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黄玮

双月刊

1006-8414

hnyf@hncdc.com.cn或hnyfj@126.com

0371-68089029,68089260

450016

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员核酸首次阳性和恢复期再次阳性病毒载量及抗体水平分析

    李东晓胡晓朱琳李懿...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核酸首次阳性和核酸再次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人员的核酸及抗体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中102名核酸再次阳性人员(再阳人员)、165名核酸首次阳性人员(首阳人员)恢复期的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人员基本信息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包括人口学特征、发病时间及核酸检测结果等.利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再阳人员的再阳间隔时间集中在31~60d(78.43%),<61岁者占89.22%.再阳人员ORF1ab基因和N基因的平均Ct值分别为34.99(33.63,36.87)和34.81±2.28,高于首阳人员的26.73(23.25,33.13)和27.67± 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阳人员的IgM、IgG抗体水平M(P25,P75)分别为0.32(0.01,1.09)、152.45(89.09,231.84),首阳人员分别为0.41(0.13,1.07)、134.85(65.03,245.36),再阳和首阳人员中和抗体水平M(P25,P75)分别为 3 157.87(1 635.99,3 550.26)、2874.61(1 158.57,3 791.64)A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阳人员和首阳人员恢复期的IgM、IgG和中和抗体水平无差异,再阳人员的病毒载量低于首阳人员,传染性较低.

    COVID-19核酸再次阳性IgG抗体IgM抗体中和抗体

    郑州市城市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结果

    董柯邵束钰许太彬程春荣...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郑州市环境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结果,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初步探索环境监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郑州市2家污水处理厂作为监测点,2023年3-7月,每周每个污水处理厂各采集2份污水,用PEG法进行浓缩富集,应用多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和分析,选取新型冠状病毒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应用分析软件判断病毒型别.结果 城市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总检出率为89.09%.3-4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检出率分别76.47%、81.82%,5-7月份检出率均为100.00%.在采集的55份污水中,污水原液、沉渣、上清液、浓缩样本中均有新型冠状病毒检出,病毒含量大小为浓缩样本>原液>上清液>沉渣,N基因计算出浓缩样本中新冠病毒浓度是污水原液中的13.57倍,城市污水中新冠病毒浓度在第23周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第26周降到低点.5月份病毒分型污水中占比前两位的分别为XBB.1.9、XBB.1.16及其亚分支.结论 郑州市环境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5-7月份,病毒分型为奥密克戎XBB亚分支,环境监测可以作为医院病例监测的补充.

    聚乙二醇环境监测新冠病毒多重实时荧光RT-PCR核糖核酸

    1964-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

    徐向华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许昌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对1964-2022年许昌市布病疫情年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布病流行特征进行描述,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964-2022年许昌市辖区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共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1 450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00/10万~6.87/10万,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66/10万.2006-2022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568.424,P<0.05);报告病例中男性1 049例(2.78/10万),女性386例(1.0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319,P<0.05);年龄主要集中在30~<70岁,共1 182例(82.37%),发病率以60~<70岁年龄组最高(5.31/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8.686,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1 213例(84.53%);4-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47.86%;发病率前三位县区为东城区(1.00/10万)、禹州市(0.82/10万)和襄城县(0.5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000,P<0.05);疾控机构报告986例(68.71%),本地报告诊断病例1 080例(75.26%),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由142.00 d缩短至25.89 d.结论 2006-2022年许昌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2022年发病数和发病率达历史新高,本地病例发现能力逐步提升,应强化卫生和畜牧部门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大防控力度.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9-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柯萨奇病毒A6型VP1基因特征

    杨振兴梁万超余钧池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并对鉴定为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的VP1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以掌握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Cox A6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监测哨点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型检测,并对2019年部分重症病例中鉴定为Cox A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基因测序并分析.结果 2019-2022年柳州市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1 432份,病原学检测阳性1 224份,阳性率为85.47%,其中Cox A6阳性 547 份(44.69%)、Cox A16 阳性 428 份(34.97%)、EV71 阳性 22 份(1.80%)、Cox A10 阳性 60 份(4.9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67份(13.64%).6株2019年柳州市重症手足口病Cox A6毒株主要有3支,一支与2017年广东病毒分离株有较近的基因亲缘性关系,一支与2018年上海病毒分离株有较近的基因亲缘性关系,另一支则与2019年江西病毒分离株有较近的基因亲缘性关系.结论 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有CoxA6、CoxA16、CoxA10、其他肠道病毒,其中Cox A6已经成为柳州市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VP1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5%~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3%~100.0%,均属于D基因型的D3基因亚型,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为落实综合性防控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手足口病病原学柯萨奇病毒A6型基因特征

    2013-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含脑膜炎球菌成分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张绍丽王荣记任礼飞师建起...
    99-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阳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YW135)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MPCV-AC-Hib)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初步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AEFI监测管理系统和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2年南阳市MPV-A、MPV-AC、MPCV-AC、MPV-ACYW135和MPCV-AC-Hib 5种含MPV疫苗接种剂次数和AEFI个案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2年南阳市共报告AEFI 1 979例,年均报告发生率40.22/10万剂.5种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在20.80/10万剂~60.83/10万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203,P<0.05).一般反应1 966例,发生率为39.96/10万剂;异常反应10例,发生率为0.20/10万剂.一般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1 600例,81.38%),发生率为32.52/10万剂;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6例(60.00%),发生率为0.12/10万剂.1 977例(99.90%)AEFI病例转归为痊愈.结论 2013-2022年南阳市含MPV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多为一般反应,预后好,疫苗安全性良好.

    脑膜炎球菌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安全性

    2013-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

    贾伟李国星赵俊君隋煜...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3-2022年濮阳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优化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2013-2022年濮阳市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濮阳市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9种148 108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死亡182例,年均死亡率0.49/10万.年均发病率401.34/10万,总体发病率水平呈下降趋势(x2趋势=2 845.953,P<0.05),2021和2022年发病率较低,分别为260.04/10万、260.32/10万.全年均有发病,5月份病例比例最多(12.69%),2月份最少(5.79%);华龙区发病率(789.86/10万)居首位,发病率最低的为范县(271.1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61.604,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占39.11%,高发年龄组为0~<10岁,占42.86%,男女病例比为1.55:1.发病前五位的为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08.35/10万、71.15/10万、66.88/10万、40.00/10万、39.92/10万.结论 近年来,濮阳市法定传染病发病顺位发生变化,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乙肝、其它感染性腹泻位居发病顺位前五位,要加强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持续落实乙肝、梅毒和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时根据传染病发病变化情况,优化防控措施,多措并举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疫情分析

    河南省部分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性能监测与效果评价

    张玉勤高丽君张叶王安琪...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压力蒸汽灭菌器性能状况,指导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方法 选择河南省7所医院,并对其正在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和灭菌过程中物理参数实时监测.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2年,共监测7所哨点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356台次,生物监测全部合格.灭菌温度合格331台次,总合格率92.98%,灭菌期实测最低灭菌温度与设定灭菌温度差值M(P25,P75)为0.991(0.612,1.516)℃,灭菌期实测最高灭菌温度与设定灭菌温度差值M(P25,P75)为1.644(1.353,2.369)℃.灭菌时间合格189台次,总合格率53.09%,实测灭菌时间超过设定灭菌时间百分率M(P25P75)为10.00(4.86,17.75)%.三级医院灭菌温度合格率95.44%,高于二级医院合格率87.21%(x=7.127,P<0.05);三级医院灭菌时间合格率52.09%,与二级医院合格率(52.33%)无统计学差异(x2=0.001,P>0.05).2016-2022年灭菌温度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 79.66%、97.73%、86.36%、95.35%、100.00%、97.10%和 96.15%,各年度合格率不全相同(P<0.05);2016-2022年灭菌时间年度合格率分别为49.15%、40.91%、43.18%、67.44%、64.44%、52.17%和55.77%,各年度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类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温度、灭菌时间合格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灭菌时间合格率较低,建议加强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在保障灭菌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灭菌器物理参数的精准率.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温度灭菌时间物理监测生物监测

    SARIMA-SVM组合模型在淋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郭朝阳刘慧莹刘胜超贾光耀...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ARIMA模型、SVM模型和SARIMA-SVM组合模型在淋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为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2021年全国淋病逐月发病率资料,利用2010-2020年的淋病逐月发病率资料作为训练集分别建立SARIMA模型、SVM模型和SARIMA-SVM组合模型,并运用2021年的淋病逐月发病率资料作为测试集用于模型间的效果评价.结果 SARIMA(0,1,1)(0,1,1)12为最优SARIMA模型.SARIMA模型、SVM模型和SARIMA-SVM组合模型拟合的 MAE、MAPE 和 RMSE 依次分别为 0.032 4、5.547 0%、0.048 1,0.009 5、1.787 7%、0.018 8 和 0.005 3、1.015 6%、0.014 0o SARIMA模型、SVM模型和SARIMA-SVM组合模型预测的MAE、MAPE和RMSE依次分别为0.042 7、5.776 6%、0.062 1,0.011 2、1.484 3%、0.011 3 和 0.010 7、1.398 9%、0.022 9.结论 SARIMA-SVM 组合模型对淋病发病率的拟合及预测效果均优于SARIMA模型和SVM模型,且预测精度较好.

    SARIMASVM组合模型淋病预测

    2023年河南省市级疟原虫镜检能力评估

    纪鹏慧蒋甜甜贺志权王丹...
    118-12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3年河南省市级疟原虫镜检能力维持情况,为防止输入再传播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23年对河南省市级疾控机构和定点救治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理论知识答题考试和疟原虫血片检测,根据得分情况分析其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镜检能力.不同组别测评成绩的差异和知识点得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对全省4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其中定点救治医院19名,疾控机构24名.理论知识成绩平均分为(93.30±7.96)分,及格率为100.00%;镜检成绩平均分为(92.91±10.81)分,及格率为100.00%.参加疟疾镜检培训次数≥3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镜检成绩中优秀者占100.00%.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单位类型和从事寄生虫防治工作年限人员的理论知识和镜检测评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形态与生活史、诊断、流行与防治、致病4个知识点得分率分别为97.29%、93.02%、91.47%和89.53%,各知识点得分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711,P<0.05).结论 河南省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维持较高的疟原虫镜检能力,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有力保障.

    疟原虫镜检能力评估输入再传播新冠疫情

    深圳市大鹏新区近岸海水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范秋华刘坚基连宪强黄妙芬...
    122-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近岸海水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防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外环境污染及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采集深圳市大鹏新区近岸海水,培养分离并鉴定副溶血性弧菌,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实时荧光PCR分析毒力基因,梅里埃药敏细菌鉴定卡进行耐药性实验.结果 采集近岸海水共314份,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共82株,检出率为26.11%;8-10月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体的高峰期.分出O群9个血清群,构成比为65.85%;未发现常见的K6和K8型;毒力基因类型tlh+tdh+trh-、tlh+tdh-trh+、tlh+tdh+trh+为产毒株,共占10.98%,tlh+tdh-trh-为非产毒株,占89.02%.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8.78%,头孢类药物中头孢曲松耐药率最低为4.88%;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药物耐药率为0.00%.结论 深圳市大鹏新区近岸海水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秋季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部分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提示引起海产品和人类感染的风险;建议开展海水中副溶血性弧菌日常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预警.

    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