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程民生

双月刊

1000-5242

xbskb@henu.edu.cn

0378-2860394

475001

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的学报之一。以活跃学术思想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会,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展现学者风范,推动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本论》中的视差辩证法

    孔明安谢宇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辩证法构成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哲学方法.如果从研究对象和视差的视角看,《资本论》的辩证法也可以被视为视差辩证法:它具体表现为货币之视差、剩余价值之视差等.视差乃是观察同一对象的不同视角而形成的差异.这一差异既取决于主体,也依赖于客体之不同.因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而在"实证客体"与"现实客体"之间就形成了视差的辩证法.视差辩证法通过直面这一视差,把握视差现象背后的"现实",同时又站在视差"现实"的基础上对仍处于"视觉欺骗"阶段的观察予以批判.从这一视角看马克思对货币和剩余价值的考察也是视差辩证法的体现.

    视差辩证法《资本论》货币剩余价值

    商品抽象、现实抽象与思维抽象——《资本论》"商品与货币篇"的三重抽象探析

    谭勇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关《资本论》"商品与货币篇"中涉及的商品抽象、现实抽象和思维抽象的研究颇为不足,而这三重抽象对于《资本论》的理解以及批判地把握资本主义极为重要.商品抽象涉及商品形式抽象、价值抽象和交换抽象.现实抽象的典型代表是商品抽象,是人们在无意识下产生的行为抽象.思维抽象与现实抽象恰好相反,源于人们的思维、意识,其典型代表包括数学知识、自然科学概念.现实抽象可以向思维抽象过渡并影响思维抽象,其关键在于:1.两者都具有形式性特征;2.货币所导致的社会-综合为现实抽象过渡到思维抽象铺就了道路;3.借助于"第二自然"这一中介,现实抽象得以过渡到思维抽象.三重抽象及其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抽象网络,乃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受抽象统治的关键.唯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才能从这种抽象网络中解放出来.

    《资本论》商品抽象现实抽象思维抽象资本主义批判

    收入分配第二个主流的更早源头与收入分配的最优标准

    贺臻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五分位数和倒U理论都属经验方法而缺乏理论支持,对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的实践支持力不足.收入分配第二个主流更早的源头是埃奇沃思1877年创立的"不平等分配法则",并据此提出4个分配的最优标准:最优分布曲线、基尼系数、分类比例、橄榄构型标准;同时发现.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并未出现哑铃型分配结构.

    收入分配第二主流埃奇沃思法则最优分类比例标准最优橄榄构型标准

    国际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申烁罗朝阳李雪松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多元化经营,进一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分别考察了营商硬环境和营商软环境对企业TFP影响的异同并进行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对中高收入国家企业、大型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大的边际影响.因此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水平是实现要素优化配置、激发企业与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营商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全球上市公司

    数字化转型、知识效应与企业技术创新

    郑向杰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对促进企业间知识流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 2008-2020年披露的年报数据,利用爬虫技术识别获取"数字化转型"关键词以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知识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知识多元化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知识多元化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影响;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强度,知识流入与知识流出对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知识流入比知识流出的中介效应程度更高.

    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知识效应知识多元化知识流动

    论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

    任瑞兴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风险社会的数字时代,法律的安全价值引人关注,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值得探究.从社会结构转型、安全价值观念变迁与法律形态转变的宏观视角观察,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大致可归结为三种样态:义务本位型路径、个人本位权利型路径和社会本位权利型路径.这三种路径分别生成于压制型法律形态、自治型法律形态和回应型法律形态之中,相应地分别体现着秩序型安全价值观、自由型安全价值观和综合型安全价值观.目前我国的法律形态正在由 自治型法转向回应型法,安全价值观念正在从自由型安全价值观转向综合型安全价值观,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样态呈现为由个人本位权利型路径向社会本位权利型路径的转变过程.针对我国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优化综合型安全价值观念、健全回应型法律形态、调适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具体样态等方面加以解决.

    安全价值观念法律形态

    我国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启动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丁朋超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检视既有制度及实践发现,我国现有特别代表人诉讼启动机制存在程序启动权属不明、递进式启动方式欠妥、前置程序适用不当等问题.虽然域外证券群体诉讼区分为私人执法模式和公共执法模式两类,但将司法审查嵌入证券群体诉讼的启动阶段、采用平行式的启动方式是其通行做法,且制度的良好效果已被实践证实.我国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启动机制可从增设启动阶段的司法审查机制、变更递进式启动方式为平行式启动方式、宽松选案规则中前置程序的要求等三个层面予以完善.

    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启动机制递进式选案机制

    论合作制公证机构的法律性质

    聂志海王勇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合作制公证机构的法律性质,《公证法》和公证改革文件缺乏明确回应,学理上对其认识也存在纷争和理论局限.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是捐助法人的一个子类型.合作制公证机构是否应定性为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本质上乃是其能否定性为捐助法人的问题.决定合作人能否依出资份额取得分红的关键因素是合作制公证机构目的事业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决定其出资份额能否被继承的关键因素是合作制公证机构法律服务的专业性与组织形式的人合性.合作制公证机构的构造条件与财团法人存在根本差异.合作制公证机构应当被认定为非法人组织中以特殊的普通合伙形式设立的专业服务机构.特殊的普通合伙在组织构造、财产基础和责任承担以及目的事业方面与合作制公证机构具有一致性.

    合作制公证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特殊的普通合伙捐助法人特别法人

    司马光风俗思想述论

    高有鹏张潇研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中,司马光的政治倾向往往受到更多关注,而其风俗思想则较少被探讨.司马光从其社会观、历史观出发,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与社会风俗密切相关.鉴于风俗的重要作用,司马光积极谋划治理之策,移风易俗,冀望形成他所追求和认同的和厚风俗.司马光的风俗观念集中体现为"安固守常",此风俗观念兼有历史局限性及当代价值.

    司马光风俗思想国家政治民俗文化

    以"父母在,不远游"管窥汉代"以孝治天下"

    高一萍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本意是父母在世不离家远游,若要远游就必须有确定的去处.但在崇儒重孝的汉代,该言论并没有成为远游的观念羁绊.因为远游多为政治使命,而"孝"经汉代改造后,成为"忠"的起点,"忠"成为孝的终点,实现了"忠孝合一",从而使家庭伦理上升为治国策略.汉代"以孝治天下"取得了成效,但也有弊端.

    汉代远游孝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