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畜牧兽医
湖南畜牧兽医

傅胜才

双月刊

1006-4907

hiavs@163.com

0731-84615356、84611343

410131

长沙市芙蓉区长榔路8号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南畜牧兽医/Journal Hu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畜牧兽医行业唯一的行业科技期刊。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宣传牧业政策、法规、信息,交流和普及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报道科技成果、推广实用技术。构架企业信息平台,推介企业精英,为拓展湖南市场牵线搭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例东北虎急性肝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杜云峰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虎急性肝肾功能损伤是肝脏与肾脏功能降低的临床综合症,并非特异性疾病,通常由中毒、感染、血管缺血或脱水等原因所引起,临床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厌食、嗜睡、少尿与腹痛等.某动物园患病东北虎初期按照风寒感冒病症进行治疗,效果不佳,之后在化学保定情况下采集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肝肾功能损伤,经过20 d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减轻,体质逐渐恢复并痊愈.文章对该病症的诊疗进行汇总与分析,以期为此类病症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

    东北虎急性肝肾功能损伤诊断治疗

    氯前列醇钠诱导分娩治疗羊驼阴道脱出病例报告

    张佳颖艾孝满张婷杨青...
    32-3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湖南一羊驼养殖基地,一只妊娠312 d的羊驼发生阴道脱出,采用常规的阴道清理、整复和阴门缝合系带固定,仍多次复发;且随着妊娠时间延长,阴道脱出的时间间隔变短.根据该羊驼的预产期和分娩预兆,在妊娠335 d时注射氯前列醇钠进行诱导分娩.胎儿娩出后,继发子宫脱出.及时剥离胎衣,整复固定子宫并采用药物治疗,恢复良好.分娩20d后又发生阴道脱出,再次采用阴门缝合系带固定,预后良好,且诱导分娩的驼羔生长发育正常.该病例可为羊驼阴道脱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羊驼阴道脱出子宫脱出诱导分娩氯前列醇钠

    一例野生水鹿的救助过程与死亡原因分析

    黄会文胡志刚佘振华邹荃...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生动物救护,特别是大型野生动物,在野外受到地理环境、疾病状况、救助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文章对一例受伤野生水鹿进行外伤处理、血液生理生化常规指标检测、制定治疗方案、治疗等救助流程进行介绍.通过分析该动物死亡的原因,提出了救助应具备时效性、减少应激,积累数据为今后的野生动物救护提供参考.

    水鹿野外救护魏氏梭菌时效性应激

    宁乡猪FTO和PPARGC1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联研究

    贺兴龙高伟黄涛王文梅...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索宁乡猪FTO和PPARGC1A基因的遗传变异,并分析这些变异位点与肌内脂肪(IMF)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135头宁乡去势公猪FTO基因外显子3处594C>G和PPARGC1A基因外显子9处1747A>C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这2个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与宁乡猪IMF含量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乡猪FTO-BstUI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TT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最高,其次为CT、CC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个体(P<0.01),与CC基因型个体IM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PARGC1A-DdeI酶切位点同样存在多态性,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GG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最高,与AA基因型的IM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GG和AA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P<0.05).综上所述,FTO和PPARGC1A基因Dde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宁乡猪IMF含量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可为高IMF宁乡猪的早期选育提供参考.

    宁乡猪FTOPPARGC1A肌内脂肪含量

    氯化亚锡对雏鸡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唐美文李维李萧佳樊含笑...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氯化亚锡(SnCl2)对雏鸡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用含0、400、800和1 200 mg/kg SnCl2的饲料饲喂雏鸡42d,每组5只.结果显示,800、1 200 mg/kgSnCl2组雏鸡体重、肝脏重量、肝脏指数都显著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SnCl2处理后的肝脏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SnCl2能够造成雏鸡肝脏损伤并诱导肝脏的氧化应激.

    SnCl2雏鸡肝损伤氧化应激

    热应激状态下湘西黄牛与西门塔尔种公牛的精液品质比较研究

    江伟谢宏斌麻梦远李如意...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湘西黄牛与西门塔尔种公牛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精液质量,在湖南夏季高温条件下,对处于热应激状态的湘西黄牛与西门塔尔种公牛进行了精液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湘西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的平均精液量、顶体完整率和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精子活力差异显著(P<0.05),平均精液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

    热应激湘西黄牛西门塔尔牛精液品质

    低频电场下不同温度解冻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杜金陈伟王远亮刘冬明...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低频电场下不同解冻温度(12、15、18、21 ℃)对冷冻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分析样品在低频电场下不同解冻温度的汁液损失率、pH值、质构特性、蛋白质氧化巯基、蛋白质氧化羰基、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变化以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其他解冻温度,在18℃下解冻的汁液损失率、硫代巴比妥酸值最低,pH值最大,保持了肌肉的质地特性,能较好地维持猪肉肌球蛋白结构稳定性.不同温度下解冻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61种,主要有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总相对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8 ℃时达到最大.结论:18℃是较合适的解冻温度,该温度下解冻猪肉可更好地维持猪肉品质.

    低频电场解冻温度猪肉理化指标

    湘东鸡的肉用性能、肉质性状及其与湘黄鸡的比较分析

    郭寒王晓娟黄璇张旭...
    52-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指导湘东鸡后续品种选育,并为湘东鸡新品种评价积累素材,试验对150日龄笼养湘东鸡母鸡的肉用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同日龄的湘东鸡公鸡、湘黄鸡母鸡比较.结果表明:①湘东鸡母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肝脏重、心脏重、屠宰率极显著大于湘黄鸡母鸡(P<0.01),胸肌重、腺胃重、单只翅重显著大于湘黄鸡母鸡(P<0.05),肌胃指数极显著小于湘黄鸡母鸡(P<0.01);湘东鸡母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心脏重、单只翅重、全净膛率、腿肌率极显著小于湘东鸡公鸡(P<0.01),心脏指数显著小于湘东鸡公鸡(P<0.05),腹脂重、屠宰率、腹脂率、肌胃指数极显著大于湘东鸡公鸡(P<0.01),胸肌率显著大于湘东鸡公鸡(P<0.05).②湘东鸡母鸡腿肌pH值显著大于湘黄鸡母鸡(P<0.05);胸肌L*、b*值、腿肌L*值极显著大于湘东鸡公鸡(P<0.01),a*值显著小于湘东鸡公鸡(P<0.05);纤维间距小于湘东鸡公鸡,大于湘黄鸡母鸡,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湘东鸡母鸡在体重、肉用性能等方面优于湘黄鸡母鸡,差于湘东鸡公鸡;湘东鸡的屠宰性能与汶上芦花鸡、黄山黑鸡、济宁百日鸡等优秀地方鸡种及亲本桃源鸡相近,优于亲本湘黄鸡;所有试验鸡的胸肌肉色均好于腿肌.

    湘东鸡湘黄鸡母鸡肉用性能肉质性状比较分析

    东安鸡和海兰褐蛋鸡鸡蛋的品质与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曾斌邹玖零唐敏屈宏斌...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对东安鸡和海兰褐蛋鸡鸡蛋的蛋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为东安鸡(蛋用)新品系选育提供依据.选取35周龄的东安鸡和海兰褐蛋鸡各60只,每个品种鸡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在相同饲粮和饲养管理方式下饲养5周后,收集鸡蛋各120个,用于检测蛋品质和营养成分指标.结果显示:东安鸡鸡蛋的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海兰褐鸡蛋,而蛋重和蛋壳厚度显著低于海兰褐鸡蛋(P<0.05),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和蛋白高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东安鸡鸡蛋中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海兰褐鸡蛋,而粗脂肪、胆固醇和卵磷脂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鸡蛋(P<0.05);东安鸡鸡蛋中的钙和铁的含量与海兰褐鸡蛋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磷、锌和硒的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鸡蛋(P<0.05).以上结果表明:东安鸡鸡蛋的蛋品质和营养成分优于海兰褐鸡蛋,具有作为优质和特色鸡蛋开发利用的潜力.

    东安鸡海兰褐蛋鸡蛋品质营养成分矿物元素

    冷藏对绿壳蛋蛋壳颜色及蛋品质的影响

    谢静姚亚铃杜含香曲湘勇...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冷藏对绿壳蛋蛋壳颜色和蛋品质变化的影响,为绿壳蛋选育及冷鲜储藏提供参考.随机选取240日龄720枚雪峰乌骨鸡绿壳蛋.其中180枚于常温下测定Labch值,并随机选取20枚测定其蛋品质,测定后于(4±1)℃条件下冷藏,每隔48 h测定Labch值,于14 d内连续测定6次.另外540枚测定常温下a值分布区间并依次编为七个组:(-2≤a,<0)、(-3≤a2<-2)、(-4≤a3<-3)、(-5≤a4<-4)、(-6≤a5<-5)、(-7≤a6<-6)、(a7<-7),于(4±1)℃冷藏,分别于第 1 d(常温下)、第14 d每组随机选取20枚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冷藏对绿壳蛋壳颜色Labch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第1d比,第7 d蛋壳重量显著降低(P<0.05),第14 d蛋重、哈氏单位、蛋壳重量、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蛋黄比例显著升高(P<0.05).冷藏至第14d,a6、a7组哈氏单位显著大于a,和a2 组(P<0.05),a7组蛋重显著大于a1、a2 组(P<0.05);a值与蛋重、哈氏单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分别为(-0.360)、(-0.329).

    冷藏绿壳蛋蛋壳颜色蛋品质a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