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青年》对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影响及当代借鉴

    朱琳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期刊之一,在其影响下,青年毛泽东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比较过程中,他由思想"大杂烩"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其发表《体育之研究》、成立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以及开办文化书社等,均与《新青年》的启发影响密切相关.厘清《新青年》对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正确认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觉醒与马克思主义转向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培养具有指引作用.

    《新青年》青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湘江评论》思想转变

    毛泽东与中共纪念活动的话语表达

    孙建猛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共纪念史研究中,考察毛泽东对中共纪念活动的主导地位是一个重要视角.毛泽东深刻形塑了中共纪念活动的话语表达,其在内容上呈现出三个维度.首先,毛泽东以纪念活动来阐明革命路线、革命方法构成了革命话语;其次,以纪念活动来传递根据地建设诉求、社会主义建设诉求构成了建设话语;最后,在纪念活动中赞扬大众和考虑大众、依靠大众和服务大众构成了大众话语.研究毛泽东在纪念活动中的话语表达并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将有助于坚定推进纪念活动话语表达的新时代重构.

    中共纪念活动毛泽东话语表达

    赵必振、李达译介马克思主义之比较

    苗体君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有欧洲、日本、俄国三条路径,赵必振、李达是通过日本路径译介马克思主义的.他们是不同时代译介马克思主义杰出的代表人物.赵必振是中国译介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达系统性译介马克思主义,在译介的量上远超赵必振;赵必振译介的内容除了社会主义学说外,还有哲学、政治、历史、人物等方面,李达译介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赵必振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而李达一生都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一位著述颇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赵必振李达译介马克思主义实践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生成逻辑、时代内涵及实践要求

    徐俊松吴家华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党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洞察世界历史大势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生成的.新时代新征程,坚持胸怀天下具有多重时代内涵:胸怀中华民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胸怀全球安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胸怀各国人民,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胸怀人类未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走好新的赶考路,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求我们必须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始终秉持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积极回应普遍关切,推动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历史车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徐特立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王梓睿韩再超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初年,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角色缺失,反向促进了文化精英与知识团体对教育革新的多元探索,徐特立便是诸多导夫先路者中的翘楚.他在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扬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系统化、科学化与民族化的构想,为尚在草创阶段的语文学科提供了现代化转型的思路与方案.在语文教育观上,徐特立提出形式与实质二元统一的观点,并据此形成了贯通一体的语文教育本体论、功能论与教学论,廓清了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内容、教材选文标准等重要问题;在语文教学法上,徐特立提出了科学合理、多元互补的识字教学方法,并一反历史惯习,设计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上首个话法教学方案;在语文知识体系上,徐特立拟订了语法和修辞教学大纲,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由此初具雏形.徐特立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深厚的民族意识,对中国式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徐特立小学语文语文教育思想民族化现代化

    徐特立《小学各科教授法》中的美育观探析与启示

    许天译梁堂华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特立编写的《小学各科教授法》是一部翔实、系统的分科教授法,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开了先河.在这部著作中,美育观随处可见,主要可归纳为:以美养德,陶冶情操;以美触感,发现美好;以美增趣,愉悦身心.徐特立的这些美育观和当下的新美育理念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突出以美育人,陶冶品格情操;注重审美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美育实践,倡导学科融合.这些美育观,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徐特立《小学各科教授法》美育观

    《开明国语课本》插图的叙事特征及其现实启示

    朱若玉肖菊梅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学大师丰子恺融合儿童生活与美学特色,为民国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绘制的近400幅插图在布局、审美、结构、意旨、意境等方面呈现叙事特征:插图表征符合儿童认知、绘画笔法凸显灵动美感、多元主体描摹儿童生活、动态情节释放文本观念、图文叙事敲响"画外之音".回望《开明国语课本》插图,可为当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建设以启示:把握儿童认知规律,优化插图空间布局;依据儿童生活体验,描摹插图真实趣味;注重插图表征设计,拓展儿童审美意境;合理协调图文关系,活化儿童想象空间.

    《开明国语课本》教材插图插图叙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共性探索与中国情境:与改革实践同行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李汉学柳燕周奕彤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主题相互融合、方法多元的特点,并根植于中国的情境之中,在主题方面展现出一定特色.通过系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文献,运用扎根编码方法,从研究主题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勾勒出国内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的轮廓.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个整合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理论框架,并指明未来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扎根理论中国情境

    融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维度探析

    王秀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型课程教育理念.伴随融媒体的纵深化迈进,将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于"大思政课",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与今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维度出发,厘清融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内涵与新要求,明晰融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把握融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路径,不断发挥"大思政课"铸魂补钙的关键性作用,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育人之源.

    融媒体"大思政课"价值意蕴现实路径

    教育大变局背景下大学英语智慧教育者角色内涵及其实现

    何晓斓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大变局下教育的大背景、大环境和大趋势发生重大变革和深刻变化,教育理念、内容、方式、评价等发生系统性变革,迫切需要大学英语智慧教育者,明晰教育理念,把握核心角色,在变中坚守"不变",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从善",立志报国.要充分实现智慧教育者角色,大学英语教师需根据时代和学科的要求以及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等,完善知识结构,做学生知识习得的促进者;提升思维能力,做学生思维训练的设计者;养成高尚人格,做学生人格养成的引领者.

    智慧教育者大学英语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