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詹道友

月刊

1671-7171

jcr_cs.hn@vip.163.com

0731-84824007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医学临床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办的现代医学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高、中、初三档俱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题材新颖,栏目丰富,信息量大。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临床药理与用药,诊疗教训、理学诊断、急症抢救、流行病学调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苟威崔西湖
    519-52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FI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宝鸡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FI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n=57)和动力髋螺钉(DHS)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n=5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指标(股骨颈干角、股骨前倾角)、下肢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均P<0.05);两组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股骨颈干角、股骨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EF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刀片型PFNA内固定治疗FIF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骨折固定术,髓内骨钉治疗结果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良民谢小娟马立刚
    52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镇静,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镇静作用起效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术毕(T2)、术后1 h(T3)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术前、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作用起效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NE、COR、MDA、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可以减轻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且安全可靠.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右美托咪啶麻醉认知

    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胃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

    朱洪宽陈永伦李超
    526-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胃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体征指标、应激指标、镇痛效果、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两组上述三项指标较诱导前均降低(P<0.05),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拔管时三项指标水平均回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指标较诱导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胃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血气及应激指标影响较小,且术后清醒时间短,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胃肿瘤/外科学氟烷/药理学二异丙酚瑞芬太尼

    CL、phIGFBP-1、fFN及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早产孕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唐琳邵秀兰
    530-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管长度(CL)以及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早产孕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92例出现宫缩的未足月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n=50)和足月组(n=42),比较两组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fFN、CL及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阳性率,分析phIGFBP-1、fFN、CL的相关性及对孕妇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早产组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和fFN水平显著高于足月组(P<0.05),CL显著短于足月组(P<0.05);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fFN与CL呈负相关(r=-0.320、-0.387,P<0.05).早产组和足月组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酯酶(LE)及唾液酸苷酶(S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IGFBP-1、fFN、CL及三者联合预测孕妇早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0.757、0.841和0.976.[结论]与足月孕妇比较,早产孕妇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fFN水平明显升高,CL缩短,而阴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无明显差异,且phIGFBP-1、fFN和CL对孕妇早产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婴儿,早产阴道/微生物学孕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1纤连蛋白类

    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田博盖中仁白戈潘科年...
    53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收治的150例均接受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为期3年的随访,以患者肿瘤转移、复发或死亡为终点,无病生存期<3年的患者为预后不良组(n=29),无病生存期≥3年的为预后良好组(n=121).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3年,150例患者中,死亡16例,总生存率为89.33%(134/150),复发者6例,转移7例,无病生存率为80.67%(121/150).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45岁占比、月经状态为未绝经占比、肿瘤直径>5 cm占比、临床分期为T3及T4占比、脉管瘤栓阳性占比、术后无放疗占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为阴性占比、Ki67指数>30%占比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上述因素均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45岁、月经状态为未绝经、肿瘤直径>5 cm、临床分期为T3及T4、脉管瘤栓阳性、术后无放疗、ER/PR为阴性、Ki67指数>30%均是影响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乳腺肿瘤/外科学化学疗法,辅助无病生存

    西达苯胺联合R-DH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王晓伟李宁刘婷王亚琦...
    537-539,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西达苯胺联合R-DH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R-DHA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达苯胺联合R-DHA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患者体力状况(ECOG)评分,临床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ECOG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VEGF、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0.60个月和15.1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达苯胺联合R-DH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以降低血清VEGF、β2-MG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安全可靠.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药物疗法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白管兵潘波潘娜
    540-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I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小板相关参数、临床疗效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cy、MPV及PDW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治疗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脑梗死/并发症急性病高血压/并发症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治疗结果

    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现状分析

    夏春徐菊红
    54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现状.[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镇安县医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术的875例孕龄期女性.调查行人工流产术的孕龄期女性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现状;分析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原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875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龄期女性中,已婚女性占比74.51%,年龄25~30岁女性占比43.66%,初产妇占比52.00%,有过剖宫产史女性占比40.11%,人工流产次数≥2次女性占比65.80%.875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龄期女性中,92例(10.51%)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发生非意愿妊娠.不同年龄、产次、人工流产次数、文化程度、职业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孕次、剖宫产史、孕周的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女性中,未采取避孕措施占比52.17%;避孕失败占比34.78%,其中避孕套、紧急避孕药、安全期、宫内节育器(IUD)、复方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占比分别为19.57%、6.52%、4.35%、3.26%、1.09%;原因缺失12例,占比13.04%.Cox结果显示:年龄19~24岁、未生产、人工流产次数≥3次的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风险较高.[结论]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率较高,且年龄19~24岁、未生产、人工流产次数较多的孕龄期女性人工流产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风险较高.

    妊娠,意外流产,人工

    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二次剖宫产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蒋向荣呼延美
    548-550,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及帕瑞昔布钠用于二次剖宫产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4例将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镇痛.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补液量、缩宫素使用类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产妇给药后3 min(T1)、5 min(T2)、10 min(T3)、20 min(T4)、30 min(T5)、手术结束时(T6)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多参数监护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后1 h、6 h、24 h、48 h时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水平,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补液量、缩宫素类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T2 T3、T4 T5 T6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24 h、48 h,观察组与对照组SPO2、HR、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二次剖宫产的镇痛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舒芬太尼,能够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剖宫产术,再舒芬太尼/治疗应用环氧化酶2抑制剂/治疗应用镇痛

    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彭美玲张雪梅
    55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两院收治的64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1年内患者是否发生慢性心脏毒性将其分为毒性组(25例)及非毒性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心电图(ECG)异常情况及患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通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毒性组cTnⅠ、CK-MB、LDH水平高于非毒性组,ECG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非毒性组(P<0.05).ROC分析显示:cTnⅠ、CK-MB、LDH可用于评估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发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889、0.785(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 归分析证实,cTnⅠ>84.430 ng/mL、CK-MB>28.692 IU/L、LDH>203.292 IU/L、ST-T段改变、T波异常、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均是影响患者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波异常、cTnⅠ>84.430 ng/mL、CK-MB>28.692 IU/L、LDH>203.292 IU/L、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均是影响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肿瘤/药物疗法蒽环类/毒性心脏毒性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