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詹道友

月刊

1671-7171

jcr_cs.hn@vip.163.com

0731-84824007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医学临床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办的现代医学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高、中、初三档俱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题材新颖,栏目丰富,信息量大。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临床药理与用药,诊疗教训、理学诊断、急症抢救、流行病学调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滋肾润肺方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徐华智李宁马一杰
    718-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滋肾润肺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两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化疗组采用常规肺癌化疗方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滋肾润肺方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进展时间(TTP)、1年存活率、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卡氏评分(KPS)改善情况,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 37.5%(15/40)、疾病控制率(DCR)为 82.5%(33/40),化疗组 RR 为 27.5%(11/40)、DCR为70.0%(28/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TTP为6.5(4.2~8.4)个月,1年存活率为 30.0%(12/40),1 年 PFS 率为 85.0%(34/40);联合组 TTP 为 7.2(5.5~9.3)个月,1 年存活率 35.0%(14/40),1年PFS率为87.5%(35/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KPS评分稳定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化疗组的70.00%(28/40)(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的总发生率为17.5%(7/40),低于化疗组的42.5%(17/40)(P<0.05).[结论]滋肾润肺方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肺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药物疗法治疗结果

    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侯福建魏召辉赵月伟
    722-724,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抗感染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每组55例,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肺部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IL-6、TNF α、CRP水平及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生理评分、慢性健康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肺炎/药物疗法乙酰半胱氨酸/药理学胰蛋白酶抑制剂/药理学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

    徐小隔李静雪魏孟丽
    725-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POCI)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4例PO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葛酮通络胶囊+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 指数、血清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Smad3、TGF-β1、Smad1)、血小板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炎症反应指标[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1,P=0.022).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mad3、TGF-β1、Smad1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PAF、AngⅡ、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sTRAIL、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可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和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脑梗死急性病苯丙酮类/治疗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液血小板

    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在错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王琳周娟赵蕾王超...
    729-7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在错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122例错畸形患者,根据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咬合功能和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力不对称指数(AOF)、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干扰指数(OII)均低于干预前,接触点数(NOC)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AOF、AOA、OII低于对照组,NO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错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开展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能力,对提高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错正畸学,矫正运动疗法

    西沙必利联合血液灌流对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王东南杨静贾转曌
    73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西沙必利辅助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西沙必利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胃肠道症状、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eGE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Scr、BUN、eG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反酸、恶心及呕吐、腹胀、嗳气、便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OT、SS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VIP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GF-23、CG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必利辅助血液灌流治疗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肠道症状,减轻炎症损伤,安全性较高.

    肾功能衰竭,慢性西沙必利/治疗应用肾透析血液灌注胃肠激素类/血液

    米力农联合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权党军张明卜赵向利
    736-738,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米力农联合rhBNP治疗)与对照组(米力农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t%)、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FVC]及血清BNP、尿酸(U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O、SV、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U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心力衰竭/药物疗法慢性病米力农/治疗应用利钠肽,脑/治疗应用

    七氟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

    唐慧黄唯李彬蔡玲...
    739-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6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比较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5 min(T2)、切皮时(T3)、气腹后(T4)、拔管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前和术后6 h、12 h、24 h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及P物质(SP)等疼痛因子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语言应答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T3时,观察组HR高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观察组MAP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点(P<0.05);两组其他时点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的5-HT、PGE2、β-EP、S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麻醉可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患者术后复苏,有效调节疼痛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七氟醚腹腔镜检查妇科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麻醉

    CPC填充物的生物力学特征及用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PKP术中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王智清黄凯
    74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填充物的生物力学特征及用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中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KP联合CPC填充治疗,对照组采用PKP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材料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疗效、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CPC抗弯强度、断裂功、弹性模量均优于对照组的PMMA(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中部高度、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后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VAS评分、Cobb角、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Cobb角、ODI评分均少于术前(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中分别采用CPC及PMMA填充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可改善腰椎功能,但CPC具有更高的生物力学性能,更符合骨科填充材料的生物学活性要求.

    脊柱骨折/外科学腰椎/外科学胸椎/外科学椎体后凸成形术/方法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

    何照国邹洋
    747-749,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U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电图变化情况[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次数]、血清生化指标[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s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持续时间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CO、LVEF、S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ngptls2、ox-LDL、CTRP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安全性高.

    心绞痛,不稳定型/药物疗法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应用心电描记术

    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对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卢超胡志清吴亚斌
    750-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及炎症因子对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98例首诊TNM分期为Ⅲ/Ⅳ期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IL-17、γ-干扰素(INF-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调节性T细胞、CD57+细胞、Granzyme B+细胞、CD45RO+细胞比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注射液+顺铂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评定疗效,并据此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化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疗效的有效标志物.[结果]化疗后,98例患者中69例化疗有效,29例无效.无效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占比及调节性T细胞、IL-1α表达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CD57+细胞、CD45RO+细胞比例均低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节性T细胞、IL-1α水平高是肺癌患者化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CD57+细胞、CD45RO+细胞比例高是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调节性T细胞、CD57+细胞、CD45RO+细胞、IL-1α水平预测化疗效果的灵敏度分别为82.76%、86.21%、89.66%、93.10%,四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2.76%、97.10%、0.957.[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Tils及炎症因子水平与晚期肺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其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敏感指标.

    肺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趋化因子类/血液药物疗法治疗结果