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符晓华

季刊

1673-016X

hnnms@126.com

0731-88912508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细胞重编程成为干细胞及功能细胞的研究进展

    贺彩梅廖卓尔何祖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细胞可重编程为干细胞或功能细胞,如支持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和生殖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生殖医学有重要的应用.过表达基因激活类似细胞再生的程序,对人类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或其他细胞提供了新方法.体细胞重编程调控干细胞的干性维持与干细胞命运决定.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体细胞重编程为多种干细胞及功能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转化医学的应用前景.

    体细胞重编程干细胞转化应用

    甘氨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马於陈雯昕吴畏许波群...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甘氨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的关联.方法:检测11名PCOS患者和11名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甘氨酸(glycine,Gly)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构建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Ctrl)组,Gly组,PCOS 组和PCOS+Gly组.观察各组小鼠动情周期变化和卵巢形态,检测脂质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指标,RT qPCR法检测卵巢组织性激素受体及激素合成酶的表达.结果:PCOS组患者体内血清甘氨酸水平较Ctrl组女性降低,其血清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显著高于Ctrl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显著低于Ctrl组.在总样本人群中,甘氨酸水平与SHBG呈正相关,与FAI和LH/FSH呈负相关.甘氨酸减轻了PCOS小鼠体重,降低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加快了PCOS小鼠动情周期的恢复,减少了卵巢囊状卵泡和出血性囊肿数量,卵巢组织中CYP17A1、CYP19A1、FSHR和LHR的mRNA水平的 mRNA 水平明显下调.结论:总人群血清甘氨酸水平与SHBG呈正相关,与FAI、LH/FSH 比值呈负相关;PCOS患者存在甘氨酸减少现象.甘氨酸可改善PCOS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恢复正常动情周期,保护卵巢正常形态并调控性激素水平,甘氨酸可能通过调控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抑制PCOS的发生发展.

    甘氨酸多囊卵巢综合征动情周期性激素性激素受体

    利多卡因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刘焰李国妍陈超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利多卡因在体外对脑胶质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法、集落形成和Transwell实验分别分析脑胶质瘤细胞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研究利多卡因对脑胶质瘤进展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CD13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以评估细胞分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以评估细胞转移.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GLI 家族锌指 1(zinc finger protein GLI1,GLI)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在体外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诱导分化,并且降低SHH和GLI的蛋白表达.SHH/GLI信号通路激动剂(SAG)处理部分抑制了利多卡因的功能.结论:利多卡因通过阻滞SHH/GLI信号通路活性,进而抑制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

    利多卡因SHH/GLI信号通路脑胶质瘤恶性进展

    褪黑素抑制过度的线粒体自噬并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

    方千李雨晴李可晴段梅雨...
    22-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褪黑素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卒中+褪黑素组(n=7/组),采用光化学栓塞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造模后连续21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褪黑素(20 mg/kg),行为学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突触可塑性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小鼠相比,卒中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分辨指数显著降低、Y迷宫中新异臂的停留时间显著减少;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水平上调、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aptophysin)水平下调、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水平上调.褪黑素治疗显著提高了卒中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分辨指数、增加了Y迷宫中新异臂的停留时间;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促凋亡蛋白水平下调、突触相关蛋白水平上调、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水平下调.结论:褪黑素抑制了过度的线粒体自噬并改善了卒中后认知障碍.

    卒中后认知障碍线粒体自噬褪黑素海马体凋亡

    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心脏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

    朱柳蓉何学华袁勇华夏晓辉...
    28-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心脏的影响及发生新生儿心脏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2例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孕母资料和心脏超声资料;根据新生儿母亲是否合并妊娠糖尿病(GDM),分为妊娠糖尿病组(GDM组)和非妊娠糖尿病组(NGDM组),比较两组间在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发生心脏损害的差异,统计两组发生心脏损害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对GDM组的新生儿是否合并心脏损害,将其分为心脏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间在性别、胎龄、体重、新生儿出生血糖、母亲年龄、妊娠高危并发症、母亲血糖控制方式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对妊娠糖尿病新生儿发生心脏损害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组与NGDM组在性别、胎龄、生产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发生心脏损害和异常体重的新生儿明显多于NG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脏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在性别、母亲年龄、母亲血糖控制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低血糖和妊娠高危并发症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糖尿病母亲在合并妊娠高危并发症时,是其新生儿合并心脏损害的高危因素(OR=1.796,95%CI:1.045~3.086).结论:妊娠糖尿病新生儿更容易发生心脏损害.在妊娠糖尿病新生儿中,早产儿、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妊娠高危并发症的新生儿发生心脏损害的风险更大,其中妊娠高危并发症是新生儿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妊娠糖尿病新生儿心脏

    急进短期高原暴露对中青年男性心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彭泽鸿朱曦文江龙朱俐俐...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康中青年男性急进短期高原暴露前后,机体的心肌酶学、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主要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急进短期高原暴露对心脏组织细胞功能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中青年志愿者男性50名,在进驻高原前1天(海拔100 m)、急进短期高原暴露15天后(海拔3 000 m)的清晨7∶00,空腹、坐位采集心率(HR)、呼吸频率(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高敏肌钙蛋白T(cTnT)、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缺血修饰蛋白(IM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皮质醇(COR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右室内径(RV)、右房内径(RA)、左室舒张内径(LV)、左房内径(LA)、主动脉根部内径(AO)、肺动脉内径(PA)、左室长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急进短期高原暴露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进驻高原前相比,中青年男性急进短期高原暴露15天后生理参数指标:HR明显增快,R增加,SBP升高、SaO2下降、DBP升高、MAP升高;心肌酶学指标:LDH、CK-MB、CK、HBDH、IMA、Mb、cTnT、hs-CRP均显著升高;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TSH、TT4、FT4、FT3、TT3、CORT均显著升高;心功能指标:RV、RA、LV、LA、LVFS、LVEF、SV、LVEDV均降低,AO、PA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进短期高原暴露可导致急进高原缺氧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心肌细胞膜出现损伤,相关心肌酶外流出心肌细胞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功能代偿能力降低.

    急进短期高原暴露低压低氧中青年男性

    球囊压迫术与射频热凝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朱剑陈思娄艾亮王晓丰...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射频热凝术(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疼痛科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FT组(50例)和PBC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巴罗神经学研究(BNI)疼痛强度量表]、疼痛情况[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血清神经递质[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含量、睡眠情况及恢复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术后患者恢复质量量表(QoR-40)],并记录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及术后3月,两组患者总缓解率均无显著差异.术前、术后3 d、术后1月及术后3月,两组患者NR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3 d,两组患者SP均低于术前,且PBC组明显低于RFT,两组患者β-EP及5-HT均高于术前,且PBC组明显高于RF.术后3 d,两组患者PSQL评分均低于术前,且PBC组患者明显低于RFT组,两组患者QoR-40评分无明显差异.PBC组患者感觉减退/面部麻木及咬肌无力发生率高于RFT组,角膜不适发生率低于RFT组.结论:PBC和RFT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表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PBC调控神经递质的效果更好,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球囊压迫术神经递质并发症

    STMN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及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欧阳运洁刘利民陈妮师纯殷霞...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STMN1的表达水平与放疗局部控制率的相关性,初步探讨STMN1的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及近期放疗疗效是否相关.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m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检测STMN1在55例石蜡包埋NSCLC肿瘤组织中及42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TMN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STMN1是否为 Ⅲ—Ⅳ期NSCLC患者放疗抵抗的独立预后因素.慢病毒感染方法构建A549及H1299细胞STMN1过表达质粒及干扰细胞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WB)验证STMN1和p-STMN1的表达情况,并经X射线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分析考察STMN1对NSCLC细胞放疗敏感性影响.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考察STMN1对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NSCLC肿瘤组织中STMN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STMN1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组织病理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STMN1高表达NSCLC患者中位PFS显著低于STMN1低表达患者;STMN1高表达NSCLC患者放疗2个月后局部控制率显著低于STMN1低表达患者.STMN1中N端Ser的扩增是保证其磷酸化的关键.STMN1过表达可抑制X射线诱发的肺癌细胞凋亡;下调STMN1表达可促进X射线诱发的肺癌细胞凋亡.STMN1过表达后A549及H1299细胞株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增强;下调STMN1表达,细胞株侵袭及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STMN1在NSCLC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水平,其高表达水平与肿瘤低分化、TNM分期密切相关,同时STMN1高表达NSCLC患者放疗预后差.体外细胞实验证实上调STMN1表达的NSCLC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提高,经X射线辐射干预后,凋亡减少.因此,STMN1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不良及放疗疗效抵抗的指标.

    STMN1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耐受不良预后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血清VEGF和IL-6水平影响

    唐会超李满王冬梅周玉...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雷珠单抗联合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水平影响,以期为二者联合治疗DME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成都三六三医院收治的DME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治疗采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观察组治疗采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黄斑体积(TMV)、DME、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清VEGF和IL-6水平,及术后6个月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TMV、DME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TMV、DME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6个月血清VEGF和IL-6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VEGF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联合雷珠单抗对DME患者治疗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轻患者黄斑水肿程度,降低血清IL-6和VEGF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雷珠单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最佳矫正视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6

    艾拉莫德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商常青徐宁张健刘海涛...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艾拉莫德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安徽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PSS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联合组(43例),对照组接受艾拉莫德治疗,联合组接受艾拉莫德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唾液流率、泪液分泌、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同时,监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唾液流率、泪液分泌、ESSPRI、ESSD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ESR、CRP和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能显著改善唾液和泪液分泌,降低炎症指标,且安全性良好,为PSS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合疗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艾拉莫德硫酸羟氯喹片唾液流率免疫水平炎症因子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