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黄玮

双月刊

1006-8414

hnyf@hncdc.com.cn或hnyfj@126.com

0371-68089029,68089260

450016

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硒与人类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刘奇王少康
    721-725,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selenium,S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其在人体中的稳态及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硒与部分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设定关键词为"微量元素;硒;癌症;硒补充",将发表时间范围调整为"2017-2023年",并排除细胞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硒在几种常见癌症中的作用、机理及特点,为癌症的辅助诊断、预防及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癌症微量元素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杨阳任田田徐鹏
    726-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临床特点,确定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建立评估CRKP感染治疗效果的预测模型,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7例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估CRKP感染治疗效果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研究包括男性患者147例(71.0%),女性60例(29.0%);重症监护室(ICU)(85例,41.1%)为病例的主要科室来源;痰液(54例,26.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3例,25.6%)、血液(36例,17.4%)为主要标本来源;CRKP感染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感染率均在35.0%以上,大部分患者感染前进行过侵入性治疗.经治疗后,45.89%(95例)的结果较差,54.11%(112例)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值(95%CI):0.278(0.120~0.648)]、入住 ICU[OR 值(95%CI):36.902(10.687~127.421)]、住院天数[OR值(95%CI):0.969(0.954~0.985)]、白蛋白值[OR值(95%CI):0.849(0.790~0.912)]和使用激素[OR 值(95%CI):7.270(1.762~30.002)]是影响 CRKP 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预测模型P=1/(1+e^-y),Y=1.781-1.279×性别+3.608×入住ICU-0.031×住院天数-0.164×白蛋白值+1.984×使用激素,其中P为治疗效果不佳的概率,Y为预测指数,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0.811,特异度为0.804.结论 CRKP感染患者病例主要来源于ICU,部分合并低蛋白血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加强男性、ICU患者护理与预防,减少住院天数,限制激素使用,以预防CRKP医院感染,对改善CRKP感染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影响因素治疗效果预测模型

    2021-2022年河南省非性行为HIV暴露后预防人群特征及预防用药及时性影响因素

    徐亚珂王奇梁妍施建春...
    732-735,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性行为HIV暴露后预防人群特征,探究暴露后预防用药及时性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2021-2022年河南省14家HIV暴露前后预防服务门诊接受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PEP)服务的职业人群和大众非性行为暴露人群个案,包括暴露者基本情况、暴露源类型、暴露损伤方式、暴露源HIV感染情况、暴露至用药时间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 2021-2022年,河南省HIV暴露前后预防门诊累计对169例暴露者开展了用药阻断服务,其中职业暴露人群56例(医务人员53例,警察3例),大众人群113例.暴露源为HIV阳性者119例,占70.41%(119/169);暴露源以血液为主,占88.76%;职业人群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53.57%(30/56).不同人群的暴露源HIV感染状况及暴露损伤方式均不同(x2值分别为14.640、1 5.723,P均<0.05).职业人群在暴露后2 h内的用药比例为68.0%,高于大众人群的32.0%(x2=16.365,P<0.05).暴露源为HIV阳性者在2 h内及2~24 h内服用阻断药的比例(84.0%、75.47%)均高于暴露源感染状况未知者(8.0%、20.76%)(x2值分别为7.791、6.100,P均<0.05).职业人群在就诊前对PEP知识知晓率及服药期间依从性均高于大众人群(x2值分别为13.393、8.685,P均<0.05).与暴露源感染状况未知相比,暴露源为HIV阳性的暴露者(OR=0.314,95%CI:0.131~0.752)更倾向于及早服药.结论 进一步规范HIV职业暴露处置流程;扩大HIV检测,提高大众人群暴露源HIV检测率,缩短暴露至用药时间,有助于提升阻断效果.

    艾滋病职业人群非性行为暴露HIV暴露后预防影响因素

    2018-2023年河南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张亚如王珂乔博赵俊娅...
    736-739,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收集2018-2023年河南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信息,分析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的科室分布、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种类.结果 2018-2023年共监测住院患者221 550人,发生医院感染1 226例,医院感染率为0.55%,医院感染率由2018年的0.91%下降至2023年的0.40%,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107.412,P<0.05);医院感染率排名前2位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14%)和心血管外科(0.92%);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4.10%)为主,其次是上呼吸道(13.84%)、血液系统(14.62%)和手术部位(10.32%);共检出的72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67株,占78.10%,其中构成比排名前3位的为肺炎克雷伯菌(26.86%)、鲍曼不动杆菌(16.12%)和铜绿假单胞菌(11.57%);革兰阳性菌136株,占18.73%;真菌23株,占3.17%.结论 应重点关注患者下呼吸道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率高发科室ICU和心血管外科的干预和管理,强化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医院感染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监测

    2016-2023年武威市凉州区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张润聂清侯丽娟
    740-745,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特点,为制定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3年武威市凉州区丙肝报告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结果 2016-2023年武威市凉州区共报告丙肝病例8 2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6.04/10万,不同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680,P<0.05),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316.639,P<0.005);其中,丙肝报告发病年龄范围为0~94岁,81.53%的病例集中于40~<80岁年龄段;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33/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55.72/10万,男女性别比为0.90:1;各种职业均有发病,农民占77.14%;丙肝报告病例存在明显季节性波动;病例主要集中于城区主街道、邻近城区的周边乡镇和远离城区但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丙肝发病区域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高发区域与高发区域相邻,低发区域与低发区域相邻.结论 武威市凉州区丙肝疫情2016-2023年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发病具有明显的人群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特点,病例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区和乡镇,发病人群主要以农民为主;今后应强化对该区域和人群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对民众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时空聚集性分析热点分析

    2022年河南省适碘地区成人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李江敏艾比拜木·阿不都热依木韩志伟朱琳...
    746-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适碘地区成人碘营养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3-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河南省适碘行政村≥5个的县(市、区)(共计60个)开展适碘地区成人碘营养监测工作.每个县(市、区)将水碘中位数在 40~100 µg/L 的行政村按水碘值分为 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 µg/L共6个水碘层,每个水碘层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20~60岁成人20人.采集成人随机1次尿样,检测尿碘含量;并检查甲状腺结节.结果 2022年河南省适碘地区共采集20~60岁成人尿样6 214份,尿碘中位数为257.0 μg/L;安阳市、南阳市、周口市成人尿碘>300 μg/L,处于过量水平,其他10个省辖市适碘地区成人碘营养均处于基本适宜水平.共进行5 877名成人的甲状腺结节筛查,983名检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16.7%.按照水碘值分组(40~<60、60~<80、80~100 µg/L),成人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7.0、260.1、269.6 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885,P<0.05);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是18.4%、15.0%、1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71,P>0.05).结论 河南省适碘地区成人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建议在维持目前防治措施基础上加强监测,根据人群碘营养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适碘地区成人尿碘甲状腺结节

    河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结果分析

    孙建伟赵阿会骆洪梅蒋建国...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15岁的1 197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河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4.39%,全部知晓率为58.81%,结核病性质、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预后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82.54%、90.14%、89.89%、83.71%、75.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河南省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性别(以男性为参照,女性OR=0.952,95%CI:0.549~0.888)、年龄(以 15~<25 岁组为参照,25~<35 岁组 OR=1.696,95%CI:1.036~2.777;35~<45 岁组 OR=1.807,95%CI:1.078~3.027)、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参照,初中及同等学历OR=1.384,95%CI:1.021~1.876;高中及同等学历OR=2.033,95%CI:1.383~2.989;大学及以上OR=3.032,95%CI:1.917~4.796).结论 河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尚未达到国家规划(>85%)要求,需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针对低文化程度、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健康教育

    2004-2023年河南省鹤壁市免疫策略调整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

    杜颖皎赵兰兰李士超
    755-758,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23年河南省鹤壁市免疫策略调整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探讨流腮发病的影响因素,为流腮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23年鹤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结合免疫策略调整时间,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采用趋势x2检验进行发病趋势分析.结果 2004-2023年鹤壁市累计报告流腮病例5 990例,发病率为4.53/10万~60.96/10万,年均发病率为19.37/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619.114,P<0.05).免疫规划前期(2004-2008年)、1剂次免疫时期(2009-2018年)、2剂次免疫时期(2019-2023年),流腮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19/10万、18.34/10万和12.51/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 趋势=457.027,P<0.05).淇滨区、山城区、浚县、鹤山区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877.261、368.870、205.652和78.966,P均<0.05);有4-6月和12月—次年1月2个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23.89/10万)高于女性(14.58/10万)(x2=345.589,P<0.05);发病人群以15岁以下的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发病年龄中位数为8岁,随着免疫策略调整,发病年龄高峰由6岁组后移至8岁组.结论 2004-2023年鹤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建议强化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的防控措施,加强儿童流腮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开展群体免疫水平监测,及时针对性调整免疫策略,进一步控制流腮发病和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免疫程序发病趋势

    2023年山东省莱州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症状监测

    李金萍刘爱芹张瑜李佳辉...
    759-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2023年山东省莱州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呼吸道症状特点,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山东省传染病监测数据采集预警系统分别收集莱州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据和症状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23年莱州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征及与呼吸道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2023年莱州市报告法定呼吸道传染病5 914例,报告发病率为715.16/10万,高于2022年发病率(33.06/10万)和2020-2022年年均发病水平(55.74/10万)(x2=9 410.370,P<0.05),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流行性感冒(流感)、肺结核、猩红热报告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全年共经历3个发病高峰,分别为1月、3月和12月,1月以新冠感染(99.46%)为主;3月以流感(81.96%)为主,其次为新冠感染(12.02%);12月以流感为主(95.84%).发病居前3位的乡镇(街道)为文昌路街道(1484.79/10万)、三山岛街道(1 445.55/10万)、永安路街道(1 100.78/10万).男女比为1.20∶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28.80/10万),其次为<20岁年龄组(197.23/10万);职业以农民(52.32%)、学生(16.04%)为主.发生1起学校甲型H3型流感暴发疫情.流感哨点医院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发热、咳嗽与呼吸道传染病有线性相关(r分别为0.735、0.683,P均<0.05).结论 2023年莱州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以新冠感染和流感发病为主,冬春季高发,老年群体和学生为重点防控人群,应加强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形势.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监测症状监测暴发

    一起学校水污染引起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调查

    段晶晶朱慧丽李肖红李国伟...
    764-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郑州市某高校一起腹泻暴发疫情的原因,查明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为有效进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10月,对饮水、食堂、学生宿舍等开展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和厨师肛拭子、留样食品、饮用水和环境等样本进行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等肠道病原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 2022年10月5日—11日,疫情共报告病例171例,罹患率为0.86%(171/19 860).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97.66%)和呕吐(43.86%).病例均为学生,男女比例为0.69:1,无宿舍聚集性.实验室检测发现26份病例肛拭子、7份学生宿舍环境样本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等肠道病原阳性,23份水样卫生学指标严重超标,阳性样本除4份病例样本外均来自1号直饮水站供水区域.结论 这是一起因直饮水站供水系统污染引起的,以诺如病毒和致泻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为主的一起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应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管理及监督,确保学生用水安全.

    学校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