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化背景的柳编工艺活态传承设计策略与实践

    汪天雄刘雨彤余强汪媛媛...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阜南柳编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但在人工智能背景的影响下,传统非遗手工艺人与信息化社会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阜南柳编的发展遭遇数字危机.针对阜南柳编的发展困境,应用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并从建立线上数据库、植入数字化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表现平台与构建数字化应用模式4个方面提出阜南柳编工艺数字化保护策略,以材料创新、数字化设计、产品创新应用与生产技术改进来促进阜南柳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最终将柳编非遗精髓与数字化进行结合,增加其艺术魅力以及文化价值,从而促进其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数字化阜南柳编非遗传承创新

    基于BIM技术的渝东南木构建筑数字化保护

    邓延伟罗明金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渝东南木构建筑保护在现代化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数字化中国建设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木构建筑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而衍生为建筑信息模型的集成管理技术,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文章通过将BIM技术特性与渝东南木构建筑保护相结合,以期为渝东南木构建筑保护探寻数字化应用的保护策略.

    建筑信息模型渝东南木构建筑数字化保护

    基于联合分析法的AR家具交互界面设计

    欧阳武旻杨静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AR家具交互界面设计,首先采用市场调研及用户访谈法,归纳AR家具交互界面的构成要素及要素类型,再拆分并正交重组,让用户根据自身的体验与偏好,对模拟的试验方案量化打分,收集数据计算得出各要素及类型的效用值和重要性值,分析用户在使用AR家具交互界面时的偏好,在此基础上确立AR家具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生成界面设计方案.联合分析法作为一种针对多因素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能够使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对AR家具交互界面上的偏好,从而在做产品设计开发或产品更新迭代时,能更好地提升用户留存度与满意度,改善用户体验.

    联合分析法AR家具交互界面设计用户体验用户偏好度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疆地域文化IP设计

    李芷晴吴熙为凃志初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背景下,探讨新疆地域文化IP设计,旨在推动新疆文旅产业发展.通过调研新疆民族文化资源,基于设计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挖掘新疆代表性民族文化符号.从设计符号学"语义""语构""语用""语境"4个维度,总结出一系列新疆地域文化IP设计方法,并以此为路径完成"域梦疆旅"IP设计实践,为新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设计提供新思路,探索新疆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文旅融合新疆民族文化符号地域文化IP设计

    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

    胡颖璐李弘立凃志初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用价值.通过研究文化符号数字化的实际案例,结合数字化应用的真实数据,进而总结促进中华文化符号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借助数字化传承中华文化符号,既要注重文化内涵传达的深度,又要拓宽大众传播的广度;不断创新,抓新符号、新角度、新路径,才能给大众新体验,取得新效果;不断学习,守正创新,打开国际视野,在交流当中吸取数字化经验,学习文化符号传播理念、思路、技术,最终采取优化的数字化手段传承中华文化符号,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符号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承

    优化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教学体验的教学方法研究

    何修传熊辉
    197-199,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探索提升数字媒体艺术虚拟仿真教学水平的教学体验.文献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梳理教学方法基础理论,探索通过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创造性体验.基于对iLab-x(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具体的虚拟仿真教学案例分析,总结出可以通过提问与动手操作、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实践调查法等参与式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体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等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度体验;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体验.

    教学方法虚拟仿真教学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体验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以"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为例

    肖赛锋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方向的教学研究,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立足于数字媒体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从学情分析着手,发现"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全力将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有效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新文科动画运动规律

    生态系统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艺科融合教学评价困境及重构

    王娇钟苡君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科融合下众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价存在"冷融合""旧评价"的问题,甚至出现艺科假融合之态.教育生态体系探究国家政策、高校教学中课程支持体系、学生组织支持体系、实践支持体系以及企业支持体系等组织之间的"共生"关系,而教学评价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凸显重要作用.合理组合多元异构模式、采取课程动态性评价、推动双向三维评价向异质评价转化.重构措施,优化教学评价模式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促使教育生态体系合理运转.

    教育生态体系艺术设计专业艺科融合教学评价评价重构

    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艺术学概论"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汪惟宝陈立基雷宇杜遥...
    207-209,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学概论"作为艺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则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该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还促进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艺术学概论"课程思政中,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文章重点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艺术学概论"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策略和实施方法,以期为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思政提供有益的参考.

    探究式艺术学课程思政策略

    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以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

    欧阳慧李超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数字化推动了教育环境的改革和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之举.文章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解决方法等方面探索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与对策,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