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詹道友

月刊

1671-7171

jcr_cs.hn@vip.163.com

0731-84824007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医学临床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办的现代医学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高、中、初三档俱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题材新颖,栏目丰富,信息量大。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临床药理与用药,诊疗教训、理学诊断、急症抢救、流行病学调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的环甲膜穿刺术在疑难型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张良成刘丹邬玉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环甲膜穿刺术在疑难型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月至 2020 年 1 月在镇巴县中医院及镇巴县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的环甲膜穿刺术的 76 例疑难型气管插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采用体表定位法的环甲膜穿刺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环甲膜穿刺术.比较两组患者环甲膜一次穿刺成功率、插管舒适度、气管导管耐受性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时(T1)、气管插管时(T2)及插管后 5 min(T3)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观察组患者环甲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14,P =0.011).两组患者T1、T2、T3 时的 SpO2、HR、MAP较 T0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T3 时 SpO2、HR、MAP 指标较 T1、T2 时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舒适度评分和气管导管耐受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8.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3,P =0.007).[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环甲膜穿刺术在疑难型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插管舒适度及气管导管耐受性,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插管法,气管内超声检查穿刺术/方法

    Teach Back健康教育下阶段性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管理参与度及关节功能改善的影响

    梁婷婷马春会孟飞李淑慧...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each Back健康教育下阶段性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80 例TH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Teach Back健康教育下阶段性功能锻炼.于干预前、干预 4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积极度、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认知、技能、行动、信念等参与疾病管理积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畸形、关节功能、关节疼痛、关节活动等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深静脉血栓、下肢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 Back健康教育下阶段性功能锻炼有效提高了 THA患者的参与疾病管理积极度,改善了髋关节功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康复护理功能恢复

    粪便隐血试验、血清癌胚抗原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何琬杨丽莉任村唐亮...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粪便隐血试验、血清癌胚抗原与粪便 SDC2 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结直肠癌(CR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1 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936 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血清癌胚抗原检测组(n =624)、粪便隐血试验检测组(n =655)、粪便SDC2 检测组(n =657).其中任一项检查结果阳性建议患者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以结肠镜+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定筛查结果.分别评估血清癌胚抗原、粪便隐血试验和粪便 SDC2 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对 CRC 的筛查价值.[结果]1936 例研究对象中有 166 例(8.57%)初筛阳性,其中血清癌胚抗原检测组 49 例(7.85%)初筛阳性,粪便隐血试验检测组 60 例(9.16%)初筛阳性,粪便 SDC2 检测组 57 例(8.68%)初筛阳性.血清癌胚抗原检测肠道病变的阳性预测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粪便隐血试验检测肠道病变的阳性预测值、CRC 阳性预测值和 CRC 及癌前病变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 SDC2 检测CRC、CRC及癌前病变的阳性预测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0.038).[结论]粪便SDC2 基因甲基化检测对所有肠道病变检出率和CRC检出率高于粪便隐血试验、血清癌胚抗原检测,粪便 SDC2 基因甲基化检测结合结肠镜检测可作为提高肠道病变检出率和CRC早期筛查的首选策略.

    结直肠肿瘤癌胚抗原/血液DNA甲基化

    血清HbF、AFP水平及BPS、Apgar评分诊断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的价值

    胡谢应马雅莉蒋晴晴罗会涛...
    207-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血清胎儿血红蛋白(HbF)、甲胎蛋白(AFP)联合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阿氏评分(Apgar评分)诊断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FMH)的价值.[方法]在本院门诊产检的 100 例疑似 FMH 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娩后检测孕产妇血清 HbF、AFP 水平,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孕产妇分为 FMH 组(13 例)和非FMH 组(87 例).比较两组孕产妇 HbF、AFP 水平及 BPS、Apgar 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F、AFP及BPS、Apgar评分预测 FMH 的价值;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FMH组患者 HbF、AFP水平显著高于非FMH 组,BPS、Apgar评分显著低于非FMH 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HbF、AFP及BPS、Apgar评分可用于发生FMH 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97、0.810、0.829、0.941,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 0.980;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bF≤3.712%、AFP≤588.359 ng/mL、BPS≥5.865分、Apgar评分≥5.968 分是发生 FMH 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HbF、AFP 联合 BPS、Apgar 评分可用于 FMH的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评估效能.

    胎母输血综合征胎儿血红蛋白甲胎蛋白类阿普加评分

    血清GFAP、MMP-9检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预测价值

    黄利娜李相磊张海军
    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102 例 HICH 患者和 85 例未发生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分别记为HICH 组、高血压组,另选取 80 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健康组,比较三组 GFAP、MMP-9 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 HICH 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据此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对比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HICH 患者的 GFAP、MMP-9 水平.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HICH 患者 GFAP、MMP-9 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随访 6 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 HICH 患者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 GFAP、MMP-9 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 GFAP、MMP-9 及两者联合对 HICH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血压组和 HICH 组患者 GFAP、MMP-9 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HICH 组患者血清 GFAP、MMP-9 水平高于高血压组(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 GFAP、MMP-9 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 GFAP、MMP-9 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HICH 患者 GFAP、MMP-9 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 GFAP、MMP-9 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GFAP、MMP-9 及两者联合对HICH 患者预后预测的 AUC分别为 0.978、0.884 和 0.925,GFAP 对 HICH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 GFAP、MMP-9 水平与 HICH 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后有关,且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较高.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血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液

    心电图ST-T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关系

    薛姗娜吴岩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 ST-T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行急诊PCI治疗的 244 例 AMI患者随访 6 个月,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心电监护记录患者术前心电图 ST-T抬高及术后 1h、24h心电图 ST-T回落程度.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术前及术后心电图 ST-T回落程度对 PCI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44 例患者中预后不良 28 例,预后不良组发病至介入治疗时间、术后 1 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术后 1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至术后 1 h 及术前至术后 24h 心电图ST-T段回落程度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介入治疗时长延长、术后 1 个月 LVDd水平升高、术后 1 个月 LVEF水平降低、术前至术后 1 h及 24h心电图 ST-T段回落程度低均是 A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术前至术后 1h 及 24hST-T段回落程度对PCI术后预后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21 和 0.718.[结论]心电图 ST-T演变与 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结局密切相关,且心电图 ST-T 回落程度可用于辅助预测患者的预后.

    心肌梗死急性病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心电描记术预后

    盆腔超声测量参数对初产妇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杨晓宇魏世荣薛晓光邓召亮...
    218-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超声测量参数对初产妇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 82 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n =40)和剖宫产组(n =42).根据生产 1 年内是否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分为障碍组及正常组,自然分娩组可分为障碍组(n =17)和正常组(n =23);剖宫产组中可分为障碍组(n =13)和正常组(n =29).所有研究对象均于产前及产后 6~8 周行超声检查,比较盆腔超声参数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逼尿肌厚度(DwT)及肛提肌裂口面积(LH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腔超声测量参数对初产妇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BND、URA、DwT、静息PUA、瓦式PUA、静息 LHA、瓦式 LHA 均高于产前(P<0.05);自然分娩及剖宫产产后障碍组BND、URA、静息 LHA、瓦式 LHA高于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ND、URA、静息 LHA、瓦式 LHA可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后及剖宫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23、0.872、0.854、0.885 及 0.936、0.817、0.975、0.916.[结论]盆腔超声参数对初产妇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具有积极意义.

    骨盆底/生理学产后期骨盆/影像诊断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闫龙王保奇兰雪琴张瑞雪...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联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96 例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其中进展期胃癌 80 例,早期胃癌 16 例,患者均行 MSCT与三维成像技术检查.比较进展期和早期胃癌患者的 MSCT扫描和三维成像技术扫描表现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果显示:80 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有 71 例胃壁增厚、病灶的异常强化、胃腔狭窄、病灶表面可见不规则凹陷、环形隆起,9 例病灶强化不明显.16 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 14 例动脉期检出病灶,2 例未出现强化.三维成像技术扫描结果显示,80 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管腔狭窄更直观,增强后病灶中等至明显强化;16 例早期胃癌患者中 10 例动脉期检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慢进慢出型模式,6 例未出现明显强化.MSCT诊断中,进展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71.25%(57/80),早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0.00%(8/16),总符合率为 67.71%(65/96).三维成像技术诊断中,进展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8.75%(71/80),早期胃癌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56.25%(9/16),总符合率为 83.33%(80/96).MSCT联合三维成像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联合诊断准确率为 96.88%(93/96),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MSCT、三维成像技术均可用于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患者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胃肿瘤/影像诊断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成像,三维

    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检测与溶血性贫血的关系

    陈琦陈旋游览朱琰...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检测与溶血性贫血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的 996例患者(选择做血型检测及准备输血)的血液标本,使用抗球蛋白卡式法检测药物致敏的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情况,统计临床 DAT 检测结果及患者在临床中的科室分布.采用抗球蛋白卡式法对DAT阳性血液标本进行抗体分型,DAT阳性强度分布及分类、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检测,了解 DAT 阳性使用抗生素种类.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溶血性贫血,分析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检测与溶血性贫血的关系.[结果]DAT阳性检出率为 7.83%(78/996),其中内科患者 DAT 阳性率高于外科(P<0.05).78 例DAT阳性患者血液标本在抗球蛋白卡中的反应强度为 1+、2+、3+、4+的占比分别为 28.21%、24.36%、25.64%、21.79%,反应强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T 阳性分类中抗 IgG、抗 C3 d、抗IgG+C3d占比分别为 39.74%、33.33%、26.92%,DAT 阳性分类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 例DAT阳性患者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 4 种抗生素致敏红细胞 9 例,其中头孢克洛致敏红细胞占比均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P<0.05),其余抗生素种类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T阳性患者血液标本中,使用抗生素患者临床溶血性贫血发生率高于未使用抗生素者(P<0.05),使用抗生素致敏红细胞者溶血性贫血发生率高于抗生素未致敏者(P<0.05).使用抗生素未致敏患者溶血性贫血发生率与未使用抗生素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检测与溶血性贫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头孢菌素类/副作用贫血,溶血性数据相关性

    多重耐药假单胞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韦玮陈琦
    230-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假单胞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选2022 年 1 月至 12 月于本院检验科收到的来自该医院不同病区的 6 株多重耐药恶臭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 Vitek-2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和 16s rDNA序列引物鉴定并核实细菌种属.E-test药敏试条法测定菌株对临床抗生素抑菌浓度.PCR扩增和序列对比明确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酶类甲基化酶的基因亚型.[结果]6 株假单胞菌属细菌中有 4 株铜绿假单胞菌、2 株恶臭假单胞菌,均为 Carba NP 阳性,且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对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均显示为耐药性.6 株菌株中,仅 SY456 为氨曲类耐药,最小抑菌浓度值(MIC值)为 92 μg/mL,而其他菌株均为氨曲类耐药中介或敏感.Carba NP法筛查出 6 株菌均产耐药B类碳青酶烯酶.经与overlap PCR序列比对显示,6 株菌株携带 armA基因和 blaIMP-45 基因,3 株恶臭假单胞菌 SY47、SY153 和 SY434 之间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带型差异显著.[结论]本院存在同时携带armA和 blaIMP-45 的多重耐药恶臭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医师需根据耐药菌株类型调整用药策略.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性,细菌氨基糖苷类青霉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