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003-5168

nhkjzzs@126.com

0371-65528536

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政六街3号

河南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权威性科技期刊。系统、全面、深入地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与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技动态,传递科技信息,荟萃科技精华,促进成果转化,追踪科技热点,讴歌科技英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发挥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已成为河南科技界一个重要的科技宣传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模拟系统

    邢炜卿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手机终端来控制家居设备,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方法]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终端,采用嵌入式硬件设计,使用蓝牙通信、An-droid等相关核心技术,通过HC-05蓝牙模块连接到安卓手机,从而实现交互通信,使用手机APP来发出和接收信息,并合理选择各个传感器模块和驱动板,从而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单片机智能家居模拟系统.[结果]该模拟系统分为5大空间模块,其中,厨房空间模块采用独立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液晶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当前室内的温度,通过设定好的温度阈值,在温度传感器读取到的温度值超过该阈值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客厅空间模块、卫生间空间模块、卧室空间模块、门模块均使用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蓝牙模块(HC-05)与手机APP连接在一起,分别用来控制LED灯的亮灭、直流电机风扇的转停、窗帘的开闭、门的开关(SG90舵机).其中,使用L298N驱动板来控制直流电机风扇,使用ULN2003驱动板来控制步进电机28BYJ4.[结论]通过在手机终端控制硬件设备,从而达到预期功能,能有效解决智能家居系统中因家用电器种类繁多而导致的兼容性差的问题,从而实现智能家居的实时控制与高效管理.

    智能家居单片机蓝牙通信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改进策略

    江艳华张平李杰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与发展,并完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课程体系、实训条件、软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法]通过调查研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发现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设置时间短、实训条件缺乏、市场成套设备价格昂贵和相关研究少等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结果]通过落实上述改进策略,可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实训条件、改进软件环境、选择合适的成套设备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论]研究结果对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改进策略

    基于ATRT的天花板清洁装置设计

    胡毅王玉勤周生曹振虎...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清理天花板附着的污渍,设计了一种基于空中轨迹识别技术的天花板清洁装置.[方法]在对清洁装置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装置三维结构模型,并对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结构设计.该装置集成了驱动层、脏物收集层、吸尘式机械臂、红外传感器顶盖、核心控制箱和空中轨迹识别系统等模块,可以自动规划行程,实时监测和识别作业画面,控制装置进行清理作业.为了判断所设计清洁装置的底板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底板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底板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设计合理.[结论]所设计的清洁装置在自动化、精准定位、智能避障、实时监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为智能清理装置的研发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天花板清洁装置空中轨迹识别技术SolidWorks

    一种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刘广涛周显强韩昊宏王昀...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调试工艺流程中的复杂性问题,设计一种辅助调试工具,提高调试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调研统计,对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功能进行需求分析,采用弹簧缓冲原理进行产品设计.[结果]设计了一种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包括定位凹槽、定位凸槽、定位销、定位销控、弹性伸缩连杆等.[结论]提高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调试效率,解决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快换装置碰撞等问题.

    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

    保护压板投退工器具的研制

    杨浩孙鑫陈晨卢晓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升超高压变电站安全检修过程保护压板投退的工作效率,并减小保护压板投退失误率,开发了保护压板投退工器具.[方法]首先,设计双螺母同时投退齿轮传动结构解决两个螺母同时操作问题;设计摩擦扭矩限制器实现过载机械保护目标;设计改变圆心角调整所对应弦长的机构实现适配不型号的压板的目的.其次,进行了双闭环电机驱动控制的设计,解决力矩平稳性问题.最后,完成了保护压板投退工器具整体开发.[结果]工器具在洛阳分部进行应用试验,试用结果表明其可提升工作效率50%以上.[结论]保护压板投退工器具,实现了保护压板可靠、快速、省力的投退.

    保护压板结构设计转矩控制过载保护夹具

    不同固井水泥浆体系防气窜能力研究

    于培刚侯海欧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常用的几种水泥浆体系防气窜性能,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同时指导施工现场进行水泥浆体系配方的调整.[方法]在对固井水泥浆发生气窜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水泥浆防气窜评价设备,建立水泥浆防气窜能力评价方法,测试并研究不同水泥浆体系的防气窜性能.[结果]结果表明,高水灰比不利于水泥浆防窜,防窜材料能够明显提升水泥浆防窜能力.[结论]研究得出,后期水泥浆防窜能力研究应聚焦在高压下模拟水泥浆气窜效果及弹性颗粒材料等方面.

    固井水泥浆防气窜能力评价方法压力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刘浪王琳蔡永吉路敏...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东部长8致密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基于多种储层特征参数进行综合研究.[方法]采用测井曲线分析、岩石薄片观察、高压压汞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长8致密砂岩储层的沉积相标志、岩石碎屑物及填隙物特征、孔隙及物性等特征,并分析复杂成岩作用对储集砂岩致密化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西峰东部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多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多见孔隙、压嵌-孔隙胶结及线接触,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发育,多见细-微孔细喉道或微孔细喉道型孔隙结构.[结论]强压实作用和方解石胶结是储集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绿泥石薄膜及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长8储层储层特征成岩作用

    复杂断块油藏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

    张军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复杂断块油藏面临的油藏构造碎小、低序级断层数量多、准确识别难度大和油藏描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充分应用地震资料、测井数据等储层信息,开展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现场生产动态响应情况开展断层精细解释、断裂系统精细刻画,准确落实低序级断层发育及组合方式,在精细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与模型互检,迭代修正更新模型,尽可能保证模型精准,以便厘清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后期开发.[结果]该技术在胜利油田复杂断块区D块、L块等多个区块先后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断点吻合率均达到100%,数模含水拟合率达到90%以上.[结论]该技术能够实现复杂断块构造的精细描述,对特高含水期自然断块剩余油潜力认识、提高老区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和良好的推广价值.

    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贾帧钧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探究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早期分布特征、明确其形成机理、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提升路面使用寿命,以湖南省某市的市政道路为背景开展相关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方法]实地调研分析市内道路不同路段车辙病害的分布规律,并基于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沥青路面数值仿真模型,研究刹车过程的沥青路面力学行为及主要控制参数对车辙病害的影响规律.[结果]城市道路的公交站、交叉口附近30 m范围内路段车辙病害明显,红灯时长与车辙深度呈正相关,等待时间越长车辙越深;不同车道车流连贯性的差异,公交站或交叉口车辆频繁减速、制动,导致车轮荷载在路面上的作用时长增加,成为该类路段车辙病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时,应对公交车站、交叉路口30~50 m范围内路段进行单独设计,提高结构层的强度、形变控制指标,以减少车辙病害的产生.

    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数值仿真形成机制

    引水隧洞三岔口平面布置设计与施工稳定性研究

    耿赟付虎李元松张庆文...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龙潭隧洞2#施工支洞与主洞交叉口地形狭窄、物流组织复杂和施工时相互干扰大,受力复杂,围岩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方法]提出在主支洞交叉口设置井底转渣车场,详细阐述了井底下沉式无轨有轨立体转换渣场布置总体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施工不利影响区域和应重点关注的工序.[结果]该方案促进了三岔口的安全快速施工,并有效提高了后续隧洞施工的出渣及物料运输效率.[结论]在设有大坡度斜井的隧洞施工中,合理进行井底渣场设置能够解决隧洞施工时物料运输的物流组织问题.隧洞施工时,三岔口隧道围岩变形量较大,故应重点关注三岔口的挑顶施工,并加强对三岔口围岩的支护.

    引水隧洞三岔口平面布置围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