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袁隆平

季刊

1009-4229

agricultural2008@163.com;yuanast@yahoo.com

0551-5148113,5145651; 0371-84691326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科院情报所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Jour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原名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Newsletter)创刊于1999年,是我国第一家农业科技综合类英文期刊,袁隆平主编,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编辑出版支持,2008年为双月刊,国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3-1422/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229。该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重点宣传国内农业科研实践、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国内特色资源、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与国际的农业学术交流和贸易情况。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展示我国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该刊在国际上,尤其在亚太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实力雄厚的涉农机构及著名的国际农业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友好的信息交流关系。现已被国际权威检索工具CABI Full Text数据库、AGRIS文摘数据库以及国内中国期刊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章也多次被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的(IPGRI)APO Newsletter、亚太种协的Asian Seed & Planting Material等摘录或全文转载。本刊设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物技术、农艺、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资源与环境、土壤肥料、农业信息等栏目,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本刊为双月刊,双月末出版,国际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四封为彩色印刷。国内定价每册10元,全年6期共60元(含邮资),自办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新材料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对比分析

    彭佳元陈浩李利红田彦邦...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油菜新材料,以 3 个不育系和 3 个恢复系 6 个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新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其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幼苗期的SOD活性除T210 较低外其他材料相差不大,5~6 叶期的SOD活性以T213、T223最高,蕾薹期以T213最高;幼苗期、5~6 叶期及蕾薹期的POD活性均以T216 最高;T213、T216 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育期增加而增加;幼苗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以T210最高,T223最低,蕾薹期以T213最高,T216 最低,T211 则随着生育期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T210 最高,其次是T223 和T203;总角果数T223 最多,其次是T207、T213,T210最少;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均以T207最高,其次是T216。综合考虑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等指标,T207为最佳不育系材料,T223为最佳恢复系材料。

    抗除草剂草铵膦过氧化物酶油菜

    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果实氨基酸含量比较研究

    杨博杨钧丁宁王继飞...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和西藏沙棘(Hippophae thibetana)果实氨基酸营养品质和风味的差异,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两种沙棘果实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沙棘果实均检测出 17 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中国沙棘 68。83 mg/g、西藏沙棘 135。66 mg/g;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49。59%、47。43%;西藏沙棘果实中的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中国沙棘果实;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果实风味均为酸味;利用氨基酸的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评价得出西藏沙棘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中国沙棘果实。

    中国沙棘西藏沙棘氨基酸果实

    液体有机肥对冰糖橙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凌磊吴广张子木刘鑫...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液体有机肥对冰糖橙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不施有机肥(CK)、常规有机肥(CF,固体)、YHY液体有机肥(T1)、YLG液体有机肥(T2)4 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液体有机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了大于 0。25 mm粒径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提高冰糖橙果实产量,同时改善果实品质,与固体有机肥有类似的效果。综合考虑肥料成本、土壤改善效果以及对冰糖橙的叶片养分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液体有机肥在冰糖橙栽培中可以作为固体有机肥的一种短期替代或作追肥使用。

    液体有机肥冰糖橙土壤肥力果实品质

    六种常用农药成分在茄子中残留降解动态

    郭海谦范晓鑫武寒梅丁永冲...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嗪、哒螨灵、联苯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在茄子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以支持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了这些农药在茄子中的降解情况,并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了降解曲线,得到了农药组分的半衰期。结果表明,农药残留降解受到农药种类、环境条件和作物种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农药在茄子中的残留期有所差异。部分农药的降解需结合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了新的拟合降解方程。本研究为茄子种植中农药的合理施用及减少农药残留提供了科学指导。

    农药残留茄子降解动力学质谱半衰期

    噬菌核霉对油菜长势、抗冻性及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研究

    刘朝亮张维张家清孙海彦...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噬菌核霉对油菜长势、抗性及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以湘杂油 787 为材料,设置空白对照和施用噬菌核霉 2 个处理,分析油菜苗期和花期的长势、抗性及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噬菌核霉处理的油菜长势较对照有明显提高,花期优势更明显,抗冻性较对照也有大幅提升;通过对土壤微生物 16S rDNA扩増子测序分析发现,门水平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性菌门(Acidobacteriota)为优势菌门;嗜菌核霉处理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酸性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但粘菌门(Myx-ococcota)、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酸性菌门(Acid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属水平芽菌科未知属(Gemmataceae_unclassified)、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出芽菌属(Gemmata)、浮霉菌科未知属(Planctomycetales_unclassified)5 个属为优势菌属。施用噬菌核霉可以有效改善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促进其生长和抗冻性的提升。

    湘杂油787噬菌核霉16SrDNA测序微生物覆盖率

    响应面法优化芷江鸭美拉德风味增益工艺

    杨慧魏颖娟付复华张帆...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芷江鸭休闲产品的风味,以芷江鸭鸭胸肉为原料,耦合原位美拉德反应,在工艺耦合位点、美拉德反应体系基料种类及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以反应体系吸光度为指标,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位美拉德风味增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氨酸 0。06%,半胱氨酸 0。07%,木糖 0。4%,最佳耦合位点为炒制。此条件下美拉德反应体系吸光值为0。783,验证实际吸光值为 0。780,感官综合评分可达89。65分。

    芷江鸭美拉德反应响应面风味增益

    腐食性食蚜蝇分子生物学种类鉴定

    任秋霞曹亮曾勍曾爱平...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长沙市内采集到的四种腐食性食蚜蝇进行种类鉴定,确定是否为目的食蚜蝇。通过形态学方法检索食蚜蝇的形态特征,并同时提取 4 种食蚜蝇基因组DNA,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采获的四种食蚜蝇的形态等与目的食蚜蝇特征相符,分别为羽芒宽盾蚜蝇、棕腿斑眼蚜蝇、灰带管蚜蝇和长尾管蚜蝇,其COⅠ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序列相似度都极高,基于COⅠ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灰带管蚜蝇和长尾管蚜蝇为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为食蚜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腐食性食蚜蝇管蚜蝇线粒体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蜂产品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闫佳伟张帆谢能付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蜂产品的质量安全只有追溯蜂产品供应链的全过程中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时间戳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溯源方法的主要问题和不足,防止数据遭到攻击和恶意篡改。针对传统蜂产品追溯的弊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蜂产品追溯系统框架,抽象了由生产、物流、加工、销售和消费五个节点组成的蜂产品流通过程,构建了参与蜂产品追溯方案的五个节点的整体结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蜂产品溯源方案。可追溯系统为制造商提供了证明产品质量的机会,帮助公司建立高端品牌,支持公司申请监管许可证,并提高其供应链效率。将区块链技术引入蜂产品供应链是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它确保了可追溯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区块链蜂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