对现代家具的腿部造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海派家具形制腿形再设计

    以趣味教育为导向的儿童交互绘本设计研究

    张晓敏张小娟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以趣味教育为导向的儿童交互绘本设计,主要研究了儿童绘本的交互设计形态与阅读体验,并以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在学龄期儿童绘本设计数字化交互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对其进行视觉分类与交互设计,通过游戏化和趣味化的设计策略,来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儿童在与绘本互动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特定的相关知识,使儿童在游戏中自觉无意识获取知识,做到快乐学习,从而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

    学龄期儿童趣味教育数字交互绘本设计

    品牌价值链理论下京族非遗与文创的互嵌融合研究

    程镜蓉张世龙吕建宝刘玲玲...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京族非遗开发片面、粗放、设计转化能力弱致使民族海洋特性表现不足等问题,从品牌的角度出发,为京族文化与文创的互嵌融合提出设计策略具有深远意义.采用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阐明京族非遗的发展研究现状,链接品牌价值链理论与文创设计的方法理念,开拓京族非遗与文创融合路径,生成相应融合模型.运用文化元素进行具体的品牌形象建构,并进行文创衍生设计,验证路径的可行性.将非遗与文创的融合分为价值阶段与增值阶段,对不同阶段进行细致划分与深入研究,能充分捕捉可利用资源,有效激发利益相关群体价值并贡献各自潜能,使文化设计转化可持续进行,为其他少数民族族群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京族非遗品牌价值链理论文创设计互嵌融合设计转化

    基于可循环再利用理念的易碎品快递包装设计研究

    肖晓姚进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易碎品快递包装存在的过度包装等问题,探索实现易碎品快递包装可循环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现有研究文献和易碎品快递包装存在问题的整理和分析,讨论易碎品快递包装设计的突破点.通过对"材料—结构—设计"三要素关系的分析,厘清可循环再利用理念指导下易碎品快递包装设计的逻辑关系,认为设计是主导,材料和结构是基础,为具体策略研究进行指导.从减量化的易碎品快递包装设计策略、功能再利用的易碎品包装设计策略和循环组合的模块化易碎品快递包装设计策略3个方面,探索可循环再利用理念在易碎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可循环再利用易碎品快递包装可持续

    《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研究

    邓水兰王奇
    69-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造物艺术过程结构体系,聚焦于《天工开物》的造物艺术本体,将"物用观"贯穿于《天工开物》造物艺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对《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的挖掘,将其还原于社会语境,全面地建构与还原了《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内——外"物用观"生态系统,从而有助于人们从"物用观"的视角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天工开物》所体现出的传统造物艺术基本特性.

    《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

    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马雪寒张亚丽刘文良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地域文化为视角,以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目的,寻求地域旅游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在更好弘扬本地文化的同时加大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地域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当下旅游文创产品现状的梳理,对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出创新发展的路径.文章以湖南湘西地区的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为例,深入分析受众群体,结合线上社交、短视频、展销、湖南卫视火爆综艺节目、旅游APP等平台与线下打造苗绣、土家织锦文创体验馆、举办设计赛事等多维度推广的形式,赋能地域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在新时代发挥生机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大众购物体验与消费幸福指数.

    地域文化旅游文创创新路径湘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