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徐超富

双月刊

1671-6124

jkxb2002@126.com

0731-88872209、88872472

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效应评估

    倪元利陈云凡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议题.运用倾向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法对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点H中学实施成效评估发现:该校将"以德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家校协同的合作、协调和协作各层面,有效抑制金钱至上、权力至上以及享乐主义等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积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应遵循"合作—协调—协作"实践逻辑,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建议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加强协同育人的针对性,不断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社协同农村地区双重差分法

    研究生教育如何赋能省域创新——基于31个省份数据的fsQCA分析

    李晓虹王梓宁张婷婷
    9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实现省域创新的关键载体,其集聚的创新要素对推动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整合研究生教育影响省域创新的分析框架,运用fsQCA方法,以我国 31 个省份为案例样本,探究研究生教育对省域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变量不能构成省域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学科优势和科技成果转化对省域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关键.研究生教育赋能高水平省域创新的驱动路径有创新基础联动的综合发展型、成果转化主导的创新资源集聚型、学科优势引领的创新环境协同型三种.研究生教育未能赋能省域创新的原因较为复杂,多与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两个核心条件的缺失有关.研究结论既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范畴,又能为不同地区研究生教育促进省域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研究生教育省域创新fsQCA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创业绩效——基于"资源-能力-环境"框架的组态分析

    苏洋姚建建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资源条件-动态能力-外部环境"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 41 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提升学术创业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构成高校学术创业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学术创业绩效是多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实现高学术创业绩效有四种路径,分别是资源禀赋型、体制机制创新赋能型、优势学科依托下制度激励型、全面协同型;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前因变量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高校学术创业绩效.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与有组织科研相适配的资源配置机制,培育动态能力,并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差异化的学术创业提升路径.

    学术创业绩效双一流大学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组态分析

    教育实习能提升师范生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吗——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视角的实证考察

    王重光
    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在组织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基于A省15 所高校6 048 名师范生的就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教育实习对师范生就业进入、适应和融入三个阶段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实习参与对就业匹配、就业质量的激励效应更显著,对就业实现影响不显著;实习经历的双刃剑效应显著,对就业实现、就业匹配和就业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和激励效应;实习支持对就业实现、就业质量的激励效应显著,但对就业匹配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符合教育实习对师范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预期效果,要实现就业效应由"低效困境"向"常态良性"转变,教育主管部门需为农村教育实习项目优化提供高校场域外的政策支持;高校需对教育实习内容进行全方位质量管理,并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个人需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夯实专业本领,筑牢教师职业发展根基.

    师范生教育实习劳动力市场表现组织社会化

    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