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张新友

月刊

1004-3268

hnnykx@163.com

0371-65739041

450002

郑州市农业路1号

河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等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还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相当多的文章被英国CAB、美国AGRIS收录。本刊自1972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重点报道全省农业科技界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已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深受农村干部、广大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朋友喜爱。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水产,特种种植与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新品种、新技术、产品等。本刊信息量大,发行范围广,已成为省内外农资企业、科研院所发布广告信息的重要媒体,广大读者获取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间作促进磷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吴薪毕嘉榆戈应同何仰发...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用磷肥和矿物风化是当前土壤磷的主要来源,但磷的利用率低,加之作物吸收利用磷的能力有限,导致土壤磷累积,从而限制作物生长。间作体系能提高土壤磷有效性,总结了间作对磷利用率的影响,并从土壤微生物、作物根系、作物内源激素变化3个方面综述了间作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建议未来重点关注植物根系形态的原位定性、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土壤微生物及相关功能基因测定,旨在为通过间作提高磷利用率提供参考。

    间作磷吸收利用磷有效性根系形态生长素

    不同分子质量壳寡糖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乐张富国靳亚忠张亦涛...
    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干旱胁迫下,喷施50 mg/L不同分子质量(1 197、1 428、1 990 u)的壳寡糖,探究不同分子质量壳寡糖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干旱胁迫下不同分子质量壳寡糖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喷施壳寡糖能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壳寡糖能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小、中、大分子质量壳寡糖处理株高分别提高8。55%、9。37%、5。80%,茎粗分别增加10。99%、5。23%、1。31%,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28。27%、38。82%、19。83%,地下部干质量分别提高44。44%、39。58%、29。17%,叶面积分别增加43。45%、65。79%、24。51%,根分枝数分别增加114。57%、104。84%、102。33%,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43。07%、49。42%、36。49%,净光合速率(Pn)分别提高12。70%、22。49%、6。80%,超氧阴离子含量分别减少25。88%、35。74%、21。83%,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增加 18。77%、29。92%、11。4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分别增加 23。30%、11。17%、16。51%。总体来看,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小分子质量壳寡糖对地下部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中分子质量壳寡糖对地上部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喷施小分子质量壳寡糖处理综合得分最高,中分子质量壳寡糖处理次之。

    壳寡糖分子质量玉米干旱胁迫生长发育生理特性

    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种质

    李正玲韩留鹏赵明忠齐学礼...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抗病基因型和回交代数对后代材料赤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方法,将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Fhb2和Fhb7聚合到黄淮南部麦区大面积推广品种郑麦1860,并对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回交世代材料的赤霉病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将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Fhb2和Fhb7导入黄淮南部麦区感赤霉病小麦品种郑麦1860,赤霉病抗性可提高38。9%~76。9%,且这3个抗赤霉病基因与高秆、低密度小穗、低千粒质量等不良农艺性状无明显的关联性。2个年度BC1F2、BC2F2、BC3F2 群体的病小穗率分别为37。8%、31。4%、37。8%和43。4%、45。8%、43。3%,赤霉病抗性不会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群体的株高由84。95 cm降低到 70。49 cm,结实小穗数由 20。48 个/穗增加到 21。24 个/穗,穗长由 10。23 cm增加到10。49 cm,千粒质量由37。36 g增加到44。80 g,回交3代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趋同于抗赤霉病基因受体亲本材料。筛选获得抗赤霉病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新种质郑资2021CH182-33和郑资2021CH182-41,其可作为抗病亲本进一步加以利用。

    小麦赤霉病回交转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

    水稻B12D基因家族鉴定与淹水胁迫下表达分析

    张兆冉朱博艺高松李朝炜...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了解水稻B12D基因功能,对水稻B12D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B12D基因在淹水胁迫下水稻(日本晴)和旱稻(鲲旱1号)中的表达差异,最后通过Alphafold分析寻找B12D可能的互作蛋白质。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共包含6个B12D基因,分布于3条染色体上;B12D蛋白氨基酸数目介于89~98 aa,等电点介于9。65~10。34,呈碱性。除OsB12D3定位于细胞膜外,其余5个B12D蛋白均定位于线粒体。B12D基因家族在拟南芥和水稻之间仅存在1对共线性基因,在水稻和玉米之间存在3对共线性基因;此外,OsB12D1基因与OsB12D2基因这对串联复制体与OsB12D3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水稻B12D家族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较高,保守性较强。水稻B12D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和发育相关元件。6个B12D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强度不同,OsB12D1、OsB12D2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OsB12D3基因主要在子房、胚和胚乳中表达;OsB12D4基因在大部分组织中均高表达;OsB12D5和OsB12D6基因均在雄蕊中有明显表达,其中OsB12D5基因表达水平较低,OsB12D6基因表达水平较高,且后者在其他组织中也有不同水平的表达。日本晴胚芽中OsB12D1和OsB12D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鲲旱1号,且淹水胁迫后OsB12D1和OsB12D2基因表达量升高幅度高于鲲旱1号,ATP含量下降幅度低于鲲旱1号。水稻B12D蛋白与血红素C和细胞色素C1存在互作。综上,水稻B12D基因家族在稻类生长发育、应对淹水胁迫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B12D基因家族鉴定淹水胁迫表达模式互作蛋白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烤烟田间成熟度物质代谢基础研究

    刘腾飞李秋剑张力石秋环...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鲜烟叶成熟度的量化指标,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采收SPAD值分别为10~15(S10~15)、15~20(S15~20)、20~25(S20~25)的中部烟叶,研究不同SPAD值中部烟叶的代谢组学特征和烤后烟叶外观评价、物理特性、化学成分、香气含量以及感官质量。结果显示,S15~20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优,物理特性表现良好,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成熟度高。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在2个对比组别中筛选出32种共有差异代谢物,包括L-色氨酸、γ-氨基丁酸、香叶酸、吡咯-2-羧酸、海藻糖、曲二糖、烟酸D-核糖核苷、1-甲基腺苷、鞘氨醇、美利比醇、吲哚、东莨菪碱、18-羟基皮质酮、25-羟基胆固醇和山柰苷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能是烟叶成熟过程中较关键的差异代谢物。经过进一步筛选,在2个组别中共筛选出48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11种氨基酸、7种类固醇、6种有机酸、6种糖、3种醇、3种核苷酸、2种黄酮、1种维生素以及9种其他代谢物。这些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的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花生四烯酸代谢、赖氨酸降解、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丁酸代谢等通路中,这些通路可能在烟叶的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烤烟成熟度SPAD代谢组学质量评价

    不同覆盖方式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雪茄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贺远李龙科高华军伍宗毅...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覆盖方式对海南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雪茄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海研101为试材,设置不覆盖地膜(CK)、双色膜覆盖+移栽后30~35 d揭膜除草培土(G1)、双色膜覆盖+全生育期不揭膜(G2)、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全生育期不揭膜(G3)和稻草覆盖(G4)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雪茄烟主要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发酵后烟叶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燃烧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旺长期G3处理土壤温度显著提高7。12%,成熟期G4处理土壤温度显著提高10。01%,伸根期和团棵期G3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27%和8。13%。与CK相比,团棵期,G3处理雪茄烟叶SPAD值显著提高8。49%;旺长期G3处理雪茄烟株高显著提高13。10%,成熟期G3处理雪茄茎围、烟叶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显著提高6。39%、8。09%和6。17%。雪茄烟叶经过发酵处理后,与CK相比,G3处理雪茄烟叶叶片厚度减少5。88%;烟叶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均为最高,经济效益较CK显著增加46。70%。综上,在海南烟区采用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全生育期不揭膜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较好,雪茄烟叶物理性状较好,化学成分协调,燃烧性得到提升,经济效益最好。

    雪茄烟地膜覆盖土壤理化性状燃烧性经济效益

    黄花蒿TCP转录因子鉴定及其在MeJ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马琦洋宋歌
    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花蒿基因组数据对TC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黄花蒿TCP(AaTCP)转录因子在不同光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并利用qRT-PCR检测其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出29个黄花蒿TCP基因(AaTCP)。AaTCP在蛋白质理化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氨基酸数量和分子质量分别介于132~443个、14。60~47。86 ku,等电点、不稳定指数、脂肪系数分别介于5。67~9。99、33。28~69。77、51。70~77。40,且均为核蛋白。系统进化关系显示,AaTCP可被划分成Ⅰ类(11个)和Ⅱ类(18个),不均匀地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AaTCP的Motif数量介于1~7,都含有1个保守的TCP2结构域,并且其启动子上存在大量的光、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蛋白质互作预测结果显示,除AaTCP12和AaTCP8外,其余AaTCP蛋白成员之间存在紧密的互作关系。转录组数据表明,不同光处理下AaTCP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大部分基因的表达均受光的诱导。qRT-PCR结果表明,不同AaTCP的表达量在MeJA处理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动态变化。综上,AaTCP基因家族在光调控及激素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花蒿TCP转录因子蛋白质互作茉莉酸甲酯

    地黄枯草芽孢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其促生作用相关基因研究

    腊贵晓王林林郭军旗赵玉龙...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地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 subtilis)对地黄促生作用的相关基因,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功能注释挖掘促生作用相关基因。结果表明,地黄内生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大小为4 310 699 bp,GC含量为43。44%,共预测编码基因4 521个。GO、COG、KEGG、CAZy、CARD和VFDB数据库注释的基因数分别为3 013、3 354、4 395、206、52、212。与促生作用有关基因有46个,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溶磷、固氮、铁载体等方面。同时,antiSMASH预测到共409个基因富集到12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主要编码合成丰原素、3-羧酸碳青霉烯、类双硫醇、杆菌溶素、羊毛硫类细菌素、表面活性肽、美好菌素酸和儿茶酚型嗜铁素等8种抑菌物质,其中美好菌素酸和儿茶酚型嗜铁素还具有螯合周围环境铁离子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地黄全基因组测序功能注释内生菌促生基因

    江西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利用潜力分析

    车奇风陈星月胡婷婷张杰...
    8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江西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潜能,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基于GIS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估测江西省2021年各(市、区)主要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资源化利用理论值,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冷热点区域。结果表明,2021年江西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总量为2 386。82万t,秸秆种类以水稻秸秆为主,总体呈现北富南贫特点,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北部,其理论上相当于1 133。74万t有机碳、22。70万t N、3。16万t P、42。08万tK、661。36万t标准煤或3。05×109 m3沼气。畜禽粪便年产生量为7 065。23万t,其中家禽粪便产生量最多,占畜禽粪便总量的40。27%,总体呈现南北贫、中部富特点,其理论上相当于974。63万t有机碳、48。70万tN、17。53万t P、31。59万t K、1 158。10万t标准煤或8。26×109 m3沼气。在99%置信度下农作物秸秆热点区域14个、畜禽粪便热点区域11个和秸秆-畜禽粪便双热点区域5个。作物秸秆产生热点区域应切合实际选择直接还田、五料化处理、菌菇养殖等适宜的利用方向,畜禽粪便产生热点区域应综合考虑发展沼气或就地还田循环利用方式,秸秆-畜禽粪便双热点区域则考虑多层次、多元化利用格局,优先考虑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农业。

    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空间分布资源化利用

    8种缓解药剂对烟草烟嘧磺隆药害的解毒效果

    杨楠王明鑫江圣飞李俊营...
    9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玉米田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烟草的药害,通过室内盆栽与大田试验,结合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探究了市售除草剂安全剂萘二甲酸酐、环丙磺酰胺、解草酮、氯草烯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胺鲜酯以及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混合液等缓解药剂对烟草烟嘧磺隆药害的解毒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烟嘧磺隆对烟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其用量增加而增大。环丙磺酰胺、氯草烯胺、赤霉素、芸苔素内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混合液的施用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0。1、30 mg/L时,解毒效果较好,而其他3种缓解药剂效果不明显。进一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环丙磺酰胺和氯草烯胺处理的解毒效果较好,其中氯草烯胺的解毒效果优于环丙磺酰胺。添加氯草烯胺63d后,烟株的叶长、叶宽、株高、叶片数、茎围较药害对照分别提高26。4%、21。6%、13。2%、75。2%、14。3%。酶活性结果显示,添加解毒剂环丙磺酰胺和氯草烯胺能够提高烟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硝酸还原酶(N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分别比烟嘧磺隆药害对照增加51。91%~61。81%和60。29%~91。95%,其中氯草烯胺处理优于环丙磺酰胺。综上,前茬玉米田施用除草剂烟嘧磺隆时,施用安全剂环丙磺酰胺和氯草烯胺均可有效减轻烟嘧磺隆对烟草的药害,优先使用20 mg/L(50 mL/株)氯草烯胺作为解毒剂。

    烟草解毒剂玉米田除草剂烟嘧磺隆药害解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