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003-5168

nhkjzzs@126.com

0371-65528536

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政六街3号

河南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权威性科技期刊。系统、全面、深入地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与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技动态,传递科技信息,荟萃科技精华,促进成果转化,追踪科技热点,讴歌科技英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发挥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已成为河南科技界一个重要的科技宣传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时频域特征和朴素贝叶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温翔采张清华胡勤刘迪洋...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困难、诊断性能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域特征和朴素贝叶斯的故障诊断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多个乘积函数分量.其次,基于原始振动信号和各个乘积函数分量,提取时频域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实现特征降维,获得低维敏感特征.最后,依据低维敏感特征集,结合朴素贝叶斯模型,实现对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滚动轴承数据集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朴素贝叶斯准确率高39.49%,相较于主成分分析准确率高5.94%,由此得出该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表现较好.[结论]对于传统的单一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时频域特征和朴素贝叶斯的故障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解决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困难、诊断性能偏低的问题.

    滚动轴承时频域特征局部均值分解主成分分析朴素贝叶斯

    一种电梯扶手带的自驱动消毒清洁装置设计

    张喜喜李程孟鑫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电梯扶手带消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工作.当前通常采用人工消毒方式,既耗时又耗力,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消毒效率,设计出一种电梯扶手带的自驱动消毒装置.[方法]该装置利用电梯扶手带的运行驱动发电装置为紫外线灯发电,通过紫外线为扶手带消毒.同时,采用铲斗装置清除扶手带上附着的大块污物,粘性滚轮去除扶手带表面的微小污物,从而完成对电梯扶手带的自动消毒工作.[结果]经实践检验,该装置成功解决了电梯扶手带人工消毒方式的缺点,且具有便捷性、多功能性等特点.[结论]该装置的应用,不仅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工作范围,为投入实际的生产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自驱动电梯扶手带自动消毒紫外线灯

    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运行自适应优化研究

    张美君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由于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双侧压力在实际运行时和预先设计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凝汽器的运行效益,因此提出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运行自适应优化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双压凝汽器真空度的影响参数的历史运行数据,引入灰色理论,构建一个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真空计算模型,将各影响参数代入模型中,即可输出未来时刻的双压凝汽器真空度预测计算值.然后以凝汽器最佳真空度精确控制为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模型最优超参数.最后将最优超参数应用于双压凝汽器的真空运行中,实现自适应优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优化后的双压凝汽器循环水流量明显低于优化前,在1.2×10-4 kg/s~1.4×10-4 kg/s之间.[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电厂大型汽轮机的节能运行效益.

    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运行优化自适应优化方法

    基于DEM法的胶凝砂砾石材料宏细观破坏特征分析

    宋元翔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胶凝砂砾石(CSG)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方法]对不同水胶比(1.5、1.2、1.0)下的胶凝砂砾石材料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精细化CSG离散元(DEM)模型,采用宏-细观跨尺度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CSG材料变形破坏特征.[结果]研究表明,当水胶比为1.0时,试件抗压强度最大,初始压密阶段最短.随着加载过程的持续,颗粒的侧向位移趋势逐渐增大,当进入裂纹发展阶段时,颗粒速度矢量出现明显的分隔线,最终发展为贯穿裂缝.整个加载过程,孔隙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CSG材料在不同加载阶段的力学特性及失效破坏时的宏细观特征.

    胶凝砂砾石水胶比离散元法细观力学

    深井强采动工作面煤柱及回采巷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詹新福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井大采高工作面沿空掘巷后所留设的煤柱稳定性差,沿空巷道在服务周期内受集中应力及采动影响作用变形严重,围岩变形控制难度大.对深井强采动工作面煤柱及回采巷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方法]以刘庄煤矿一水平采区为工程背景,通过试验及现场调研对其进行地质力学评估,确定一水平采区围岩力学特性及松动破坏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煤柱及沿空巷道破坏变形的主要原因.[结果]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提出"爆破切顶与注浆加固"相结合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爆破切顶的高度为23.6 m,炮孔的间距为1.5 m.[结论]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场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爆破切顶与注浆加固控制技术后,131304工作面煤柱受采动影响后稳定性良好,131306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爆破切顶注浆加固巷道围岩控制

    硬顶法压井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罗黎敏廖前华张兴华朱鹏飞...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海上油田钻井作业面临的地质条件、井下工况日趋复杂,部分井无法采用常规的压井方法实施压井,不仅增加了作业工期,而且可能形成井控风险.为了实现渤海油田复杂井安全压井,避免井控事故发生,在渤海油田应用了硬顶法压井技术.[方法]针对渤海油田的特殊工况,分析硬顶法压井技术适用的工况,指出硬顶法压井技术相关计算原则.通过分析硬顶法压井应用实例,提出该技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硬顶法压井技术适用于关井钻头离井底远、地层含有毒有害气体、钻具或钻头水眼堵塞、关井后发生井漏导致喷漏同存、长裸眼段测试后压井等五个方面,计算原则可从压井液密度计算、压井排量选择和过程计算等三个方面考虑.针对该技术在渤海油田A井的应用实例,提出了井口关键设备耐压等级的确定、上层套管鞋处地层承压能力、设备的选择、薄弱地层的处理四个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结论]研究结果明确了硬顶法压井技术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为硬顶法压井技术在复杂海上油田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渤海油田压井钻井工程井控溢流

    矿物掺合料对海水海砂水泥砂浆性能影响的分析及优化

    徐星存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海水海砂水泥砂浆抗压性能与游离氯离子固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四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粉煤灰相对掺量、矿粉相对掺量对海水海砂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游离氯离子固化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研究3因素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游离氯离子固化率的显著程度,通过极差分析得到3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相较于基准砂浆,FA-GGBS/海水海砂砂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最大提升幅度为14.4%.通过客观赋权法获得最佳配合比方案为SSM5试验组.[结论]合理掺入矿物掺合料能优化海水海砂水泥砂浆的性能.

    海水海砂砂浆抗压强度氯离子固化能力正交分析

    水泥粉煤灰改良盐渍土最优配比研究

    訾亚丹崔宏环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传统水泥改良土的基础上加入粉煤灰复合改良盐渍土,粉煤灰固化盐渍土与"双碳"目标契合,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改良剂掺量、养护条件、含水率对试样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控制水泥粉煤灰固定比例为1∶2,掺量及含水率水平为12%、14%、16%、18%,养护方式分别为清水、盐水、高温养护及标准养护.[结果]通过击实试验可得试验范围内水泥粉煤灰掺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大,最大干密度约为1.8 g/cm3,最优含水率介于14%~16%之间.改良土呈应变软化型,7 d及14 d龄期不同组别抗压强度最高为1.69 MPa、1.99 MPa,最小为0.34 MPa、0.55 MPa.[结论]试样随着掺量增大及火山灰反应、水化程度的加深应变软化特征明显;改良剂掺量为18%、含水率为16%、养护方式为高温养护时强度最大,三个因素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养护条件>改良剂掺量>含水率,因素影响权重分别为养护条件57%、改良剂掺量24%、含水率19%;将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进行拟合,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盐渍土水泥粉煤灰改良正交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

    不同极性乳化沥青水泥浆液性能研究

    黄小雷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离子极性、水灰比、沥灰比对水泥乳化沥青浆液(CEA)的流动度、抗压强度、收缩特性的影响规律与机理.[方法]通过多组分配比试验,研究各因素对CEA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并结合正交分析法研究不同因素对CEA浆体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当沥灰比(A/C)为0.2时,随着水灰比(W/C)由0.35增加至0.45,不同离子型的CEA浆体流动度、3 d抗压强度与凝固收缩均增大;当W/C相同时,阳离子CEA浆体流动度以及凝固收缩最小,但3 d抗压强度最大,阴离子CEA浆体流动度和凝固收缩最大,而3 d抗压强度最小.[结论]在实际工程中若对浆体凝固后的强度要求较高,可优先考虑阳离子乳化沥青.若需要高流动性CEA浆液则优先考虑阴离子乳化沥青,并考虑浆体的凝固收缩.

    不同极性乳化沥青水灰比沥灰比流动度抗压强度

    对比弹性支点法的狭长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优化研究

    邵志远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弹性支点法将基坑假定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即假设狭长基坑长距离一次开挖,但在实际施工中有分段开挖的现实情况,所以需要对分区段开挖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新建哈牡客专爱民隧道出口明挖段狭长基坑,建立不同单次开挖长度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随单次开挖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单次开挖长度的增加,围护桩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逐渐增大并趋近于弹性支点法的计算结果,一次开挖20 m、30 m、40 m时,水平位移比开挖10 m时的水平位移分别增大8.75%、12.2%和13.6%,桩身弯矩分别增大12.1%、14.9%和16.8%;一次开挖10 m、20 m、30 m、40 m时安全系数分别为弹性支点法的1.3、1.17、1.13、1.12倍.[结论]弹性支点法安全储备过大,在实际工程中可结合不同的开挖工况,在对围护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或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单次开挖长度.

    狭长基坑分段开挖安全系数弹性支点法三维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