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认知能力的老年产品设计

    谭启轲刘宗明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老年人认知视角出发,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主要认知能力特点,并发掘老年群体的相应痛点和需求.基于老年人认知能力特点对现有老年产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现有老年产品的不足.随后,归纳基于认知能力的老年产品设计策略,并选取相应老年产品案例进行分析,结合认知能力总结其主要优势与成功要素.最后,应用设计策略进行老年助行产品的设计实践.通过文章的研究,丰富老年产品设计研究,以期帮助设计师从认知能力角度完善老年产品设计.

    老龄化认知能力设计心理学老年产品

    莫里斯符号学理论下的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张彦斌许占民焦斌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不仅是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场所,更是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博物馆文创产品恰恰是传播博物馆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以莫里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对河南博物院的文化符号元素进行梳理,选择代表性的符号元素并进行符号运用,对博物馆文创产品从语义、语形、语用3个维度进行符号学解读,构建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指导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实践.将莫里斯符号学理论运用到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中去,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为中原地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让产品在体现文物情怀的同时也加强用户对中原文化的传播.

    莫里斯符号学博物馆文化文创产品设计

    坭兴陶的艺术特征及文化生态变迁

    蔡蕾甘政林宁绍强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钦州坭兴陶素有"千年古陶"之称,凝聚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在全球化、智能化推进下,坭兴陶艺术特征在异质文化的介入中出现符号、结构等新一轮的变迁,呈现出异样化与多元性的民族文化生态模式.文章以历史文献、比较分析的方法作为佐证,针对坭兴陶纹样、造型、色彩演变过程,归纳出坭兴陶艺术特征中的3种文化创新性生态策略,构筑坭兴陶文化生态实用与审美体验的协调性发展,在保护与赓续坭兴陶文化产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文化生态变迁坭兴陶艺术特征发展策略

    基于空间句法与GIS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捞车村为例

    向晓航卢艺徐佳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捞车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旨在为该村落的景观元素、传统建筑及其他内部空间要素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对捞车村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句法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局整合度、可理解度、平均最近邻分析及核密度等角度对研究区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捞车村空间整体形态属于聚集型,村落空间呈现"一带多点"的布局特征.② 捞车村的全局整合度不高,可达性一般,空间内部渗透能力不足,但是该村落仍有较少区域整合度较高.③ 该村落的可理解度数值较低,导致使用人群对村落空间信息感知能力变差.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村落内部路网系统、加强村落空间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的相关空间优化措施.

    空间句法ArcGIS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捞车村

    传统风水学影响下的莆仙传统民居空间布局

    陈惠晴周红
    96-9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住宅空间布局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调研、文献检索等方式,以莆仙传统民居为对象,在传统风水学的影响下,从整体性视角梳理莆仙传统民居的分布与类型,结合对传统民居建筑图纸绘制与分析,探讨传统风水学在宅基选址、平面布局及建筑装饰方面的具体影响,从传统风水学的角度,为现代住宅设计的优化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莆仙传统民居风水学选址空间布局生态建筑学

    参与式设计视野下乡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

    王宇阳李卫兵凡征
    100-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公共空间指乡村聚落里村民自由进出的场所,宗祠作为乡村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的历史遗留产物,更是各自家族血缘与地缘的凝结地.祠堂特殊的"时间性"表现在非祭祀时间时祠堂多为闲置建筑,因此希望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将祠堂空间在非祭祀时间可以作为游览空间使用.将楚雄市"以口夸"村何家祠堂作为研究对象,在尽可能保留其建筑原始样貌的同时对其建筑空间进行再设计,通过增设部分新空间,给予建筑新的功能,最终使得祠堂空间在非祭祀时间内也可以被充分利用,增强建筑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性,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案.

    乡村公共空间建筑空间空间重组乡村振兴

    苏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研究及优化策略

    孙毓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作为村民生活交流与休闲活动的核心场所,对于增强村民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村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城镇化加速,这些公共空间的地域特征逐渐趋同,文化特色逐渐消退.文章运用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苏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通过尊重和保护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激发其活力,深入挖掘和传承其文化资源,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同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乡土文化优化策略

    基于桂剧文化的室内空间设计

    牟彪陆展飞徐鑫张锋腾...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剧作为国家非遗正在流失.调查发现其历经初创、发展与衰落的过程,且乐器、服饰、脸谱、表演素材等特色突出.参照文化因子理论构建桂剧文化因子库,并提出其在室内设计中实物的直接展陈、图案造型的镂空与嵌套、虚实与透叠、组合与拼贴等综合应用方法.让体验者通过感官产生文化意象,并最终形成桂剧文化主题空间意境.旨在探索桂剧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思路,拓展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路径.

    桂剧文化因子室内空间设计方法

    基于"五感"体验的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以常德老西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周哲宇陈艳华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历史街区不断被改造,而大多数城市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都出现了"千城一面"以及地域文化流失的设计现象.文章以常德老西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五感"设计理念,探讨基于"五感"体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寻常德老西门景观设计中的"五感"体验设计,以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设计手法,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更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五感体验设计城市更新改造景观设计历史街区

    贵州苗族文化主题酒店空间设计发展现状与对策

    罗娟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经济的复苏,民族性文化酒店成为当下酒店设计发展的重要类型.文章以贵州苗族文化为例展开研究,在梳理贵州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入探索苗族文化主题酒店的特征内涵,分析民族传统文化与酒店空间发展驱动,提出贵州苗族文化主题酒店空间的设计策略,旨在为苗族文化传承寻找新的方式与路径,构建民族文化与酒店设计创新发展模式,使其更好地传承并服务于当今社会,并为不同类型的文化主题酒店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苗族文化主题酒店空间设计发展现状设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