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碳化影响的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吸水特性研究

    蒋建华周家冰陈思安陈斌...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开展了再生混凝土快速碳化以及碳化后的毛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纤维会降低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再生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随碳化程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加先降低后增大.碳化对再生混凝土初始毛细吸水系数的影响大于后期吸水系数,且混凝土孔隙率越大,碳化对初始吸水系数的影响越显著.最后,建立了考虑碳化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初始毛细吸水系数预测模型.

    再生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碳化再生骨料取代率聚丙烯纤维

    冻融循环下秸秆纤维混凝土损伤特性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孙霄刘茂野
    114-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冻融循环对不同纤维掺量的秸秆纤维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测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秸秆纤维混凝土试件纵波波速,利用直径 74 mm变截面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试件开展动态单轴压缩试验,分析试件纵波波速、峰值应力、劣化度、韧性及破碎耗能密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及秸秆纤维掺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材料的纵波波速及整体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秸秆纤维混凝土纵波波速随之降低,冻融循环会对试件造成损伤;秸秆纤维的掺入会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掺量为 0.2%时效果最佳,冻融循环作用试件峰值应力不断降低,劣化度不断增加,相较于冻融循环0次素混凝土试件,冻融循环 30、60、90、120次试件峰值应力分别降低 6.96%、19.4%、34.2%、53.3%,冻融循环后期应力降幅显著增加,纤维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冻融作用下试件劣化程度;纤维掺量为 0.2%时试件的韧性与破碎耗能密度提升最大,冻融循环会对试件造成劣化,降低其韧性及吸能效果.秸秆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大幅增加,秸秆纤维的绿色可再生性对秸秆纤维混凝土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冻融循环秸秆纤维纵波波速峰值应力劣化度韧性破碎耗能密度

    玻璃纤维增强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收缩性能研究

    裘煜邹小舟陈彬纪奕东...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机制砂性能不稳定、易收缩开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即采用耐腐蚀的玻璃纤维进行加固.以不同配合比的玻璃纤维增强机制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制作试件共计 180 个,分别进行了坍落度测试、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及收缩试验.通过对比机制砂对替代率和玻璃纤维掺量两个重要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原理,进一步确定机制砂对天然砂的最佳替代率和玻璃纤维最佳掺量,以推动机制砂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玻璃纤维掺量机制砂替代率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

    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HFRCC)配合比优化及评价方法

    王睿张品乐
    126-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钢纤维、国产PVA纤维和日本PVA纤维按照适宜比例进行配制,不同纤维材料性能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以更好发挥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HFRCC)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其成本控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通过正交试验极差结果择优和信噪比S/N稳定性择优两种方法分析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胶比、钢纤维掺量、国产PVA掺量和日产PVA掺量对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HFRCC)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并建立各因素和响应量之间的回归关系,与和易性工程性能相结合,给出HFRCC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信噪比S/N稳定性择优方案更加准确和全面.粉煤灰掺量、钢纤维掺量、国产PVA掺量和日产PVA掺量对HFRCC的响应量影响较大,水胶比和砂胶比影响较小;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和优选配合比,HFRCC抗拉强度最大可以达到6.36 MPa,抗弯强度最大可以达到13.90 MPa,预测值和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接近 3%,且和易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HFRCC)的制备提供依据.

    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HFRCC)PVA纤维力学性能正交试验信噪比S/N配合比优化

    C125海上风电超高性能灌浆料的制备及关键性能研究

    宋普涛王晶冷发光夏京亮...
    133-13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硅灰及降黏增强剂掺量,复合外加剂掺量及UWB-Ⅱ掺量对C125海上风电灌浆料流动度、分层度、抗压强度、水陆强度比及悬浊物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与灌浆料的流动度、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正相关,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和水陆强度比负相关;胶砂比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及水陆强度比正相关,与灌浆料的流动度、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负相关.硅灰可提高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和水陆强度比,降低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也会降低灌浆料的流动度.降黏增强剂可提高灌浆料的流动度、强度和水陆强度比,但会增加灌浆料的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复合外加剂可提升灌浆料的流动度,但会降低灌浆料的强度和水陆强度比.UWB-Ⅱ可提升灌浆料的水陆强度比,降低分层度和悬浊物含量,但会降低灌浆料的流动度及强度.采用 1∶1的胶砂比,0.11的水胶比,内掺 8%的硅灰与 8%的降黏剂,外掺 1%的复合外加剂和 1.5%的UWB-Ⅱ时,灌浆料性能最优,此时灌浆料的初期和30 min流动度分别为350 mm和330 mm,分层度为2.4 mm,1 d和28 d陆上强度分别为50.3 MPa和137.2 MPa,28 d水陆强度比为 98.6%,悬浊物含量为 55 mg/L.

    C125海上风电灌浆料流动度分层度水陆强度比悬浊物含量硅灰降黏增强剂

    碳酸化-水化耦合养护对不锈钢渣净浆力学性能和Cr离子溶出的影响

    房延凤姚淑红王庆贺尚小朋...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CO2 浓度为 99%,压力为 0.2 MPa条件下,对钢渣复合胶凝材料进行碳酸化-水化耦合养护,调节碳酸化-水化耦合机制和碳酸化时间,分析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固碳量、矿物组成、微观形貌以及Cr离子溶出规律.结果表明钢渣/水泥试块标准养护 3 d后进行碳酸化养护,3 d和 28 d强度均达到最高.水化养护 3d后进行碳酸化养护 1 h、2 h、6 h,可使 3 d的抗压强度提升16.3%、26.5%、50.2%,后期水化强度持续增长,28 d强度分别提高 17.6%、27.7%、22.8%且安定性良好.水化养护 28 d后进行碳酸化的试块固碳量最高,这是因为水化养护 3 d后进行碳化,参与碳化反应的主要是C2S、C3S等,水化养护 28 d后进行碳化,参与碳酸化反应的主要是C-S-H凝胶、Ca(OH)2,及未反应的C2S、C3S等.C-S-H凝胶和Ca(OH)2 碳化活性较高,固碳能力强,但碳化产物强度较低.不同的碳酸化-水化耦合机制对Cr离子的固化作用也有显著的影响,水化养护 3 d后进行碳酸化处理的固化效果最好,碳酸化养护 6 h的试块,Cr离子溶出降低58.2%.

    不锈钢渣碳酸化力学性能碳化产物Cr

    纳米偏高岭土对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及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祁妍紫范颖芳李秋超张世义...
    142-14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纳米偏高岭土(NMK)对粉煤灰(FA)水泥砂浆流动度、强度及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采用跳桌法测试粉煤灰-纳米偏高岭土(FA-NMK)水泥砂浆的流动度,利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其氯离子渗透系数;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从微观尺度观测NMK对水化过程中FA水泥砂浆微观形貌的影响,依据砂浆内部微观形貌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宏观性能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NMK降低了FA砂浆的流动性,提高FA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压、抗折强度;SEM分析结果显示,NMK使粉煤灰砂浆内部水化产物增多,微观结构更加密实.

    粉煤灰纳米偏高岭土氯离子渗透强度流动性

    带短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受弯性能研究

    李明周稚竣袁双朱建平...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带短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力学性能,采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了该板与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受弯性能,探讨了短肋形式对该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短肋长度、宽度、数量等因素对该板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相比,带短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承载力和刚度更高,带短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具有可行性;矩形短肋可有效提高该板的承载力和刚度;短肋长度、宽度对该板受弯性能影响较大,最大相差 21.73%,且短肋长度主要影响承载力,宽度主要影响刚度;短肋混凝土强度等级、厚度,数量对该板受弯性能影响较小,最大相差 3.5%.

    短肋预制底板受弯性能影响因素

    雄安站型钢混凝土梁水化反应施工监测分析

    高子又张文龙王轶喆左文建...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雄安新区高铁站站房承轨层A区结构为工程背景,对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应变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利用振弦式应变计对结构关键位置的型钢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变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施工监测.介绍监测的目的意义、所用的仪器设备以及监测方案;对监测得到的应变和温度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水化反应中混凝土的应变和温度呈正相关的结论.

    雄安新区高铁站施工监测振弦式应变计水化反应

    隧道洞渣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罗涵欣黄靓刘文琦赵鹏鹏...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寒地区隧道洞渣粗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隧道洞渣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分析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洞渣粗骨料取代率呈负相关,当洞渣粗骨料取代率达到 30%时,洞渣粗骨料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冻融试验后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大,其抗冻性能相对较好,冻融循环 50 次前试件破坏程度均较小而 100 次之后试件严重破坏,在冻融循环后期粉煤灰的填充效应随着洞渣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

    混凝土隧道洞渣高寒地区冻融循环试验抗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