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交通科技
湖南交通科技

陈菁

季刊

1008-844X

hnjtkjbjb@163.com

0731-85221554

41001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湖南交通科技/Journal 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是湖南省一级期刊。主要刊登我省乃至全国道路、桥梁、地方铁路、汽车、船舶、港口、筑路机械等方面的科技论文、实用技术、科研成果、交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重点工程的技术总结、运输市场的新情况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交通方面的选进技术、信息资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潇湘大道车辙发展规律分析及预测评价

    谭湘荣颜志新
    54-5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潇湘大道为依托工程,对其路面近5a的车辙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车辙发展规律,并建立潇湘大道未来10 a车辙数据的动稳定度车辙预测模型、GM(1,1)模型、改进GM(1,1)+RBF模型,基于检测数据对比分析3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路面通车前2 a,车辙发展比较平稳,第3年开始发生突变和质变.路面通车5 a以后,各类车辙保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但一直在持续发展中.沥青路面流动性车辙深度预测模型中车辙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0.1 mm,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动稳定度车辙预测模型的车辙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其次为灰色神经网络的组合改进后GM(1,1)+RBF模型,传统的GM(1,1)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差异略大.

    聚类分析动稳定度车辙模型GM(1,1)RBF

    大粒径大孔隙沥青碎石抗裂基层的应用研究

    杨梦王婷宇蓝光欣刘炫...
    58-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沙机场高速公路旧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用量大、强度高从而导致路面反射裂缝特别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骑缝黏贴抗裂贴+大粒径大孔隙沥青碎石抗裂基层"方法进行处治,并对大粒径大孔隙沥青碎石抗裂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合料路用性能等方面进行相关试验研究,提出了全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试验段运营2a后实测数据表明,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基层具有良好的防治反射裂缝能力,有效解决了长沙机场高速公路反射裂缝严重这一技术难题.

    大粒径大孔隙沥青碎石反射裂缝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

    桩板墙-填土加筋复合式支护在湘西山区高速公路陡坡高路堤中的应用

    梁啸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高速陡坡高填方路堤若按照常规坡比进行放坡,将占用大量的耕地、增加房屋拆迁量、延长施工工期,同时大体积填方工程给后期运营带来安全隐患.通过湖南官新高速工程实例,对桩板墙内侧填土采用加筋的方法提高填土整体物理力学性质,增大填土路堤的稳定性,从而达到减少占用耕地、节约造价的目的.可为湘西地区及其他地区高填方的土建工程提供参考.

    湘西山区高速陡坡高路堤桩板墙-填土加筋复合式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实时多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彭建湘李国林聂伟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公路工程勘察过程中数据共享缺乏、现场监管缺失等问题,利用5G移动互联网、GI S等技术,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实时多项目管理系统的研发,搭建了PC端及APP移动端,并在湖南省多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勘察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拥有数字外业、协同作业、实时多项目管理等优势特点,具备全省项目统计、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质量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设备管理、履约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过程留痕、数据累积、信息溯源,提高了勘察监管工作效率,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作业全过程实时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系统.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管理系统实时多项目全过程信息化

    基于正交试验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敏感性分析

    姚鑫鹏罗伟庭蒋莉斌刘坤...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程度,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13101标段留仙洞站为依托,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其次,选取围护结构厚度、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和砼支撑轴力3个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实现了9种不同情况的数值模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坑开挖完毕时,围护结构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为25.59 mm,发生在基坑东侧13轴桩身标高11 m深度处,该位移值没有超过其监测控制值30 mm,满足基坑开挖安全性的要求;各影响因素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敏感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砼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围护结构厚度.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三维数值模型正交试验法敏感性程度

    连续刚构双肢薄壁墩防船撞结构耐撞性研究

    王为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对于双肢薄壁墩受到船舶撞击时的碰撞力和防船撞装置研究较少的情况,结合长沙香炉洲大桥,对双肢薄壁墩进行了抗船撞分析及防撞装置设计.基于桥区航道处通航及水文信息,分析并获取了通航代表船舶重量、航速及偏航角等信息.确定代表船舶为5000 DWT集装箱船,最大撞击船速为3.98 m/s,最大偏航角为20°.基于此,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船撞力进行计算,并与现有规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此外,设计了一种可使双肢薄壁墩两肢协同受力的防撞设施,并对其防撞性能进行了动力仿真分析.

    双肢薄壁墩船桥碰撞数值仿真防撞装置

    钢混组合梁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钱进梁振隆
    81-8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钢混组合梁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各类有限元计算方法也应运而生.为研究各类有限元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以湖南省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45 m钢混组合简支梁桥为例,分别采用单梁法、双层梁法、全截面法和梁格法这4种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的结构计算结果,总结其适用场景.

    钢混组合梁有限元法双层梁模型梁格法

    无背索斜拉桥现浇箱梁大钢管支承布置计算分析

    王旭麻瑞昇陈献科李杨...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大钢管支承布置方式对宽大主梁梁体支承承载力与稳定性的影响,确保在满堂支架拆除以后能由大钢管支承梁体继续施工,针对现有条件,设计了4种不同的大钢管支承布置形式.结合某波形钢腹板无背索斜拉桥,使用ANSYS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的支架模型进行弹性屈曲分析、局部受力安全性分析、钢管应力变化和支反力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波形钢腹板无背索斜拉桥宽大主梁,其主梁自身质量较大,容易导致单根钢管支承力过大,不利于基础设计,但在设计施工条件下发生屈曲破坏的可能性很小;钢管支架密集设置可一定程度上减小最大支反力与最大组合应力,有利于大钢管支承与主梁受力安全,但其经济性会有所降低.

    大钢管支承屈曲分析支反力基础承载力稳定性

    大跨桥梁索塔横梁与施工支架耦合受力分析

    李凯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桥梁索塔横梁多采用空腹箱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架设支架进行分层分段浇筑.为了合理设计施工支架及探究横梁底层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支架耦合受力性能,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索塔塔柱、横梁和施工支架仿真模型,并导入ABAQUS仿真软件对施工支架与横梁下层混凝土结构进行耦合受力仿真分析,再将有限元仿真模拟结果与施工监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梁底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施工支架与底层混凝土结构能共同承担上层混凝土荷载;相比一次成型浇筑法施工,横梁采用分层浇筑法施工能有效减小钢管立柱应力,底层混凝土横梁能为施工支架分担30%~40%上层荷载;对于横梁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梁底设置施工支架可明显改善底层横梁混凝土结构受力;支架钢管立柱受力分布形式由中间向两端减小,因此可对横梁底索塔侧立柱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施工现场采集立柱应变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表明施工支架与横梁底层混凝土结构能协同工作且效果良好.

    桥梁工程索塔下横梁支架施工监测有限元分析

    考虑多土层桩-土耦合作用基桩屈曲稳定分析

    高国荣
    96-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多土层桩-土耦合作用下的陡坡桩屈曲稳定规律,分析了m法、p-y双曲线法的地基土水平抗力计算公式,基于能量法推导了陡坡桩屈曲临界荷载的理论解,并以一陡坡段基桩实际工程为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土层桩-土耦合效应时,p-y双曲线法计算得到的屈曲临界荷载更为准确,墩柱段、嵌固段长度均对m法计算的屈曲临界荷载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当嵌固段长度较大、墩柱段长度较小时,基于m法计算的临界荷载存在较大偏差.

    陡坡桩桩-土耦合m法屈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